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
-
外国语学校
2015
~
2016
学年度上期期末综合测试(一)
六年级语文试卷
(
< br>总分:
100
分
)
题
号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总分
总分人
得
分
评分人
第一题:书写(
2
分)
要求:
①蓝黑墨水钢笔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字迹工
整。④行款正确。
第二题:字词(
1
9
分)
(
一)读拼音,写词语。
(
3
分)
d
é
ɡā
o
w
à
n
ɡ
zh
î
n
ɡ
j
ì
n
ɡ
m
ì
n
í
n
ɡ
zh
î
n
ɡ
( )
(
)
(
)
ji
ā
o
zh
à
o
b
ù
ā
n
b
à
o
qi
à
n
t
á
o
zu
ì
(
)
(
)
(
)
(二)
读句子,看声母,填上合适的词语。
(7
分
)
他
______
(
y
r
)
辞去了城里舒适
的工作,
到偏远的山村去当了一
名小学教师。山村的条件十分<
/p>
_____
(
j
k
),但他从未后悔过。他常
常
__
_ _
(
m
l
)自己,要坚定不移地朝着认定的人生
_____
(
m
b
)奋
进,要使
山村的孩子学好文化知识,走出大山。每当
______
(
p>
l
l
)的
国歌奏
响,他就
_____
(
ch
d
)忘掉了疲劳,忘掉了困难,和孩子们一
起开
始了一天快乐而充实的学习生活。
在山村孩子们的眼中,
他是世
界
上最有学问、最可爱、最有
_____
(
m
l
)的老师。
(三)给带点的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
(填序号)
(
5
分)
1
1.
讲究:①讲求、重视;②值得注意或推敲的内容;③精美。
祭器很讲究
(
)
讲究
卫生
(
)
这里的技术是大有讲究
的
(
)
p>
..
..
..
2.
故:①事故;②缘故,原因;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④朋友,
友情;⑤死亡。
变故
(
)
病故
(
)
沾亲带故
(
)
故
乡(
)
p>
.
.
.
.
3.
之:①往;②的;③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钟子期必得之
(
)
赤子之
心
(
)
送孟浩然之
广陵
(
)
.
.
p>
.
(四)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 br>4
分)
1.
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
A.
津津乐道地讲
自言自语地说
目不转睛地张望
B.
观察得仔细
回答得流利
讲解得透彻
C.
发现问题
发生火箭
发动群众
发表意见
2.
下面句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
A.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可亲。
B.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
前面长头发阿姨好像是你的妈妈。
第
三题:句子(
19
分)
(
一
)
p>
下
面
每
组
中
两
句
话
的
意
思
相
< br>同
的
打
“
√
”
,
不
同
的
打
“
×”<
/p>
。
(5
分
)
1.
妈妈早上叫我早点起床。
妈妈叫我早上早点起床。
(
)
2.
我差一点儿摔倒。
我差一点儿没摔倒。
(
)
3.
这难道是个奇迹?
这是个奇迹。
(
)
4.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
库。谁也不能否认美丽的小兴安岭
不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
)
5.
回国时,
美国小朋友把红领巾给
我系上了。
回国时,
红领巾被美
2
国小朋友给我系上了。
(
)
(二)仿写。(
2
分)
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仿照句式,
学习作者的写法,<
/p>
你也来跟山里的
“朋友”
打打招呼。
p>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
分)
1.
默写《天净沙·秋》
:
,
,
。青山绿水,
。
(
2
分)
2.
子期死,伯牙谓
,乃
,终身
。
(
3
分)
3.
鲁迅原名
p>
。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
作品集有
《
》
、
《
》等。
《少年闰土》节选自他的小说《
》
。写出一句
鲁迅的名言:
。
(
0.5
×
4+1=3
分)
4.
詹天佑是我国
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从
、
、
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他根据居庸
关、八达岭不同
的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
、
两种施工方法。
作为一名中华少年,
我
想对詹天
佑说:
。
(
0.5
×
6+1=4
分)
第四题:阅读(
30
分)
(一)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段,做题。
(
12
分)
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
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
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
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
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
一边。
……
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
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
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
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
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
3
伯父和爸爸回来的时候,我就问他们。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
清了,只记得他
的话很深奥,不容易懂。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这时候,
我清清楚
楚地看见,
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
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
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
深地叹了一口气。
1.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空。
(
6
分)
①
在
救
p>
助
黄
包
车
夫
以
后
,
伯
父
脸
上
< br>“
变
得
那
么
严
肃
”
,
其
原
因
是
p>
:
(
)
(
2
分
)
A.
伯父不愿意回答“
我”的问题,对“我”的纠缠不满。
B.
伯父在思考着很多重要而严肃的问题:
穷人为什么这样穷,
天下
像车夫这样穷的人该有多少,他们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
C.
伯父可能在想,
只有推翻黑暗的旧
社会,
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才能
有好日子过。
D.
伯父忧国忧民,
同情穷苦人
,
痛恨不平等的旧社会,
他无法控制
这
种情感。
②
文
中
“
车
子
扔
在
一
边
”
p>
用
“
扔
”
而
不
用
“
放
”
,
是
< br>因
为
:
(
)
。
(
2
分
p>
)
A.
车夫没有文化,行为粗俗。
p>
B.
扎了脚伤重,来不及好好放在一边。
C.
他的车不值钱,说明旧社会车夫很穷。
D.
车子结实。
③选段结尾处
“伯父叹气”的最合理的理解应该是:
(
)
(
2
分)
A.
可怜车夫受伤这么重。
B.
悲哀作者的不懂事。
C.
希望社会能关注穷人。
D.
叹息自己心有余力不足,无法救助所有的穷人。
4
2.
回答问题。
(
6
分)
①画横线的句子中用了两个“清清楚楚”
,说明了什么?(
2
分)
②
读
画
波
p>
浪
线
的
句
子
。
联
系
上
下
文
,
< br>推
想
一
下
,
此
刻
伯
父
想
到
了
什
p>
么
?
(
2
分
)
③读了这个文段,你觉得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分)
(二)阅读《食物“消化时间表”
》完成下面的题。
(
9
分)
食物
水果
蔬菜
例
1
西瓜、苹果、桔子
瓜类蔬菜(冬瓜)所需
时间最短
谷物
1
小时
30
分
—
3<
/p>
小时
流质或半流质的谷物食
品时间最短
蛋白质
1
小
时
30
分
—
4
小时
牛奶、豆浆比较容易消化
脂肪类
2
—
4
小时
消化所用的时间
30
分钟
—
1
小时
15
分钟
—
2
小时
例
2
香蕉时间最长
芋头时间最长
发酵食品消化
率最高,达
98%
牛肉等完全消
化需要
4
小时
植物油比动物油更容易消化
脂肪与谷物或
蛋白质类食物
共同摄入会延长
后者的消化时间
1.
小
红
下
午
2
点
要
参
加
学
校
举
行<
/p>
的
运
动
会
,
中
午
吃
什
么
比
较
合
适
?
(
)
(
3
分
)
A.
猪肉、面包、牛肉。
B.
香蕉、牛肉、鸡蛋。
C.
芋头、猪肉、豆浆。
D.
苹果、牛奶、面包。
2.
小
明
在
睡
前
有
吃
点
心
的
习
惯
,
从
消
化
时
间
看
,
吃<
/p>
什
么
比
较
合
适
?
(
)
(
3
分
)
A.
芋子烧牛肉。
B.
牛奶配面包。
C.
牛肉煮线面。
D.
猪油煎鸡蛋。
< br>3.
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请给他提些建议。
(<
/p>
3
分)
5
(
三<
/p>
)
阅
读
《
交
通
事
故
,
14
时
到
18
时
最
易
发
生
》
完
成
下
面
的
题
。
(
9
分<
/p>
)
交通事故,
14
时到
18
时最易发生
翻看
2011
年的日历,
有一些日子注定要被标成黑色。在这些日子里,因为一
场场惨烈的道路交通事故,让许多
家庭支离破碎。
据记者统计,
201
1
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
含
10
人)的特大交通
事故有
25
起,共造成
410
人死亡,平均一起事故死亡
16
人。超载是引发事故的首
要原因,达到
56%
;
14
时到
18
时最容易发生事故,接
近一半的事故发生在这个时
间段。
另据统计,在
2001
年到
2010
年这
10
年里,
我国已经有近
90
万人死于各类
道路交
通事故。
1.
根据短文提示,完成下
表。
(
3
分)
时间
特大交通事故(起)
死亡人数
平均每起死亡人数
2011
410
56%
2.
推
想
一
下
“
1
4
时
到
18
时
最
容
易
发
p>
生
事
故
”
的
原
因
(
建
议
分
点
< br>叙
述
)
。
(
3
分
)
3.
司机叔叔明知超载危险,为什么还要超载?(
3
分)
第五题:习作(
30
分)
题目:
真没想到
提示:
可写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的可
喜变化;
也可以写近期发生的
你意想不到的事。提示:不要出现
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