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绝世美人儿
875次浏览
2021年01月20日 15: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心灵捕手电影-

2021年1月20日发(作者:段墀)
2020-2021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试题
(
含答案
)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 曰:

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子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
)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
________

_ _______

________
原则。


(< br>2
)孔子强调

以直报怨

,是否有违儒家的
忠恕之道




【答案】


1
)遵循自律(律己);正直;客观(公正)原则


2
)不违背。孔子强调

以直报怨

,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坚守正直,不因有旧
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

忠恕之道

是 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强调待人要忠,即对
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 推己及人。在强调忠恕时也
是有原则的,强调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所以 并不违背。


【解析】
【分析】(
1
)第一则说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意思是

遇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他人的怨恨了

,这是说要自律或严于律己;第二则说< br>“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

用正直回报伤害,用恩惠 报答恩惠

,这是说要以正直待
人;第三则说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 以人废言

,意思是

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
好)而推举他 ,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

,这说明待人要客观公正。


2
)从语段来看,孔子不同意

以德报怨

的做法,认为应 当是

以直报怨

,这是说,不以
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 ,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
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 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
这里体现的是人际交往中的正直原则。而

忠恕 之道

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
的两个方面,



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r>”

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 别人
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也就是孔子在《卫灵
公》篇里回答子贡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的问题时所说的:

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自己 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总起来说,

忠恕之道

就是人们常说的将< br>心比己,推己及人。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不
想这样, 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

忠恕

并非无原则的,要求能明辨是非,这与< br>“


”“
正直

并不违背。

故答案为:⑴遵循自律(律己)

正直

客观(公正)原则


⑵不违背。孔子强调

以直报怨

,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 正直原则。坚守正直,不因有旧恶
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

忠恕之道

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强调待人要忠,即对人
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 爱宽厚,能推己及人。在强调忠恕时也是
有原则的,强调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 公正。所以并不违背。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
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 关键所在,在
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⑵本题考查把握文本内容、个性化阅读 额的能力。根据原文关键句子提取概括。根据材料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br>,重责备自己,而轻责备别人,人要有包容之心,

强调

以直报




【附参考译文】


孔子说: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 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有人说:

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

孔子说:

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 直来
报答怨恨,用感激、恩德来报答恩德。



孔子说:< br>“
君子不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因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方逢时,字行之,嘉鱼人。嘉靖二十年进士。授宜兴知县



< br>再徙宁津、曲周。擢户部
主事,历工部郎中,迁宁国知府。广东、江西盗起,擢逢时广东兵备副使 ,与参将俞大猷
镇之。已而程乡贼平,移巡惠州。隆庆四年正月,移大同。俺答犯威远堡,别部千余骑攻
靖卤,伏兵却之。其冬,俺答孙把汉那吉来降,逢时告总督王崇古曰:

机不可失也。


中军康纶率骑五百往受之。与崇古定计,挟把汉以索叛人赵全等。遣百户鲍崇德出 云石堡
语俺答部下五奴柱曰:

欲还把汉则速纳款,若以兵来,是趣之死矣。

五奴柱白俺答,邀
入营,说以执赵全易把汉。俺答心动,遣火力赤致书逢时。而全方从臾用兵 ,俺答又惑
之,令其子辛爱将二万骑入弘赐堡,兄子永邵卜趋威远堡,自率众犯平虏城。逢时曰:


必赵全谋也。

全尝投书逢时,言悔祸思汉,欲复归中国。逢时以示俺 答,俺答大惊,有执
全意。及战,又不利,乃引退。辛爱犹未知,奄至大同。逢时使人持把汉箭示之曰:

吾已
与而父约,以报汝。

辛爱执箭泣曰:

此 吾弟铁背台吉故物也,我来求把汉,把汉既授
官,又有成约,当更计之。

乃遣部下哑 都善入见。逢时晓以大义,犒而遣之。辛爱喜因使
求币逢时笑曰台吉豪杰也若纳款方重加爵赏何爱此区区 损盛名辛爱大惭。逢时以功进兵部
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甫拜命,以忧归。后崇古入理京营,神宗问谁可 代者,大学士张居
正以逢时对。寻代崇古为尚书,署吏部事。以平两广功,进少保。累疏致仕归,御书< br>“



字赐之。二十四年卒。

(选自《明史
·
方逢时传》,有删减)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辛爱喜
/
因 使求币逢时
/
笑曰
/
台吉豪杰也
/
若纳款
/
方重加爵赏
/
何爱此区区损盛名
/

B.
辛爱喜
/
因使求币逢时
/
笑曰
/
台吉豪杰也
/
若纳款< br>/
方重加爵赏何爱此区区
/
损盛名
/

C.
辛爱喜
/
因使求币逢时笑曰
/
台吉
/
豪杰也
/< br>若纳款
/
方重加爵赏何爱此区区
/
损盛名
/

D.
辛爱喜
/
因使求币
/
逢时笑曰
/
台 吉
/
豪杰也
/
若纳款
/
方重加爵赏
/
何爱 此
/
区区损盛名
/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对通过了州、县一级科举考试的应试者的称呼。

B.
知县,文中指一县的长官。知县官秩一般为七品,俗称

七品芝麻官



C.
工部,官署名,我国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工程、交通、水利和屯田等事。

D.
忧,父母的丧事。我国古代,父母去世时,官员通常要停职回家守丧。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逢时擢升军职,平定盗贼。 广东、江西盜贼蜂起,他被朝廷擢升为广东兵备副使,和
参将俞大猷镇守在那里;在程乡盜贼平定后,他 调任惠州巡抚。

B.
方逢时当机立断,抓住时机。隆庆四年冬天,俺答的孙子把汉 那吉前来投降,方逢时告
诉总督王崇古机不可失,派遣中军康纶率领人马前往接受投降。

C.
方逢时利用计谋,巧退敌兵。叛徒赵全怂思俺答发兵,俺答被迷惑,举兵侵犯,方逢时< br>就把赵全曾经给他的信给俺答,俺答捉住赵全后带兵退回去了。

D.
方逢时 尽忠国事,得到褒扬。因为平定两广的功劳,方逢时升任为少保;他多次上疏,
要求退休回去,于是皇帝 写下了

尽忠两字赐给他,以示褒扬。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欲还把汉则速纳款,若以兵来,是趣之死矣。


我来求把汉,把汉既授官,又有成约,当更计之。

【答案】


1

C


2

A


3

C


4


想 要回把汉那吉就赶快降服,如果发兵来,这是促使他死。

我来求取把汉,把
汉既然封 了官,又有已订立的契约,我们的计划应当重新考虑。


【解析】
【分 析】(
1
)本题中,

辛爱喜,因使求币

的主语是

辛爱

,而

笑曰

的主语是
逢时

,所以可以排除
A

B
项;

区区

是小小东西的意思,作



的宾活,应放在同一< br>句,可以排除
D
,故选
C




2

A
项,

进士,是对通过了州、县一级科举考试的应试者的称呼

错误,这里指






进 士

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对通过了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应试者的称
呼。故 选
A




3

C
项,错在< br>“
俺答捉住赵全后带兵退回去了

错,原文是

有执全意
,即

有捉住赵全
的意图

另外,淹答是作战不利之 后带兵退回去的。故选
C




4
)本题赋分点 ,第一句中,



,要回;

纳款

, 降服,归降;

以兵

,发兵,率兵;






,促使;

是趣之死矣

, 为判断句,这是促使他死。第二句中,



,求取;

授 官

,封了官;

成约

,已订立的契约;


,重新;



,考虑。

< br>故答案为:⑴
C
;⑵
A
;⑶
C
;⑷

想要回把汉那吉就赶快降服,如果发兵来,这是促使他
死。

我来求取把汉,把汉既 然封了官,又有已订立的契约,我们的计划应当重新考虑。

【点评】⑴正确断句,需要我们综 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
方面的知识。做断句题,可以借助名词、代词、动 词断句;借助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引文
断句读;借助虚词断句,虚词是语气转换的标志有些词用在句首, 有些词用在句尾;借助
句式断句,一些有固定特征的文言句式可以帮助判断;借助修辞断句。也可以先把 四个选
项进行比较,对比来做出判断。


⑵文化常识考察范围并不广,熟加 记忆和积累,这样的选择题并不难做出选择。涉及到的
内容主要是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


⑶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


⑷翻译句 子是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除过要在语境确定意思外,还要注意所
有的文言文现象比如句式 、固定搭配、词类活用等。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br>陈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祐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
史。时诸王 得自辟官属,穆王府署祐为其府尚书。王既分土于陕、洛,表祐为河南府总
管。下车之日,首礼金季(末 )名士李国维、薛玄,咨访治道,奏免征西军数百家诸税,
又上便民二十余事,朝廷皆从之。


世祖即位,分陕、洛为河南西路。中统元年,除祐为总管。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 br>暴,祐独以清慎见称




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 年,改南京路治中。适东方大
蝗,徐、邳尤甚,责捕至急。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谓左右曰:

捕蝗虑其伤稼也,今蝗
虽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

或以事涉专擅,不可,祐曰:

救民获
罪,亦所甘心。

即谕之使散 去,两州之民皆赖焉。


三年,朝廷授卫辉路总管。卫当四方之冲,号为难治 ,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修比
干墓,且请于朝著于祀典。及去官,民为立碑颂德。尝上书世祖,言树 太平之本有三:一
曰太子国本,建立宜早;二曰中书政本,责成宜专;三曰人材治本,选举宜审。事虽未 能
尽行,时论称之。



朝廷大举伐宋,遣祐签军, 山东民多逃匿,闻祐来,皆曰:

陈按察来,必无私。

遂皆
出,应 期而办。十三年,授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吏多震慑失措,祐因谓曰:

何必若
是! 前为盗跖,今为颜子




吾以颜子待之;前为颜子,今为盗跖, 吾以盗跖待之。

由是
吏知修饬,不敢弄法。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 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
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十四年,迁浙东道宣慰使。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 、台民男
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未几,行省榷民商酒税,祐请曰:

兵火之余,伤残 之民,宜从宽
恤。

不报。遣祐检覆台州民田。及还至新昌,值玉山乡盗,仓猝不及为 备,遂遇害,年五
十六。追封河南郡公,谥忠定。父老请留葬会稽,不得,乃立祠祀之。

(节选自《元史
·
列传第五十五》,有删改)


1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许蔡间有巨盗
/
聚众劫掠祐捕
/
之急/
逃入宋境
/
宋亡随制置
/
夏贵过汴
/
祐斥下 马
/
挝杀之于

/
民间帖然

B.
许蔡 间有巨盗
/
聚众劫掠祐捕
/
之急
/
逃入宋境
/宋亡
/
随制置夏贵过汴
/
祐斥下马
/
挝杀之于

/
民间帖然

C.
许蔡间有巨盗
/
聚众劫掠< br>/
祐捕之急
/
逃入宋境
/
宋亡
/
随制置夏贵 过汴
/
祐斥下马
/
挝杀之于

/
民间帖然

D.
许蔡间有巨盗
/
聚众劫掠
/
祐捕之急
/逃入宋境
/
宋亡随制置
/
夏贵过汴
/
祐斥下马
/
挝杀之于

/
民间帖然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下车,刚上任、刚到任。文中指陈祐刚到官任。

B.
孔子,春秋时期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被列入

世界 十大文化名人



C.

颜子

是指 颜回,



是古代对人的尊称,可以称有道德、有学问的圣贤之人,如孔< br>子、颜子、孟子、老子,也可以用来称老师。

D.

忠定

是陈祐的谥号,

谥号

就是统一用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 概括性的评价,

危身奉上曰忠,安民大虑曰定

,所以文中的
“< br>忠定

是对陈祐的一种赞美。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祐虚心求教。担任河南府总 管时,他到任的当天,首先就去拜访金朝末年的著名贤士
李国维、薛玄,虚心向他们求教治理政事的方法 。

B.
陈祐为民着想。任南京路治中时,他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冒着获罪的危险, 违背上级命
令;任浙东道宣慰使时,因百姓刚经历战乱,他反对征收酒税。

C. < br>陈祐治政有方。卫辉路是一个难以治理的地方,陈祐到任后修建孔子庙、比干墓,从而
稳定了社会 秩序,因此百姓为他立碑颂德,并向朝廷请示列入名臣史籍。

D.
陈祐除恶务尽。 许、蔡一带的大盗聚众抢劫,抓捕时他逃到宋朝境内,后来宋朝灭亡,
这个盗贼路过汴梁时,陈祐发现了 他,当众将他击杀。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


三曰人材治本,选举宜审。事虽未能尽行,时论称之。

【答案】


1

C


2

D


3

C


4


当 时州县的官吏因没有官府供给的俸禄,大多贪婪暴虐,只有陈祐因为清廉谨慎
而被称道。



三是人才是治国的根本,选拔人才应慎重。这些事情虽然未能完全施行,但当时的 评论
(当时人们)都称赞他。

【解析】
【分析】(
1
)句 中



是修饰



的,故在其后停顿 ,排除
AB
项。

宋亡




朝灭亡后

,叙述时间的,可独立成句,排除
D
项,选
C
项 ,句子译为:许、蔡一带的大
盗聚众抢劫,陈祐追捕得很紧,这个人逃入宋朝境内。宋朝灭亡后,这个人 随制置夏贵路
过汴梁时,陈祐喝令他下马,将他击杀在市集,百姓顺服。故选
C
项。< br>

2

D
项,

统一用两个字

说法错误,谥号也有一个字的。故选
D
项。


3

C
项,

并向朝廷请示列入名臣史籍

对应原文为

且请于朝著于祀典

,其所说的应是
陈祐

建立孔子庙 ,修比干墓,并向朝廷请示写进祭祀制度中。

故选
C
项。


4
)第一句得分点:



,因为;

清慎

,清廉谨慎;



,被。第二句得分点:

人才治


,判断句;



,慎重 ;



,完全;

时论

,当时的评论 。

故答案为:⑴
C
;⑵
D
;⑶
C




当时州县的官吏因没有官府供给的俸禄,大多贪婪暴虐,只有陈祐因为清廉谨慎而被称道。


三是人才是治国的根本,选拔人才应慎重。这些事情虽然未能完全施行 ,但当
时的评论(当时人们)都称赞他。

【点评】(
1
)本题考查 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
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 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
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
般包括官 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
确积累。

3
)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梳理原文内容,准确
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把各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比对,逐个排除。


4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
点语句是一 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
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 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参考译文】


陈祐,字庆甫, 赵州宁晋人。陈祐自幼好学,家境贫困,他的母亲张氏曾剪掉头发换取
书籍让他读书,(他)长大后就博 通经学史学。当时诸王可自己征召主官的僚属,穆王府
暂任陈祐为王府的尚书。穆王被分封在陕、洛,上 表推荐陈祐为河南府总管。(陈祐)上
任那天,首先去拜访金末名士李国维、薛玄,虚心向(他们)求教 治理政事的方法。
(他)又奏请免去几百家征西军的各种赋税,又上奏提出二十多件有利于人民的事,朝 廷
都听取了他的建议。


世祖即位,将陕、洛地区划为河南西路。中 统元年,任命陈祐为河南西路总管。当时州
县官吏因为没有供给俸禄,大多贪婪暴虐,只有陈祐因为清廉 谨慎而被称道,在此为官八
年,像刚到的时候一样。至元二年,(陈祐)改任南京路治中。适逢河南东部 发生蝗灾,
徐州、邳州尤为严重,(官府)责令百姓捕捉(蝗虫),到了很紧急的状况。陈祐率领几万百姓到灾区,对身边的人说:

捕捉蝗虫是怕它们损害庄稼,如今蝗虫虽多,但谷物已经
成熟,不如让百姓早点收割庄稼,或许可以省力而有收成。

有人认为事情涉嫌独断专 行,
不可行。陈祐说:

为救民而获罪,我也甘心。

立即告诉百姓 让他们回去(收割),两州
的百姓都依赖他。


至元三年,朝廷授任 (陈祐)为卫辉路总管。卫辉位于四方交通必经之地,一向难以统
制。陈祐(到任后)申明法令,建立孔 子庙,修比干墓,并向朝廷请示写进祭祀制度中。
等到他离任时,这里的百姓为他立碑歌颂功德。他曾向 世祖上书,提出创立太平盛世的


个根本

:一是太子是国家的根 本,应早立太子;二是中书省是行政的根本,应责成中书省
专心于政务;三是人才是治国的根本,选拔人 才应慎重。这些事情虽然未能完全施行,但
当时人们都称赞他。


朝 廷大规模攻打宋朝,派陈祐征调军队,山东百姓多逃避,听说陈祐来了,都说:

陈按
察来了,一定没有私心。

于是(百姓)都出来应征,陈祐的任务按期完成。至元十三年,(朝廷)授予(陈祐)为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官吏多惊慌失措。陈祐于是对他们说:


必如此惊慌!你们以前为盗跖,而今为颜渊,我就把你们当颜渊对待;若以前为颜渊,而
今为盗 跖,我就会把你们当盗跖对待。

于是这些官吏安分守己,不敢违法。许、蔡一带的
大 盗聚众抢劫,陈祐追捕得很紧,这个人逃入宋朝境内。宋朝灭亡后,这个人随制置夏贵
路过汴梁时,陈祐 喝令他下马,将他击杀在市集,百姓顺服。至元十四年,(陈祐)被调
任为浙东道宣慰使。当时江南刚刚 归附,元军俘虏温州、台州百姓男女数千口,陈祐全都
强行释放回家。行省征收百姓和商人的酒税,陈祐 提出:

战争之后,对于遭受战争之苦的
百姓,应宽容体恤。

但这 意见朝廷没有答复。朝廷派(陈祐)去查核台州的民田。等到
(陈祐)回来行至新昌,遇到玉山当地的强 盗,他仓促间来不及防备,于是被杀害,享年
五十六岁。(陈祐)被追封河南郡公,谥号忠定。江浙父老 请求在会稽埋葬他,未获批
准,便设立祠堂纪念他。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毛璩字叔琏。弱冠,右将军桓豁以为参军。寻遭父忧,服阙




为谢安卫将军参军。淮
肥之役,苻坚迸走,璩与田次之共蹑坚,至中阳,不及而归。迁宁朔将军 、淮南太守。海
陵县四面湖泽,皆是菰葑,逃亡所聚,威令不能及。璩建议率千人讨之。时大旱,璩因放
火,菰葑尽然,亡户窘迫,悉出诣璩自首,近有万户,皆以补兵,朝廷嘉之。安帝初,进
征虏将 军。及桓玄篡位,遣使加璩散骑常侍、左将军。璩执留玄使,不受命。璩传檄远
近,列玄罪状。武陵王令 曰:

璩忠诚悫亮,自桓玄萌祸,平殄凶逆,肃清荆郢,当即授上
流之任。

初,璩弟宁州刺史璠卒官,璩兄球孙祐之送丧,葬江陵。会玄败,谋奔梁州。璩
弟瑾子修之时为 玄屯骑校尉,诱玄使入蜀,既而修之与祜之共杀玄。安帝反正,诏曰:


贞松标于岁 寒忠臣亮于国危璩体识弘正诚契义旗受命偏师次于近畿匡翼之勋实感朕心可进
征西将军,都督五州军事。

又诏西夷校尉瑾为持节、监梁秦二州军事。瑾弟蜀郡太守瑗为
辅囯将军、宁州刺史。 初,璩使参军谯纵领巴西、梓潼二郡军下涪水,当与璩军会于巴
郡。蜀人不乐东征,纵因人情思归,于五 城水口反,还袭涪,害瑾。而璩下人受纵诱说,
遂共害璩及瑗,并子侄之在蜀者,一时殄没。璩子弘之嗣 。义煕中,诏曰:

故益州刺史
璩,事乖虑外。葬送日近,益怀恻怆,可赠先所授官, 给钱三十万、布三百匹。

论璩讨桓
玄功,追封归乡公,千五百户。又以祐之斩玄功, 封夷道县侯。自宝至璩三叶,拥旄开国
者四人,将帅之家,与寻阳周氏为辈,而人物不及也。

(节选自《晋书
·
卷八十一》,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贞松标于岁寒
/< br>忠臣亮于国危
/
璩体识弘
/
正诚契
/
义旗受命
/
偏师次于近畿
/
匡翼之勋
/

感朕心

B.
夫贞松标于岁寒
/
忠臣亮于国危
/
璩体识弘正
/
诚契义旗
/
受命偏
/
师次于近畿
/
匡翼之勋< br>/

感朕心

C.
夫贞松标于岁寒
/
忠臣 亮于国危
/
璩体识弘正
/
诚契义
/
旗受命偏师
/< br>次于近畿
/
匡翼之勋
/

感朕心

D. < br>夫贞松标于岁寒
/
忠臣亮于国危
/
璩体识弘正
/
诚契 义旗
/
受命偏师
/
次于近畿
/
匡翼之勋
/

感朕心


2
)下列对文中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服阙,指古代官员至亲去世,回家守丧,守丧期满将丧服去除,出来做官。

B.
嗣,指古代诸侯传位给嫡长子的行为,后来泛指君王或诸侯的职位继承人。

C.
赠,即追赠指皇帝赐给已死的人官爵荣誉或称号以褒扬其生前的功绩。

D.
拥旄,指古代武官出征持皇帝所赐的旄节统帅军队统治一方的权力或行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毛璩足智多谋,善用天时地利 。他利用天旱的特点,采取火攻,将当地的逃亡者都逼迫
出来自首,毛璩用他们来补充兵源,受到皇帝嘉 奖。

B.
毛璩忠于朝廷,拒绝叛臣利诱。桓玄篡位时,派使者对他进行加封,他不 但不接受任
命,反而扣押了桓玄的使者,并对外公布桓玄罪状。

C.
毛璩 一门忠烈,多人受皇帝赏赐。桓玄落败时,毛璩的侄子毛修之、毛祐之诱杀桓玄,
皇帝加封毛璩兄弟三人 ,使他们成为一方军事大员。

D.
毛璩一门多人遇难,皇帝深感悲痛。毛璩手下参 军谯纵造反,诱使毛璩手下杀害毛璩兄
弟及在蜀子侄,临近送葬,皇帝十分悲痛。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淮肥之役,苻坚迸走,璩与田次之共蹑坚,至中阳,不及而归。


璩忠诚悫亮,自桓玄萌祸,平殄凶逆,肃清荆郢,当即授上流之任。

【答案】


1

D


2

A


3

C


4


在淮肥之战中,苻坚败逃,毛璩与田次之一起追赶苻坚,追 到中阳,没有追上就
回头了。

毛璩忠诚耿直,自从桓玄制造灾祸以来,他平定消灭叛 逆,肃清荆、郢两州,
应当立即授予上品官职。


【解析】
【 分析】(
1
)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

贞松
”“
忠臣”“

”“
近畿
”“
朕心

等,然后
根据语法和句意进行排除。

璩体识弘正



诚契义旗< br>”
是连续的两个主谓短语,共用主语



,因此

诚契义旗

之间不能分开,故排除
A

C
两项;< br>“
受命偏师



次于近畿

也是连
续的两个动宾短语,因此

偏师

之间不能分开,故排除
B
项。故选
D



2

A
项,

至亲去世

错误,至亲包括父母、兄弟等,古代服丧是为去世的父母守丧。故

A



3

C
项,
毛璩的侄子毛修之、毛祐之

错误,文中提到

璩兄球孙祐之

,意思是毛璩的
兄长毛球的孙子毛祐之,因此毛祐之不是毛璩的侄子,而是他的侄孙,属于对象 称谓错
误。故选
C



4


中,

迸走

,逃跑;



,一起;< br>“


,追赶;



,到,追到;

不及

,没有追
上,没有赶上。

中,
悫亮

,耿直;

萌祸

,制造灾祸;


,消灭;

凶逆

,叛逆之
人;

当即

,应当立即;

上流之任

,上品官职。

故答案为:⑴
D
;⑵
A
;⑶
C





在淮肥之战中,苻坚败逃,毛璩与田次之一起追赶苻坚,追到中阳,没 有追上就回
头了。

毛璩忠诚耿直,自从桓玄制造灾祸以来,他平定消灭叛逆,肃清荆 、郢两州,应
当立即授予上品官职。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解答此类题, 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培养语感。另外,这
类题也有规律可寻:首先看四个选项,一般在第一处分歧可以排 除两项,之后另一分歧处
排除另一项,得出答案。这个过程比较简单,但也要有文言断句基本知识。熟读 精思是关
键,内容大意全理解;紧紧抓住


”“

”“< br>言

,这些字后面要停;熟记常用虚词;把握词性
词义、语法结构;分析排比对 偶与反复的句式帮助断句。

⑵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熟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意积累、记忆。

⑶本 题考查文言文文意的把握,完成这类题,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要全理解。另
外,针对每一个选项, 标明时间、事件,到原文一一对照。

⑷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能力,包括实词理解能力、虚词 理解能力、句式理解能力、整体
理解能力。完成这类题型,需要考生课下多读、多记,尤其熟记
120
个实词、
18
个虚词,
掌握四类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 省略句。总的来说,翻译题需要做到关注
字词句,落实得分点。

【附参考译文】


毛璩字叔琏。二十岁时,右将军桓豁让他做参军。 不久父亲去世,回家守丧。守丧期结
束,做了谢安的卫将军参军。在淮肥之战中,苻坚败逃,毛璩与田次 之一起追赶苻坚,追
到中阳,没有追上就回头了。后来升任宁朔将军、淮南太守。海陵县四面都是湖泽, 周围
长的都是菰葑,这里是逃亡之人所聚集的地方,朝廷的法令不能管到这里。毛璩建议率领
一 千兵马前去讨伐。当时大旱,毛璩就趁机放火,菰葑都烧着了,逃亡的人十分窘迫,全
都出来到毛璩这里 来自首,将近有一万户,毛璩都用他们来补充兵源,朝廷嘉奖了他。安
帝初年,他晋升为征虏将军。等到 桓玄篡位,他派遣使者加封毛璩为散骑常侍、左将军。
毛璩扣留了桓玄的使者,没有接受他的任命。毛璩 又传递文书给远近郡县,列举桓玄的罪
状。武陵王下令说:

毛璩忠诚耿直,自从桓玄 制造灾祸以来,他平定消灭叛逆,肃清荆、
郢两州,应当立即授予上品官职。

当初, 毛璩的弟弟宁州刺史毛璠在官任上去世,毛璩的
兄长毛球的孙子毛祐之送丧,将毛璠安葬在江陵。恰逢桓 玄败逃,打算逃到梁州。毛璩的
弟弟毛瑾的儿子毛修之当时是桓玄手下的屯骑校尉,他诱使桓玄入蜀,不 久毛修之与毛祐
之一起杀死桓玄。安帝恢复帝位,下诏说:坚贞的松柏在寒冬中挺立,忠诚的大臣在国家
危难时更加诚信。毛璩见识宏远端正,诚心契合正义的大旗,接受命令统帅偏远的军队,
驻扎在 京城附近,匡正人心、辅佐社稷的功勋,实在让我的内心感动。可以晋升他为征西
将军,统一指挥五州军 事。

又下诏命令西夷校尉毛瓘为持节,监管梁秦二州军事,并加封
毛瑾的弟弟、蜀郡 太守毛瑗担任辅国将军、宁州刺史。当初,毛璩派参军谯纵率领巴西、
梓潼二郡的军队攻下涪水,将与毛 璩的军队在巴郡会师。但蜀人不愿意东征,谯纵就趁着
蜀地人心思归,在五城水口造反,回头袭击涪水, 杀害毛瑾。而毛璩的手下受到谯纵的引
诱劝说,于是一起杀害了毛璩和毛瑗,连同那些留在蜀地的子侄, 一时全部遇难。毛璩的
儿子毛弘之继承了他的官位。义煕年间,皇帝下诏说:

已经去 世的益州刺史毛璩,事情失
败是出于意外。现在给他送葬的日子一天天近了,我内心更加悲伤。可以追赠 原先授予他
的官职,赐钱三十万、布三百匹。

评定毛璩讨伐桓玄的功劳,追封他为归 乡公,食邑一千
五百户。又因为毛祐之斩杀桓玄的功劳,封他为夷道县侯。从毛宝到毛璩三代,持有皇帝
授予的节杖统领军队、封疆开国的有四人,是将帅之家,和寻阳周氏处于同样的地位,是
一般人 家所赶不上的。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 br>丁元荐,字长孺,长兴人。父应诏,江西佥事。元荐举万历十四年进士。丁父忧,请告
归。家居八 年,始谒选为中书舍人。甫期月上封事万言极陈时弊言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饥
民思乱也武备积弛也日本封 贡也可浩叹者七:征敛苛急也,赏罚不明也,忠贤废锢也,辅
臣妒嫉也,议论滋多也,士习败坏也,褒功 恤忠未备也。坐视而不可救药者二,则纪纲、
人心也。其所言专斥首辅王锡爵,元荐座主也。


二十七年京察。元荐丁母忧家居,坐浮躁论调。阅十有二年,起广东按察司经历,移礼
部主事。甫抵官,值京察事竣,尚书孙丕扬力清邪党,反为其党所攻。副都御史许弘纲故
共掌察 ,见群小横甚,畏之,累疏请竣察典,语颇示异。群小借以攻丕扬。察疏犹未下,
人情杌陧,虑事中变, 然无敢言者。元荐乃上言弘纲持议不宜前却,并尽发诸人隐状。党
人恶之,交章论劾无虚日。元荐复再疏 辨晰,竟不安其身而去。其后邪党愈炽,正人屏斥
殆尽,至有以

《六经》乱天下
语入乡试策问者。元荐家居不胜愤,复驰疏阙下,极诋乱
政之叛高皇、邪说之叛孔子者。 疏虽不报,党人益恶之。四十五年京察,遂复以不谨削
籍。天启初,大起遗佚。元荐格于例,独不召。至 四年,延臣交讼其冤,起刑部检校,历
尚宝少卿。明年,朝事大变,复削其籍。


元荐初学于许孚远,已,从顾宪成游。慷慨负气,遇事奋前,屡踬无少挫。通籍四十
年,前后服 官不满一载。同郡沈淮召入阁,邀一见,谢不往。尝过高攀龙,请与交欢,辞
曰:

吾 老矣,不能涉嫌要津。

遽别去。天启五年去世,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甫期月/上封事万/言极陈时 弊/言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饥民思乱也/武备积弛也
/日本封贡也/

B. 甫期月/上封事万言/极陈时弊言/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饥民思乱也/武备积弛也
/日本封贡也 /

C.
甫期月/上封事万言/极陈时弊/言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饥民思乱也/ 武备积弛也
/日本封贡也/

D.
甫期月/上封事万言/极陈时弊/言今日 事势可寒心者三/饥民思乱也/武备积弛也/
日本封贡也/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座主,唐宋时进士称主试官为 座主。至明清,举人、进士亦称其本科主考官或总裁官为
座主,或称师座。

B. < br>《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
授的六部先 秦古籍。

C.
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城和地方所有官员的一种制度。明代一般六年 举行一次,清代改
为三年,以

四格



八法< br>”
为升降标准。

D.
通籍,指做官。



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官员的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官门外,
以备出入时查对。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丁元荐忠贞爱国,敢于痛陈时 弊。他初居官位,就以万言书上奏朝廷,抨击令人寒心之
三事,叹息时政七事,以及不可救药之二事。< br>
B.
丁元荐正直不阿,因而卷入党争。当时朝臣结党营私,在京察中肆意妄为。丁元 荐上疏
许弘纲应该坚持直议,于是遭众党憎恶。

C.
丁元荐孝顺敬亲,尽 心为父母守孝。父亲去世时,他尚未居官,但坚持为父守孝八年,
之后又为母守孝十二年,为此主动中断 仕途。

D.
丁元荐不慕名利,不愿结交权贵。同郡人沈淮被召入内阁,邀请他相见 ,但他辞谢不
去。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元荐家居不胜愤,复驰疏阙下,极诋乱政之叛高皇、邪说之叛孔子者。


尝过高攀龙,请与交欢,辞曰:

吾老矣,不能涉嫌要津。


【答案】


1

D


2

C


3

C


4


丁元荐此时正闲居在家,非常恼怒,于是再次向京城上疏, 极力指责混乱的政治
叛离高皇、邪恶的学说叛离孔子。



丁 元荐曾拜访高攀龙,高攀龙请求与他结交,但丁元荐推辞说:

我老了,不能涉足朝
中 显要位置。

【解析】
【分析】(
1
)本题中,

甫期月/上封事万言/极陈时弊/言今日事势可寒心者
三/饥民思乱也/武备积弛也/日本封贡也/
,意思是

刚刚满一个月,就上了一封一万
多字的奏章,极力陈述当时 社会的弊端。说如今的世事有三件令人寒心的:饥饿的百姓打
算暴动,武器装备长期松懈,对日本实行册 封和通贡互市



上封事万言
”“
万言

是词组,
万言书,不能断开,排除
A
项;

极陈时弊
”“
时弊





的内容,之后断开,排除
B



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
”“
今日事势可寒心者三




的内容,之间不断开,排除
C
。故 选
D




2

C
项,

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城和地方所有官员的一种制度

错误,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城官员的一种制度。故选
C




3

C
项,

坚持为父守孝八年,之后又为母守孝十二年,为此主动中断仕途< br>”
错误,丁元
荐是因为发表浮躁的言论而获罪,过了十二年才被起用。并非为了守孝而主 动中断仕途。
故选
C




4
)本题,
①“
安其身

,保全自己;



,离职 ,辞官。

中省略主语

丁元荐

,翻译
时补齐;



,曾经;



,拜访;

交欢

,指结交;



,推辞;
“< br>要津

,指朝中显要位
置;

不能涉嫌要津

,不能涉足朝中显要位置。


故答案为:⑴
D
;⑵
C
;⑶
C





丁元荐此时正闲居在家,非常恼怒,于是再次向京城上疏,极力指责混 乱的政治叛
离高皇、邪恶的学说叛离孔子。


丁元荐曾拜访高攀龙,高攀龙 请求与他结交,但丁元
荐推辞说:

我老了,不能涉足朝中显要位置。
【点评】(
1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 br>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
前后的联 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
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 案。



2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根据平时 课内对文化常识的知识积累与
不断复习,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然后做出判断。

< br>(
3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
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
行比较 分析,作出判定。



4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
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 义、判断句、被动句、宾
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参考译文】


丁元荐,字长孺,长兴人。父亲接受皇帝的诏命,担 任江西佥事。丁元荐考中万历十四
年的进士,遭遇丧父之痛,向朝廷请求回乡。在家守孝八年,才被选拔 为中书舍人。刚刚
满一个月,就上了一封一万多字的奏章,极力陈述当时社会的弊端。说如今的世事有三 件
令人寒心的:饥饿的百姓打算暴动,武器装备长期松懈,对日本实行册封和通贡互市。值
得长 叹的事情有七件:征收赋税太严苛急迫,赏赐和惩罚的区别不清晰,忠诚贤良之臣被
削职禁锢,辅佐的大 臣有嫉妒之心,朝中的各种言论滋生过多,士人的习气败坏,褒奖功
臣抚恤忠良的制度不够完备。旁观不 理到了无法挽救地步的有两者,是纲纪和人心。他的
话其实是专门斥责当时担任首辅的王锡爵,王锡爵曾 是丁元荐的主考官。


万历二十七年,适逢考核京官。丁元荐遭遇母亲去世, 闲居在家,因为发表浮躁的言论
而获罪。过了十二年,被起用为广东按察司经历,改任礼部主事。刚刚到 任,正值京察之
事结束,尚书孙丕扬力清

邪党

(宣党、昆党、楚 党、齐党、浙党等),但反而为众朋党
集团所攻击。时副都御史许弘纲因此与孙丕扬共同掌管京察事务, 眼见小人横行,恐惧诸
党威胁,数年间累上疏要求重新进行京察,言辞表现得很不平常。朋党小人借此攻 击孙丕
扬。有关京察奏疏的决议还未下发,人心动摇不安,人们都担心这件事会有变,然而没有
敢上奏的人。丁元荐却上疏许弘纲不应因恐惧诸党势力而不敢直议,并且全部揭发了各党
派的罪状。众党 人憎恶他,交相上奏章弹劾他,没有一天不弹劾的。丁元荐其后再次上
疏,欲辨明事件,最终不能保全自 身而离职。在此之后党争愈加激烈,朝中正臣几乎被打
垮尽了,以至于有把

《六经》 乱天下

这样的话放进乡试策问的情况。丁元荐此时正闲居
在家,(闻党争互责互批之 说)非常恼怒,于是再次向朝廷严词上疏,极力指斥乱政背叛
高皇、邪说背叛孔子。这份奏疏虽然没能上 报,其他朋党成员更加憎恶他。万历四十五
年,丁巳京察,丁元荐又因为不恭敬被削籍革职。天启初年, 朝廷大肆起用之前被弃用的
官员,但唯独丁元荐不合要求,没有获得召见。天启四年(
1624
年),朝臣交相陈述丁元
荐的冤情,丁元荐被起任刑部检校,历任尚宝司少卿。第二年,朝中国 事大变,被朝廷再
次削籍革职。


丁元荐起初学于许孚远,学成后又 与顾宪成同游。慷慨激昂充满正气,遇到事情奋勇向
前,多次受阻遇到不少挫折。丁元荐进入朝廷满四十 年之时,前后服官亦未达一载。同郡
人沈淮被召入内阁,邀请他相见,但他辞谢不去。曾拜访高攀龙,高 攀龙请求与他结交,
但丁元荐推辞说:

我老了,不能涉足朝中显要位置。

说完后匆忙而去。丁元荐后于天启
五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邰,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邰袭父业,游太学,通



。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侯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
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邰候舍。时夏夕露坐,邰因仰
观,问 曰:

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

二人默然,惊相视曰:

不闻也。

问何
以知之。郃指星示云:

有二使星向益州 分野,故知之耳。

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
守,邰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 户曹史。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
亦遣使。邰进谏曰:

窦将军椒房 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
王室勿与交通。

太守固遣之 ,邰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邰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
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 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邰
岁中举孝廉



< br>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
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 。安帝崩




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邰阴与少府< br>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
仍有灾异 ,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郃

潜图大计,以安社稷

,于是录阴谋之功,封 邰涉
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胄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
·
李邰传》)


1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 /王室勿
与交通

B.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 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
与交通

C.
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 /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
与交通

D.
窦 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
与交通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博士

是汉代官职,官属祭酒,主教育。掌教育 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B.

五经

指的是《诗 》《书》《易》《礼》《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C.

孝 廉

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是

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的意思。

D.
崩,指帝王或王室成员之死。古代中国不同阶层的人去 世的说法不同,除



以外,还



”“
不禄
”“


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邰通晓

五经

,擅长占卜之术。李邰 根据夏夜天上星星的移动推算出,在他负责的馆
舍里住宿的两个人,就是朝廷派来找自己的人。

B.
李邰审时度势,机智应变。李邰劝太守远离专权骄横的窦宪,建议未被采纳后又自请同< br>行送贺礼,故意延误行程,使太守免遭免官之难。

C.
李邰吏能卓著,有忠 义气节。元初四年,李郃代替袁敞做司空,多次陈述政事得失,有
忠臣的气节,但因受人请托的事被罢免 了官职。

D.
李邰行事功成不居,淡泊名利。李邰暗中筹谋拥立顺帝,因孙程等人 事先成功而功名不
显,后经翟酺上书被封为涉都侯,辞让不受。


4
)分别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
?


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

【答案】


1

C


2

D

心灵捕手电影-


心灵捕手电影-


心灵捕手电影-


心灵捕手电影-


心灵捕手电影-


心灵捕手电影-


心灵捕手电影-


心灵捕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