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时钟周期的计算
-
单片机的定时器的周期怎么算?就是比如定时器
TF0
< br>置
1
的时间,我的晶振是
11<
/p>
。
0592MHz
的
怎么算
还有就是时钟周期,状态周期,机器周期的概念和
联系及换算?
你的不明白其实就是对于定时器的
初值问题,
11.0592
是始终的晶振,
时钟周期
就是
1/11.0592M
而定时器的周期就是
12/11.0592
因为
51
单
片机是
12
分
频的
。
还有很多
......
如果你写的是
C
的话建议这样写
TMOD=0X01//
定时器
0<
/p>
方式
1
TH0=(65535-500
00)/256
;
//
因为是
16
位计数
假设晶振为
12MHZ
11.0592
的是
4600
多吧,自己算算
...
TL=(65536-50000)%256;
EA=1;
ET0=1;
TR0=1;
主要的计算就是其中的
50000
中
断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就是
50000
乘以刚才所算
的定时器的周期
(这个
是
50MS
)
也就是你说的:就是比如定时器<
/p>
TF0
置
1
的时
间
中断的时候
TF0
要求
CPU
中断而引起中断
好了
12
倍
的时间周期就是机械周期,(刚才说过是
12
分频的)
时钟周期:
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脉冲的倒数(可以这样
来理解,时
钟周期就是单片机外接晶振的倒数,例如
12M
p>
的晶振,它的时间周期就是
1/12
us
),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
p>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
CPU
仅完成一个最基
本的动作。对于某种单片机,
若采用了
1MHZ
的时钟频率,则时钟周期为
1us
;若采用
4MHZ
的时钟频率,
则时钟周期为
250us
。
由于时钟脉冲是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脉冲
,
它控制着计算机
的工作节奏
(使计算
机的每一步都统一到它的步调上来)。
显然,
对同一种机型
p>
的计算机,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工作速度就越快。
8051
单片机把一个时钟周期定义
为一个节拍(用
P
表示),二个节拍定义
为一个状态周期(用
S
表示)。
机器周期:
p>
在计算机中,为了便于管理,常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 br>每一阶段完成一项工作。例如,取指令、存储器读、存储器写等,这每一项工作
称
为一个基本操作。
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一般情况下,
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
S
周期(状态周期)组成。
805
1
系列单片机的一个机器周期同
6
个<
/p>
S
周期
(状态
周期)
组成。
前面已
说过一个时钟周期
定义为一个节拍(用
P
表示),二个节拍定义为一个状态周
p>
期(用
S
表示),
8051
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由
6
个状态
周期组成,也就是说一个
机器周期
=6
个状态周期
=12
个时钟周期。
例如外接
24M
晶振的单片机,他的一个机器周期
=12/24M
秒;
指令周期:
p>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
一般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
指令不同,
所需
的机器周期也不同。
p>
对于一些简单的的单字节指令,
在取指令周期中,
< br>指令取出到指令寄存器后,
立即译码执行,
不再需要其它
的机器周期。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指令,
例如转移
指令、乘法指令,则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机器周期。
p>
通常含一个机器周期的指令称为单周期指令,
包含两个机器周期的指
令称为
双周期指令。
总线周期:
p>
由于存贮器和
I/O
端口是挂接在总线上的
,
CPU
对存贮器和
I/O
接口的访问,
是通过总线实现的。
通常把
CPU
通过总线对微处理器外部
(存贮器或
p>
I/O
接口)
进
行一次访问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总线周期。
总结一
下,
时钟周期是最小单位,
机器周期需要
1
个或多个时钟周期,
指令周期
需要
1
个或多个机器周期;
机器周期指的是
完成一个基本操作的时间,
这个基本
操作有时可能包含总线读写
,
因而包含总线周期,
但是有时可能与总线读写无关,
所以,并无明确的相互包含的关系。
指令周期:是
CPU
的关键指标,指取出并执
行一条指令的时间。一般以机器周
期为单位,
分单指令执行周期
、
双指令执行周期等。
现在的处理器的大部分指令
(
ARM
、
DSP
)均采用单指令执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