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教学总结反思
绝世美人儿
633次浏览
2021年01月18日 16: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八大山人书法-心酸林宥嘉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过渡的关键期
,
也是小学 阶段比较重
要的转折点。
下面是爱汇给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 教学总结反思,
供大家阅读
!
三年级语文教学总结反思篇
1
一、以写字教学为切口,
培养学生的学
习习惯。
小语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br>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
础。
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
而新教材已关注到了这个问题,
在教材的开始,
不再急于讲授课
文。
而是打破了常规,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学期初,我就注重了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
通过观察、模仿、练习,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利用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
纸放正,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 寸高,写字认真要心静,来帮
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要求学生写字时,一定要跟写字歌进行对照。
老师随时进行督促和指导。
一周下来,学生写字时已是个个端坐。
除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好字。
每课后的写字练习,
不可忽视,
每天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
习,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耐心细致、精
心地指导,
并严格 反复长期的训练,
从而让学生把字写端正写漂亮了。
二、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语新课程标准认定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而,“要加
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 能力。
孩子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学习,
课堂上的收获实在是微不
足道。
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我决心真心实意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
生。
三、把握训练训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旨在使学生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把书读活。
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又要提高学生的能力。
就拿口语交际这一 训练来说吧,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
概括、说话等能力,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天地,想 怎么说就
怎么说,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从而也为夯实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教这类训练时,要精心组织,重“说和“演的训练。
如,我 在教第六课《小摄影师》时,根据书上的插图,实地模拟
进行表演,这样使学生的形象感知变得直观化。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相互之间对起话来。
头头是道,不但“说得到了锻炼,也使学生感悟了许多道理。
四、多读、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养,
能力只能
靠能力去培 养,才干只有靠才干去培养的论断。
言尽之意就是说“名师出高徒。
当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
开阔视野。
有时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会觉得束手无策。
新教材的内容更是从古到今,包罗万象。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
在学生 眼里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要是智慧的化身,
无事无物
不晓。
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学者,我认为平时应该多读书、多思考、多实
践、多总结。
总之,新教材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内容上的更新,要求我们每一
位教师在 教法上如何去创新。
努力帮助学生从小练好语文基本功,
为他 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
坚实的基础,从而体现新教材的真正价。
三年级语文教学总结反思篇
2
本学期我担任了三年级语文教学
工作。
与高年级教学相比,
三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
值得好好反
思。
三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
比如,
从三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
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
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
;
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
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
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
;
三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
见闻、感受和想象。
但新教材中在二年级只是安排写句练习,
这个跨越太大,
学生一
下子对作文感 到非常头疼,
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
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 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材是 学生学习、教
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
是首先值得考 虑的问题。
在对教材、
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 学生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
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
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
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 反映,
要求却不够明确,
如标点
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 、句式的训练
等。
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
清晰的了解 后,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
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
30
篇课文,六个阅读链接和六个综合学习,针对不同
的 教学目标、
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
不至于挖得深、
学得难,让学生觉 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
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
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 生真正地有所了解,
知道什么对他
们来说是有难度的、
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
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
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
只有这样,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
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
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
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
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
地,在课堂上教师在 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
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年级刚刚从低年级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 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
因此教师要对自 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
不断反思,
提高自己的
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 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
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
如在 教学
《诗的材料》
时,
由于备课时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挖掘、
侧重于教学环节 的设计,对学生的学情没有正确的估计、预测,在课
堂上,学生感到在跟着老师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 操作,结果学得
很累、学得被动。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