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古诗解析

萌到你眼炸
913次浏览
2020年10月17日 11:5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石家庄第四中学-政治理论学习计划

2020年10月17日发(作者:梅洁)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1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1]

诗词注释
1. 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2. 拨:划动。
[1]

诗句译文
“鹅!鹅!鹅!”
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2]

创作背景编辑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 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
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 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
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 宾王略略
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3]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 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
“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 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
“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 与色彩完美结合,
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咏鹅》

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 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
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 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
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 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
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 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
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 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
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 样,鹅掌是
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 ”
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 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
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 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
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1]

[4]

作者简介编辑
骆宾王(约640~?),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文学家。
骆宾王画像
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七岁时因作《咏鹅》诗而
有”神通“之誉,曾经 担任临海县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
明,或说是被乱军所杀,或说是遁入了空门。 其诗气势充沛,挥洒自如,富有一
种清新俊逸的气息,诗善歌行体,有《骆临海集》。
[5-6 ]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和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前言】
《古朗月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借 乐府古题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之前不久。此
诗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 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
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心中感 到忧愤不平。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
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 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全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
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雄奇 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注释】
⑴呼作:称为。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⑵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
母 ,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
川间之。将子无 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⑶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 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
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 舒望,又名纤阿。
⑷团团:圆圆的样子。
⑸“白兔”二句: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 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
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⑹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
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圆影:指月亮。
⑺羿:后羿,中国古代神话 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
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
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⑻天人:天上人间。
⑼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沦惑:沉沦迷
惑。
⑽去去:远去,越去越远。为决绝之辞。


⑾凄怆:伤心之意。
【翻译】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 天上。在晚
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 br>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
渐地残 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
平安宁。阴精的沉沦 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
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 朗月行》,写佳
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
情,构成瑰丽神奇 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
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
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 ,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
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 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
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
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 人和桂树的全形,
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
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 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
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 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
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 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 太阳,只留下一个,
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 雄而感
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
开吧。这是 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
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 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 声色,宠幸杨贵妃,权
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 是讽刺这一
昏暗局面。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 br>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画鸡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声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翻译
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 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
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 万户就随着打开门
窗了。
赏析
唐伯虎说:我这是题我画的白鸡。”“头上红冠 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生平不
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他好像又在说自己,他说,我美丽的, 天生的冠如大
官员头上的帽子,我披着满身雪白的羽毛慢慢向你们走来。平时我不会随便说话,
因为我是时间的使者,一旦我说话了,你们就要开始新的一天了!
红冠,当时是当官的人戴的帽子 ;而我的红冠,是自己长出来的。满身雪白,
因为我是从冬天走过来的;“走将来”,将,是助词,向你 走来;我背负冬天的雪向
你走过来!因此因为我有重大责任所以白天黑夜我不能随便说话,因为我一旦说 话
的时候,是君临天下了的呀;我一旦说话的时候,是告诉你们天亮了,起床了,皇
帝也不能例 外,长官也不能例外,有钱人也不能例外,老百姓也不能例外,天下人
应该起床了……
从 此诗看,第一、二句,作者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这是古代诗人写诗的
一个特点。起句的“头上红冠 ”,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承句“满身雪白”又从
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 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
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我们可以想象大公鸡威 严的姿态向我们
走过来。第三、四句又道出了深刻的道理来。转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
用的很贴切,此 句是全诗中最难写的一句,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无法替代的铺垫,
当我们读到“一叫千门万户开”时,才 突然醒悟过来,原来第三、四句在说公鸡具备
的美德和权威。第三、四句又是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 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 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
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
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
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
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
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 ,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
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 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
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 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
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 楼前下方的黄河奔
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
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
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 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
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 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
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 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
阳的光辉 ,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
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 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
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 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
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
限生机的活泼的美。 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
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
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 法就是要
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


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
诗,是千古传诵 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
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 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
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 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
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 叙地写出
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
瞻远瞩 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 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
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
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
溶化得天衣无缝 ,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
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
日”和“黄河”两 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
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 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
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 共只有两联,
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这 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
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 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
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画 (清代 高鼎)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br>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
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 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
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 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
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 违反自
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诗配画
远看山有色, 远 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
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 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
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 之。
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
欣赏美的资 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
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 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
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 “动境”,而无声二字又
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 到
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
会接近此诗此 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
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 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
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 声就是如此,当“天籁”
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
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
己的生命燃 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
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 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
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
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 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
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 br>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
空留花,鸟未惊, 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这是我们小学教材的一篇课文,影响很深。


《悯农二首》
悯农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成:一作“秋收”。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餐:一作“飧”。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二、《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 体而形
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
现出四海 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
“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 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
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 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
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
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
遭饿死。诗迫使 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
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 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
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 ),然而,劳动
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


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 民依然在田
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
颗子 ”,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
“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 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
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
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 以
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
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
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 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
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 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
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 果一旦
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
楚,从而 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
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 些
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
的残酷现实。 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
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 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
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 成“粒粒皆辛苦”
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
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
论 ,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
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 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
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 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
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 实。
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如此就比作 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
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 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
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 不易品味得更加具
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
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
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
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 原因。

浙江大学专业排名-感恩老师的诗歌


模具设计与制造前景-年终奖税率表


世界各地风俗-《水浒传》读后感


唯美空间-党费多少钱


我爱你英文怎么写-欢迎标语


端午祝福-讲座主持词


麻醉师-公务员工资方案


端午节来历和习俗-刘伦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