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绝世美人儿
689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05: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美人鱼迅雷)


人教版三年级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教材是利用吃西瓜的情 景引出分数的简单计算。


考虑儿童的生活实际,


打算

< p>
用学生过生日分吃蛋糕的情景引入新课,


因为学生过生日的情感体验大都是 愉悦



,


采用这一情景,更有利于调动 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学生很可能认为


1/8+2/8


等于


3/16


,鉴于这一点


,


教学


时着重 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感知,形成正确表象;在操作中体会,得出正确结论;


在交流中明理,


认识到分数计算中分数单位并没有发生变化,


从而加深对分数意


义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分数并能比较分数


的大小,本 节内容包括同分母


(


分母小于


10)< /p>


分数加减法及


1


减几分之几的计算



教材第


99


页例< /p>


1


从分吃西瓜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图中将一个西


瓜平均分成了


8


份( 块)


,一个男孩吃了


2


块,一个女孩吃 了


1


块,要求一共吃


了多少块,即计算


2/8+1/8


是多少。教材通过小精灵提示思路和答案。



教材第


99


页例


2


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


通过一个女 孩从


5/6


中拿出


2/6



来展示计算过程,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算理。接着让学生通过填空,来 呈现


思考的过程。


这样逐级展现算理,


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有助于学生对分数减法


算理的理解。



教材第


100


页 例


3


教学“


1


减几分之几”


。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很容


易理解


1


可以改写为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这样减法就 不会有困难了。


不过教材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点仍然安排了直 观图。



三、学情分析



每个学生都有过


“过生日”


这种愉快的情感体会,< /p>


利用这一情境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


学生会 主动积极思考,


大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的


就是积极引导,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生成知识、掌握知识。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索、对比观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培养学生抽象 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 解决问


题的成功体验。



五、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简单的同分 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通过直观、推理 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


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


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


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


抢答等 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


有益。



七、课前准备



教师 准备:圆形纸、长方形纸若干,各种可用分数表示的图片(如










学生准备:圆形纸、长方形纸各一张、彩色笔



八、教学过程



(一)



课前练习



1.


谈话激趣:这几天我们一直学什么(生答,师板书:分数)


。现在老师心理想


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分数。



师分别拿出有颜 色的夹子(


5


个)


< br>6


本本子、一捆小棒(


10


根) 请学生找出分


数。


(学生自由说说每种物品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 示,


师随机扳书这些分数:


1/5


、< /p>


3/6



4/10


……)



2.


根据板书,用“







/






)里面有(





)个


1/







”的话说一说。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



1.


出示分吃生日蛋糕的情景:



导入:小明今天过生日,全家为他准备了生日蛋糕,妈妈将蛋糕平均分成了

< br>8


份,小明吃了


1


块,妈妈吃了


2


块。



师: 从上面的图画中,你知道了什么?


(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 小明吃了


蛋糕的



1/8


,妈妈吃了蛋糕的


2/8) < /p>


2.


师提出问题:“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



学生可能提出:①小明和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比妈妈少吃了多少?



③蛋糕还剩下多少?



……



3.


选择第一个问题来解答



师:谁能说说怎样列式?


(


要求回答的学生把自 己说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


[


在创设 的分吃生日蛋糕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


一是能有利于 调


动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


激发学习兴趣。

二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


联系。


]


(三)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1.


教学分数加法


(



1)

< p>
(1)


生猜一猜:


1/8+2/8


等于多少?



学生最可能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


3/8


,一种是


3/16

,这里要注重引导学生说


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 p>


2


)证明自己的方法



若出现


3/16


这种答案,

< p>
教师不忙于下结论,


而再询问:


有没有不同的答案


吗?



若出现


3/8


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 br>提出要求:


现在出现了两种答案,


到底哪个正确,


谁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呢?请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证明自己说法是 正确的,让大家都来接受你的说法,


好吗?(比如可以画,可以折、可以写、甚至可以组 织语言来说)



(若学生找不出方法,教师可建议学生在一张圆 形纸上折出


8


等份,找出


1/8



2/8


,看看它们的和是多少)

< p>


(3)


集体操作验证



①生动手折出


1/8



2/8


,并涂上颜色。



②观察并讨论:和是多少?为什么?



③汇报交流,思路可能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