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防范常识宣传材料
-
、电信诈骗常用手段
(一)“电话欠费”诈骗。
犯罪嫌疑人以电信部门名义
群
发信息或直接拨打电话,称事主开户的固定电话欠费,事
主否认
有此情况后,犯罪嫌疑人建议事主报警,然后冒充公
检法等政府
部门,以银行账户涉嫌诈骗或洗钱等为借
口,要
求事主把账户内
存款转到所谓
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二)银行卡消费、银行转账短信息诈骗。
犯罪分子会
给
你发送一个银行卡消费、转账或透支等内容短信,当你电
话
“垂
询”时,几名犯罪分子则分别扮演“银行工作人员”、
<
/p>
“警
察”、“银联管理中心”层层设下圈套,只要确定你卡
上有资
金,他们并会忠告你把钱转到“安全
账户”内,骗走
你的钱财。
(三)“猜猜我是谁” 诈骗。
犯罪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
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事主误以为是其亲友,并将该
<
/p>
陌生
电话存入手机通讯录,骗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再次打
电话以车
祸、嫖娼被处理等为借口,骗取事
主钱财。
(四)退税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税务、财政、车管所工
作
人员拨打你电话,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
税税率
要退还税金”
让你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
ATM
机转账
退还税款。
当你到
ATM
机时犯罪分子称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
界
面,让你按照他电话指示操作,乘机划走你的钱款。
(五)虚构绑架诈骗。
你的通讯工具会接到一个陌生电
话,
称你的亲人(多数是孩子)被人绑架,并有一名犯罪分
子在边上假
冒事主亲人大声呼救,要求你速汇赎金。对方会
给你提供一个账
户,并且不让你挂电话和核实情
况时间,要
求你立即打款,
否则
⋯⋯
。
如你信以为真,
把钱打到账户上,
你就上当了。
(六)虚构“紧急情况”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会冒充医
院医
护人员、
学校教职工等人员,
打电话谎称你的亲属,
如:
在异
地
上学的孩子,遭遇车祸、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
要求您紧
急
汇款,您一旦汇款,就上当受骗了。
(
七)网络荐股、帮忙购买股票诈骗。
嫌疑人以帮助选
股
< br>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
汇款。
(
八
)
盗用
QQ
借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手段,盗用
某人
QQ
后,分别给其
QQ
好友,
发送请求借款信息,进行诈
骗。有的甚至在事先就有意和
QQ
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获
取了
使用人的视频信息,在实施诈骗时有意播放事先录制的
使用人视
频,以获取信任。
(九)贷款信息诈骗。
犯罪嫌疑人群发提供低息甚至无
息贷
款信息。当事主联系诈骗犯罪分子时,犯罪嫌疑人要求
其向指定账
户汇入“验资款”、“手续费”、“好处费”,
以诈骗钱财;或索
要事主银行账户,再层层设套,窃取事主
银行账户密码,通过网上
银行将存款迅速转走。
(十)中奖信息诈骗。
犯罪嫌疑人群发大量彩票中奖、
电话
号码中奖、
QQ
号码中奖等信息,
要求中奖人打
“兑奖热
线”
电话,以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帐
手续费”等
为借口,诈骗钱财。
(十一)汇款诈骗。
犯罪分子大量群发“我的银行卡消
磁
了,请把款转至我同事账户,账户
*****
”等类似信息,
恰巧你
要汇款时,就有可能上当受骗。
(十二)“冒充领导”诈骗。
不法分子假冒领导、秘书
或部
门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
籍、纪念
币、划拨款项、配车、帮助解决经费困难等为由,
< br>
让受骗单位先支
付订购款、配套费、手续费等到指定银
行账
号,实施诈骗活动。
(十三)无偿提供低息贷款诈骗。
“我公司在本市为资
金短
缺者提供贷款,月息
3%
,无需担保,请致电
***
经理”。
< br>此类诈
骗短信,是骗子一些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
理,以低息贷款
诱人上钩,然后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
(十四)“骗取话费”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拨打“一声
响”
电话
(
响一声即迅速挂断的陌生电话
)
,诱使您回电,“赚”
取高额话费。
或以短信形式发送
“您的朋友
13
××××××
×××为您
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
福,请你拨打
9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