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杨氏之子

温柔似野鬼°
584次浏览
2020年12月18日 09: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冬游-哈佛大学商业评论

2020年12月18日发(作者:贝时璋)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幽默和风趣” 这个主题编排了《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三篇课
文。这几篇课文都具有风趣的语言,使人发 笑之后回味无穷。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时,要注意
体会作者是如何巧妙地通过对话、叙述形成一种诙谐、轻 松、愉悦的语言风格,还要体会作
者是如何展开联想,表达其独特感受的。
《杨氏之子》选自 《世说新语·言语》。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赞扬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文中把 杨氏之子礼貌待人、巧妙答问的形象描写得惟妙惟肖,教导
我们要学会随机应变,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情趣。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 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
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 指不同的姿
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 br>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 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
象力。文章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 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
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以“我们 都来讲笑话”为主题,旨在通过交际活动,提高学生的
口语表达能力。在口语交际中,避免不良的口语习 惯,培养用心倾听的能力,做一个好的听
众。
本单元的“习作”以“漫画的启示”为主题,通 过观察漫画,读懂漫画,思考启示;再
通过写作,准确表达自己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旨在训练学生观察 、联想、表达的能力。
“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学习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 言;
“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比喻和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书写提示”主要通过观
察颜真卿《勤礼碑》(局部),感受其楷书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日积月累”要求学
生理解并积 累五句关于“仁义”的名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26个生字,会写18 个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形、释义;积累本单元重点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杨氏之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风趣的语言,学习文中语言表达的特点。


4.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2.借助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引导并拓展相关知识,学生体会、积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的字、会写的字和重点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3.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是如何巧妙运用语言的,学会表达。
2.结合生活实际,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措施

1.突出重点,简化程序。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重视沟通课本内外的联系,联系实际生活,拓宽学习渠道。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应该给
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 法。
课时安排

《杨氏之子》···································· 2课时
《手指》 ·········································· 2课时
《童年的发现》 ································ 1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 ················· 1课时
习作:漫画的启示 ····························· 1课时
语文园地 ·········································· 1课时

21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借助书中注释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从反复诵 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要做到字音准确、停顿得当、节奏抑扬顿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2.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故事中孩子 应对语言的巧妙,能从课内、外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
文化,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 故事吗?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罗斯福在海军任要职期间,某
天,他的一个朋友询问了他一个涉及 国家机密的问题。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
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罗斯福接着说 :“我也能。”
同学们,你们听懂了这个故事吗?能说说你们的理解吗?(学生发言)
看来 ,你们都听懂了这个故事。罗斯福虽然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正面拒绝,而是
采用了一种幽默委婉的 方法。这体现了语言的艺术。
2.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中外流传的很多。我国古代就 有一个九岁的
孩子,回答别人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世说新语》里,大家想认
识这个聪慧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杨氏之子》。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禽”,后鼻音“梁”。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诣”时,可以用猜谜法;学习“禽”时,可以用形近
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梁”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猜谜字歌示例:
左边一发言,右边明主旨。学业和技术,程度谁人知?(谜底:诣)
形近字对比示例:
禽(家禽)—离(离开)—篱(篱笆)
同音字对比示例:
梁(桥梁)—粱(高粱)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梁”下面“木”的横画稍长,托起上半部。
“诣”左低右高。
“禽”上面“人”盖住下部,撇捺舒展。
易错提示:
“梁”下面是“木”,不是“米”。
“诣”右上部是“匕”,不是“七”。
“禽”下面是“厶”,不是“人”。
(3)归类识字。
旨:诣(造诣)—指(手指)—脂(胭脂)
离:禽(家禽)—篱(篱笆)—擒(擒拿)
(4)多音字。

i:为什么 为民请命





wéi:为难 助人为乐


ng:回应 应运而生






yīng:应该 应有尽有


dá:答案 答非所问





dā:答应 答言




辨析:①“应”在表 示“回答”“满足要求、允许、接受”“顺应、适应”“应付”时,
读yìng,如“呼应、应聘、应时 、应变”;在表示“答应(做)”“应该”等意思时,读yīng,
如“应下来、应有尽有”。②“答” 在表示“回答”“受了别人的好处,还报别人”时,读
dá,如“对答、答谢”;在用于词语“答应、答 言、答允、答理、答讪、答腔”时,读dā。
(5)重点词语释义。
甚:很。
惠:同“慧”,智慧。


诣:拜访。
乃:就,于是。
设:摆放,摆设。
示:给……看。
未闻:没有听说。
夫子:古时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主要讲述了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的九岁男孩,面对客人来访时能言巧答的故事。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
明确: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 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
平来拜访孩子的父亲,恰巧孩子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 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
平摆放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应声回
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朗读指导。
梁国杨氏 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
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 疏通了课文的字词,从整体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更
加具体地研读课文的一些细节,更准确 地把握人物形象。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梁国 造诣 家禽
2.导入新课:上节课 我们知道了杨家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孩。那么,这个小孩到底聪
明在什么地方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 习《杨氏之子》这篇课文,弄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从课文的第一句话,你了解到了什么?
明确:梁国有户姓杨的人家,他家有个儿子,当时 只有九岁,非常聪明。短短的一句话,
让我们了解到了“杨氏之子”是哪儿的人,他的年龄以及性格特点 ——“甚聪惠”。
2.由“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能看出什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 br>明确:从拜访孩子父亲,而孩子父亲不在的情况下,唤孩子出来可知,这两家的关系很
好,经常来 往,孔君平与孩子很熟悉。这句话为下文的对话做了铺垫。


3.品读“为设果,果有杨梅”。
(1)从这句话你能看出杨氏之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从这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非常有礼貌,给孔君平准备了水果。
(2)杨氏之子端出的水果就一种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从中可以看出孩子是个怎样的
人?
明确:不止一种。从“果有杨梅”一句可以看出来。“果有杨梅”的意思是果子中有杨
梅,证明 不止杨梅这一种水果。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十分热情好客,端出很多种水果招
待客人,懂得待客之道 。
4.你还从哪里能看出杨家小孩是一个非常懂事、有礼貌的孩子?
明确:从“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中的“夫子”两个字里可以看出来。“夫子”是尊称,
说明小孩说话很得体,很有教养。
5.“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未闻”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由“未闻”这个词可 以看出小孩很有礼貌。“未闻”的意思是没有听说过。小孩
没有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用了否 定句式进行回答。如果这个小孩直接说“那么
孔雀就是您家的鸟了”,这样回答就不得体,因为孔君平毕 竟是来拜访孩子的父亲的,这样
会让客人尴尬。而用了“未闻”这样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不 让对方难堪,又不
动声色地反驳了对方。
6.结合全文内容回答:杨家小孩聪明在哪些地方?
明确:①“儿应声答曰”说明他反应迅速(不假思索地回答)、思维敏捷。
②当孔君平说“此 是君家果”时,他立刻听出了孔君平的“话中话”。孔君平并没有说
“你姓杨,杨梅也有一个‘杨’字” ,只说了一句“此是君家果”,小孩马上就听出了言外
之意——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 说明他很会听。
③孔君平抓住杨梅的“杨”和杨氏的“杨”都是同一个字来开玩笑,小孩马上抓住孔君
平和孔雀都有一个“孔”字来反驳——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孔君平在姓上做文
章,孩 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回答得很巧妙。他的回答可以
用“天衣无缝”“以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形容。这说明他很会说。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补充文章省略的内容。
①为( )设果。
②孔指( )以示儿曰。
明确:①孔君平 ②杨梅
(2)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请简要概括。
明确:我认为杨氏之子 的回答妙在他能委婉地反用孔君平的姓氏,巧妙地反驳孔君平,


机智幽默,又不失礼貌。
2.总结。
同学们,《世说新语》中有许多早慧孩子的故事,如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王戎识 李……
而那些故事中不乏生动的人物形象、独特的言谈举止和深刻的哲理。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意思是说《世说新语》中的文章用的
笔墨不多 ,但构思奇特,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课后可以读读《世说新
语》这部书,相信你们 一定会受益匪浅。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杨氏之子很聪明
概述

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孩子待客

杨氏之子





孔君平逗孩子:“此是
君家果。”

实例



孩子答:“未闻孔雀是

夫子家禽。”





对答得体风趣机智



人走茶凉什么意思-网页qq登陆器


歼19-深圳临时工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餐饮招商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高考的时间


大学生搞笑话剧剧本-美白产品推荐


雁引春归-发型师简介


终极记忆-晋察冀


财务论文-乌镇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