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和白醋及蜡烛的燃烧教学设计
-
小苏打和白醋及蜡烛的燃烧
【教学目标】
p>
1
、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
、了解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
3
、让学生感受严谨的分析、推理过
程和科学的实验态度。
4
、继续采取
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和阐述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教学难点】分析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p>
【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蜡烛、打火机、勺子、细干木条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
、辨别白醋和热水
师:大家都玩过猜谜游戏吧?老师这里有两杯液体,一杯是热水、
一杯是白醋。
有哪位同学
愿意上台来观察,
猜一猜哪杯是白醋?哪杯是热水?
并说出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出来的?
在观察之前,
老师首先要
提醒同学们:
在我们不知道物质对我们身体是否有害时,
我们千
万
不能直接去摸、闻、尝。只能隔着瓶子感觉。明白了吗?不过,今天老师准备的材料都
是安
全的,可以用以上方法来辨别。
(找同学辨别)看来大家想
到的方法真多,今天我们所要观
察的物质也要用到这些方法
<
/p>
2
、归纳观察方法【板书方法:看、闻、摸、尝„„】
3
、揭示课题
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课件<
/p>
1
)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师:
。首先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桌上的实验器材,希望同学们在没有做实验之前不要轻易
去碰它,
现在,
请每组同学找到桌上的白醋和小苏
打并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观察这两种物质的
特点,
看哪个小组的发
现最多!
并选取一位同学把观察到的特点记录在我们的卡片上。
开始
1
、说明观察要求(课件展示要
求
2
)
2<
/p>
、学生观察,教师参与观察,并予以指导、做好观察记录
3.
学生汇报观察现象
4
、教师课件展示白醋和小苏打的特点(
3.4
p>
)
三、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p>
(课件展示
5
)
师:
大家观察得很仔细。
也概括了白醋
和小苏打的特点,
你认为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可能发
生什么变化
呢?请同学们放开想像的翅膀,大胆猜测一下。
(板书:小苏打
+
白醋)
(1
、混在一起可能醋也变白了。
2
、我觉得小苏打可能会溶解在
白醋里。
3
、有可能会出现很
多泡沫。
)
师:
刚才同学们都作了大胆的猜测
和想象,
到底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有什么变化,
我们还得
用实验证明。
四、讨论混合的方法(课件展
示
6
)
A
、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B
、怎样混合,混合的数量是多少?
师: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要求,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
(找同学
回答)
一般情况下我们混合的比例为
1
:
3
,一份小苏打,三份白醋。但是
,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
科学家有时也会根据需要对实验方案进行调整。
(板书)
五、学生实验(课件展示步骤
7
)
师:请大家按照上面
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注意实验中大胆一点,
白醋与小苏打反应时,可
< br>用木棒搅拌,
千万不要拿着集气瓶摇来晃去。
不搅拌时用
玻璃片盖上集气瓶。
将实验现象记
录在记录卡片上,比一比哪个
小组观察的仔细,发现的多!
(为每组同学发一张记录卡片)
(学生有计划的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现象)
(课
件展示注意
8
)
六、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1
、学生汇报混合后的现象
(冒出了气泡,产生了气体,玻璃杯变凉了)
2
、教师课件展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记录(课件展示
< br>9
:
)
七、产生了什么气体
师:
既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体,
到底产生了什么气体呢?我们可
以对它进行
进一步的观察,看看这种气体具有哪些特点,从而作出判断。下面我们来做两
个实验
(课件展示
10
)
(一)往杯子里插入燃烧的细干木条
师:
同学们的桌上都有一些细干木条和一个打火机,
现在请同学
们用打火机点燃一根细干木
条(注意安全)
观察细干木条在空气
中能否燃烧?
(能)
如果把点燃的细干木条放在白醋和
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中也能继续燃烧,
那就说明这种气体有可能是„
„如果点燃的细干
木条不能在这种气体中继续燃烧,说明这种气体一定不是„„接下来我
们来验证一下。
1
、
教师课
件展示操作要求,注意事项(课件
11
)
2
、
学生操作实验,观察发现什么?说明什么?
3
、
学生汇报现象(细干木条熄灭了)
师
:对,说明这是一种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它是空气吗?(不是)大家玩过
氢气球吗?如果手一松,
氢气球就会飞走,
这是因为氢气的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小,
所以它能
飞走。这种气体的密度会不会比空气
的密度小呢,为什么?(接下来我们做第二个实验)
(二)把
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
(出示课件
12
)
1.
、课件展示操作
要求(
13
)
2
、学生操作实验
3
、学生汇报现象(蜡烛熄灭)
4
、教师演示实验
< br>师:
对,
这又再一次证明了这是一种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
持燃烧的气体,
而且还证明了这种
气体具有较高的密度,
约为空气的
1..5
倍,
所以在倒的过程中这种气体不会上升,
而是沉在
杯子里,说
明产生的气体比空气重
。它到底是什么呢?从上面的两个实验
现象中,我们能知道这种气体的什么特点?
5
、
教师课
件展示气体的特点(
14
)
八、解释产生的气体(课件展示
15
)
师:
根据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
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人们研制了各种各样的二氧化碳灭
< br>火器,
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及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风力灭火器。二氧化碳
灭火器都
是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灭火剂进行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痕迹,
适宜
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
仪器仪表,
600
伏以下电器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1
、看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
------
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属于哪种变化?我
们也可以表述为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
2
、
观察玻璃杯里的液体,
小苏打还在
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留给大家课后去探究
(课
件
16
)
九、课堂小结评价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
师:你现在知道科学课是什么样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