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10.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559次浏览
2021年01月24日 19: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以关爱为题的作文-平安校园

2021年1月24日发(作者:藏族节日)
10.
《古诗三首》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马 诗》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二十三首。诗
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 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
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石灰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是
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 的清官。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抒发自己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 br>流合污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 br>只为把一片青白
(就像石头的颜色那样青
白分明,现在多用“清白”
)长留人间 。

《竹石》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
坚韧不拔的品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
字,
把岩竹拟人化,< br>已传达出它的神韵;
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
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
长就 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
从来不惧怕来
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
生,
用他的话说是
“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
。< br>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
其实是写人,
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
决不向 任何邪恶势力
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
的环境中,战 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
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
4
个生
字。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3.
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
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

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2.
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

难点

了解三首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一、课题引入

1

(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 们都知道
有关马的哪些知识呢?同学们说得真好,
那你们喜欢马吗?
(喜
欢) 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
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 的名篇中,有一首
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
是哪首诗吗? (想)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
、板书课题——马诗

3
、齐读课题:马诗

二、学习新课

(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1.
学生汇报:①看诗题明对象 ;②看作者知背景;③看诗文解大意;
④看资料(注释)悟诗情;⑤反复诵读入诗境。

2.
师:好,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马诗》
。好,我们再次齐读诗
题——《马诗 》
。同学们,通过看诗题,我们知道,这首诗,诗人描
写的对象是什么?(马)
3.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指名(李贺)
课前,老师让大家预 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收集的
有关李贺的资料?

4.
学生汇报。
(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
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首诗的描写对象, 又知道了诗人的背景,现
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
一起看看古诗写了什么。首先请同学们听< br>老师范读古诗,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 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加上拼
音,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
圈好生字 了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这些生字,然后把你的
识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4 .
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把这些生字请到大屏幕上来,你
们还能认识他们吗?
(课件出示)
(络








焚)
指名读,
齐读。
现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个字各笔 画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然后工工
整整地写一遍,展示作业。这是
***
写的字 ,看他写得多好,我们要
向他学习,也把字写得这样好。下面,谁能为这些生字组词呢?同桌
之 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组的词语多。

5.
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带到古诗中读一读好吗?课件出示,指名读。

6.< br>五言古诗,朗读时怎样停顿比较好呢?学生汇报。好,谁能按照这
样的停顿再读一读。我们一起读 一遍。

7.
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
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8.
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9.
品读第一、二句。

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古代的一
种兵器,形似月牙。

这两句诗中,
哪些词语两两相对 ?这样写,
看起来怎样?读起来呢?
在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br>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
山顶挂着 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指导朗读。

赏析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 雪”
“月似钩”的丰富意涵:说一说这
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 生展开想
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是呀,一弯冷月下,大漠闪现出如雪 般的清辉,是那么清冷、悲
凉,气氛是何其肃杀。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心里在想什
么?你马上要做什么?

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可是,
情况却是如此吗?
(不是)
所以,
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呼喊:

学生(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0.
品读三、四句。

何当:何时将要。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 br>“快走”
,明白这两个
词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
呢?)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是呀,一匹千里之驹,纵有广阔天地,却不能肆 意纵横,驰骋关山;
一个满腔抱负之人,却不能施展宏才,为国立功,有所作为。这其中
的怀才 不遇,
壮志难酬,
异常愤懑的心境又能与谁说?联想到自己的
身世、境遇,人、马何其 相像!这真是,马,即是人,人,即是马。
这一首《马诗》
,写的分明就是诗人自己呀!一个“ 何”字,包含了
诗人多少渴望,让我们齐读这首诗;
(生读)一个“何”字,包含了
诗 人多少企盼,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
(生读)一个“何”字,包
含了诗人多少愤懑,让我们高 声齐读这首诗!
(生读)

《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三、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四、
小结:
李贺的这首诗 ,
既是写马,
也是写人。
马,
希望纵横大漠、
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 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
才能的机会。




板书设计: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写景












何当金络脑,

抒情


施展才华












快走踏清秋。









为国立功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贺的《马诗》,有谁能来背诵一下。

2.
咏物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自然界中的万物,

至山川河岳,小至 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
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 就一起走进咏
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两首《石灰吟》《竹石》。

二、对比诗题,感悟题意

1.
自读诗题,领悟题意。

石灰吟


竹石

以关爱为题的作文-平安校园


以关爱为题的作文-平安校园


以关爱为题的作文-平安校园


以关爱为题的作文-平安校园


以关爱为题的作文-平安校园


以关爱为题的作文-平安校园


以关爱为题的作文-平安校园


以关爱为题的作文-平安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