二年级升三年级的过渡期该怎样度过

温柔似野鬼°
975次浏览
2020年10月17日 03:4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一句话介绍自己-国务院放假通知

2020年10月17日发(作者:柳云龙)



1、学习的自控力和主动性不够。
进入三年级后,我们会明显发现 孩子的运动量变大了,加上学习压力的
增大,难度的增加,孩子娱乐的时间变少了,在长时间的学习中, 学生会产生疲
倦感,这时孩子就会想方设法宣泄自己的情感,学生容易变得浮躁,学习不踏实,
成绩时好时坏,起伏大,不容易静下心学习,作业时不应该犯的错误多,这些都
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与此同时,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比
如说: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不愿意做额外的提 高作业或家长布置的作业;采
蜜本上好词好句的摘抄,老师不硬性规定,自己就懒得去做,存在着“惰性 ”。

对策:给孩子确立明确具体的目标。
这里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远期目标, 即理想。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把学
习和自己的理想、社会事业联系起来,这个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 后从事的事业,
但是孩子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会产生持久而主动的学习动力。二是近期目标,
最好是一两周内通过孩子努力就可达到的。在这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经常关心和
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对 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表示祝贺,当他们表现不佳时,
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一个目标达成后,再制定 一个新的目标。给孩子适度的压
力。孩子年龄小,许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晓,不太懂得学习的意义,不愿 意在课
本知识上多下功夫。所以,需要我们对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而不能听凭学生完
全自由行 事。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讲清楚学习的意义,尽量从正面激发他们学
习的主动性。
2、探索难题的精神欠缺。
三年级后,我们发现考试不是仅仅考课内的知识了,这就要求 我们的孩子在
课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识,补充课内所学。目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头疼的算是
阅 读理解。和低年段的阅读理解不同,除了对字、词、句的把握,中年段的阅读
理解更多的是对段落的理解 ,要学生归纳段落的主要意思以及中心思想。这对学
生来讲是很困难的。在平时的练习中,如果遇到让学 生谈谈自己感受的题目,懒
一点的学生就不想做了,等着老师和好同学讲答案,长时间下来,自己的阅读 理
解能力越来越差,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严重。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数学中,稍难
的题目学生就 自动放弃了,导致自己越来越懒。
对策: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面对难题不自信,害怕 ,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所
以对课堂上老师传授的方法要认真听,同时要学会举 一反三,灵活地运用知识,
题目“百变不离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将难题转变为做过的、熟悉的题目 。
让孩子体验成功,逐步养成探索精神。在家辅导孩子的时候,不要将答案完全告
诉孩子,要有 意识地将题目分成几个步骤进行,这样可以降低难度,让孩子一步
步完成,及时肯定他的成功,让他产生 满足感,这样伴随着孩子愉快的情绪体验,
他会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慢慢会对难题消除恐惧感。
3、读书的质量不高。
二年级时我们就已经着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应该说我们班孩子 阅读起步
是比较早的,但是我最近发现两个情况:第一,很多学生读书是装样子的。一方
面是装 给老师和家长看,希望受到表扬,另一方面是装给自己看的,纯粹完成任
务。第二,读书的质量不高,读 完就忘,一点印象都没有,一点积累都没有。所
以孩子在写作文时,感到没话说,内容空洞,语言苍白。 经常有家长打电话过来
说:“我们家孩子也看了很多书啊,为什么写作文还是没有提高呢?”读书质量< br>不高就是原因了,你要分析,究竟是孩子在装样子,还是确实不会做积累,一个



是态度问题,一个是能力问题,要区别对待。
对策: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
大 家可以为孩子购买、订阅合适的图书报刊,创设一个阅读环境,全家一起
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要注意的 是,书最好不要订得过多,书要少而精。为防止
“走马观花”,家长可以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讨论书 中的问题,并指导孩子
做读书笔记和好词好句摘抄。
我们再共同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一、注意力问题
常有家长说:“孩子做事效率低,做作业动作慢,一边写一边玩。”大家 都
知道集中注意力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善于集中注意力了孩子学习起来才比较省
劲,效果较好, 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来休息和娱乐。
1.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孩子的书桌上 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
意力;抽屉柜子最好上锁,免得他随时打开,在 没有完成学习的情况下去清理抽
屉;书桌前方除了张贴与学习有关的地图、公式、拼音表格外,不应张贴 其他吸
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更不能允许孩子边看电视边写作业。
2.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如果作业太多,可以分段完成。有的父母因为孩子 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在旁
“站岗”,这不是长久而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长期这样,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 br>理。此外,孩子的注意力跟情绪有很大关系,因此父母应该创造一个平和、安宁、
温馨的学习环境 。声音嘈杂的环境,杂乱无章的屋子,不正常的家庭生活,所有
这一切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父母 也应该了解,研究表明,注意力稳定时
间分别为:5-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12岁 以上是30分钟。如果想让
10岁的孩子60分钟专注地完成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3.要求孩子在一定时间内专心做好一件事情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在某一时间内做好一件 事的能力。对于家庭作业,父母
要帮他安排一下,做完一门功课可以休息一会儿,不要让孩子太疲劳。有 些父母
觉得孩子动作慢,不许孩子休息,还唠叨没完,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效果反而
不好。
4.对孩子讲话不要总是重复
有些父母对孩子不放心,一件事总要反复讲几遍,这样孩 子就习惯于一件事
反复听好几遍。当老师只讲一遍时,他几乎没听见活没听清,这样漫不经心的听
课常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无法遵守老师的要求,自然也就谈
不上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父母对孩子交待事情只讲一遍,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一
种方法。
5.训练孩子善于“听”的能力
“听”是获得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会听讲对学生来说 是相当重要的,因
为老师多半是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父母可以通过听来训练孩子的注意
力,比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听到的内容,从而培养专心听讲的
好习惯。

二、作业问题
如何指导孩子做作业
1.加强能力训练
既好又快地完成作业也是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的,比如小手肌肉的灵



活、手 和眼的协调一致等,有的孩子作业“慢”就是因为他们的协调能力不足,
在做作业时频繁地抬头和低头, 从而降低了读写的效率和准确率。对于这类孩子,
家长首先应当加强其视知觉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的训练 ,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课
余活动如篮球投篮、打乒乓球、剪纸、走迷宫、跳绳、滑冰等。
2.先复习后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等,是 要让
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孩子完成作业的好坏是建立在对课堂上老师所讲授
的知识的掌 握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课堂知识没掌握、所学的内容没有消化和理解,
作业自然就就做不好,因此为了顺 利地完成作业,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业前先看
书,复习完了之后再动笔写作业,而不要图省事,回到家抓 起笔就写。
3.经常检查孩子作业
我想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自觉,但是从一开 始就一味地去要求孩子
自觉,这并不现实,否则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听了那么多大道理之后仍然做不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学习生活中,家长的督促才是最终放手的前提。你
帮助孩子渐渐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作业从每天检查再到一星期检查两三
次,再到一个月检查几次,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 程,欲速则不达。坚持去做才是
最重要的。
对于不自觉的孩子,必须坚持每天检查。 家长检查什么呢?第一,就是检查
他有没有漏作业;第二,就是检查他的书写,如果书写不好,立即就擦 掉重写,
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差的书写带到学校来,还是重写,这样就比较耽误时间了。
此外 ,也能保持我们家、校双方对于书写的一致性——写不好就重写。长期坚持
下去,孩子的书写一定会更加 规范。
对于比较自觉的孩子,家长可以隔一两天检查一次,家长经常检查孩子
的作业 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学习认真不认真,
知识掌握的牢不牢,有没有学 习困难等等,都可以从孩子的作业中有所反映;第
二,可以有效地督促孩子的学习。孩子就是孩子,有些 时候他是无法管好自己的,
即使是成绩好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家长能够不时地翻看一下孩子的作业,就 会
使孩子在无形中有个压力感,他可能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4.适当帮助孩子作业
有的孩子学习上的欠帐太多,很多作业根本就不会做,做作业时会有大
大小小的“拦路 虎”挡在前面,他们对写作业的畏难情绪十分严重,很害怕写作
业,作业稍微遇到点困难就会产生烦躁感 。对于这类孩子,家长应当耐心的帮助
和辅导他们的家庭作业,孩子在课堂上没有搞懂的东西,只好由家 长在家里给及
时补上,争取不要让孩子的学习再出现新的欠帐,另外还要注意帮助孩子掌握科
学 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家长自己本身没有这么多时间或没有
能力辅导孩子,就应当适当 请一些家教,将孩子在知识上的漏洞都补上。
5.不要老陪着孩子写作业
有些家长 喜欢在孩子写作业时陪在一旁,这可以说是一个很不好的做
法,不仅自己的很多事情都耽误了,而且实际 效果也不理想。陪孩子写作业会养
成孩子的依赖性,有的孩子每写一道题就问家长“对不对”,或者作业 稍有难度
就不愿动脑问家长“怎么做”,有的孩子则是家长陪在一旁时表现还不错,可家
长若有 事不陪时作业则一塌糊涂;陪孩子写作业还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有的
孩子可能认为父母在一旁是在“ 盯着”自己,是在“监视”自己,是对自己的不
信任,个性较强的孩子会因此而对父母产生强烈的逆反心 理甚至是对抗行为。

郑州大学研究生院-留学黑中介


淘气包埃米尔-小品剧本大全


天津工程职业学院-第七条猎狗读后感


海运学校-搞笑手机短信


江苏省二级建造师报名时间-信息中心职责


新疆医科大学地址-女兵体检项目


小时代语录-澳大利亚签证中心


教养笔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