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抄 丰子恺《活着本来单纯》
-
《活着本来单纯》
读书摘抄
【著者】丰子恺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页数】
231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
段,也莫如
“渐”。
在不知不觉之中,
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
慷慨
豪侠的青年
“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
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
子。
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
一年一年地、
< br>一月一月地、
一日一日地、
一时一时地、
一分一分地、
一秒一秒地渐进,
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
的山坡上走下来,
使人不
察其递降的痕迹,
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
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
恒久不
变,
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
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
进行了。
假使人生的
进行不像山坡而像风琴的板,由
do
忽然移到
re
,即如
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变成
青年;或者像旋律“接离进行”地由
d
o
忽然跳到
mi
,即如朝为青年而夕暮
忽成
老人,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
----
《活着本来单纯》
01
真是信佛,应该理解佛陀四大皆空
之义,而屏除私利;应该体会佛陀的物我
一体,广打慈悲之心,而护爱群生。至少,也应
知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
道。爱物并非爱惜物的本身,乃是爱人的一种基本练习。
不然,就是“今恩足以
及禽兽而攻不至于百姓”齐宣王。
上述这
些人,
对物则憬惺爱惜,
对人间无关痛
痒,已经是循流忘源,见小失大,本末颠倒的了。再加之于自己唯利是图,这真
是此间一
等愚痴的人,不应该称为“佛徒”,应该称之为“反佛徒”。
----
《活着本来单纯》
026
然而回看人世,又觉得非常诧
异:在我们以前,“人生”已杯反复乐数千万
遍,
都像昙花泡影
地倏现倏灭。
大家一面明明知道自己也是如此,
一面却又置若<
/p>
不知,
毫不怀疑地热心做人—做官的热心办公,
< br>做兵的热心体操,
做商地热心算
盘,
做教师的热心上课,
做车夫地热心拉车,
做厨师的热心烧饭
……还有做学生
的热心求知识,
以预备做人—这明明是自杀,<
/p>
慢性的自杀!
这便是为了人生的饱
暖的愉
快,恋爱的甘美,结婚的幸福,爵禄富厚的荣耀,把我们骗住,致使我们
无暇回想,流连
忘返,得过且过,提不起穷究人生的根本的勇气,糊涂到死。
----
《活着本来单纯》
039
把椅子
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他非但不
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
厌,
反而使我觉得暖烘地快适。
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
p>
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
起死回生对乳汁,
通
过了它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身体中来。
我掩卷冥想:
我吃惊于自
己的感觉,
为什么突然这样变了?前日之恶变成了今日
制所欢;
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
前日之仇变成了今日之恩。
p>
张眼望见了
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
又吃了一
惊。
前日自己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
前日之所
求变成了今日之所弃;前日之恩变成了今日之仇。
----
《活着本来单纯》
103
p>
人生也有冬夏,
童年入夏,
成年如冬;
p>
或少壮入夏,
老如冬。
在人生的冬夏,
p>
自然也教人的感觉变叛,其命令有这般严重,又这般滑稽。
----
《活着本来单纯》
105
听人说,这种植物是最贱的。剪一
根枝条赖插在地上,它也会活下来,后来
变成一颗大杨柳树。
它
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大壅培,
只要有阳光、
泥土和水,
p>
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
多花木药吃豆饼,杨柳树不要吃人家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地。大概
“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
而没有用
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
肠一无用处,
p>
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缘故。
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
且有木材供
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
《活着本来单纯》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