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课外文言文专题阅读
-
初三课外文言文专题阅读
(一)血山
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
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
美,坦②独俯首不视。
王强使视之,坦曰:
“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王惊问其故,
对曰:
“坦
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
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
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
焉。
(选自《纲鉴易知录》
)
①王: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
。③帝:宋太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p>
尝于邸中为
.
假山(
)
(2)
王强使
.
视之(
)
(3)
王惊问其故
.
(
)
(4)
是
.
时,帝亦为假山(
)
2
、下列“其”字的用法和其他三个
不同的是(
)
(
1
分)
A.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B.
王惊问其故
C.
择其善者而从之
D.
其如土石何人之手
3
、翻译“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
4
、这则
故事中,姚坦的什么品质仍值得今人学习?
(二)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
“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
”伯乐对曰:
“良马,可形容筋骨①”
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②。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
不可告以千里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③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日而反。报曰:
“已
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
“何马也
?
”对曰:
“牝
而黄④。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⑤。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
“败矣,子所使求马
者,色物牝
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
”
伯乐喟然太息曰:
“一至于此乎
?
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若皋之所观,
天机也,
得其精而忘其粗,
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
不见其所不见;
视其所视,
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
注
)
p>
①形容筋骨:形,指形体;容,指状貌。形容筋骨是名词性并列短语作动词“相”的状
语。②绝尘弭辙:形容天下之马
(
千里马
p>
)
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车轮的痕迹。弭,消
除。③担纆薪菜:扛东西打柴草。
绳索;担缮,指用绳索背负东西。菜,通“采”
,薪菜,即
打柴草。④牝而黄:黄色母马。牝,雌性的鸟兽。⑤牡而骊,纯黑色的雄马。
1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p>
①子之年
.
长矣。
(
)
②伯乐
对
.
曰。
(
)
③三日而反
.
。
(
)
④穆公
不说
.
。
(
)
⑤色物
牝牡尚
.
弗能知。
(
< br>
)
⑥视其所视而遗
< br>.
其所不视。
(
)
⑦马至,果
.
天下之马也。
(
)
2
、说明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
①臣之子皆下才也
(
)
②穆公见之(
)
③已得之矣
(
)
④召伯乐而谓之曰(
)
⑤又何马之能知也(
)
3
、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p>
①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②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
4
、九方皋相马的特点是什么
?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三)
苟无民
,
何以有君
< br>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书未发②,威后问使者曰:
“岁③亦无恙④耶?民亦无恙
耶?”使
者不说,
曰:
“臣奉使使威后
,
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
“不然
,
苟⑤无
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注释:①赵威后:赵惠文王妻。②书未发:国书没有打开。③岁:年成。④恙:忧患。⑤苟:
< br>如果。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臣奉使使
..
威后(
)
(
)
②威后曰:
“不然
.
……”
(
< br>
)
2
、下列
句子与文中“何以有民”句式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
.子何恃而往
B
.卖炭得钱何所营
C
.彼不我恩也
D
p>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3
、翻译“故有
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4
、文中赵威后的最后一句话连用了三个反问句,强调了
的思想。
(四)崔枢应进士
崔枢应进士,客居
汴半岁,与海贾同止。其人得疾既笃,谓崔曰:
“荷君见顾,不以外夷①
见忽。今疾势不起,番②人重土殡,脱③殁,君能始终之否?”崔许之。曰:
“
某有一珠,价万
缗,得之能蹈火赴水,实至宝也。敢以奉君。
”
崔受之,曰:
“当一进士,巡④州邑以自给,奈何
忽蓄异宝?”
伺无人,置于柩中,瘗⑤于阡陌。后一年,崔游丐亳州,闻番人有自南来寻故夫,
并勘珠
所在,陈于公府,且言珠必崔秀才所有也。乃于毫来追捕,崔曰:
“傥窀穸⑥不为盗所发
,
珠必无他。
”遂剖棺得其珠。沛帅王彦谟奇其节,欲命为幕,
崔不肯。明年登第,竟主文柄,有
清名。
[
注
]
p>
①外夷:
外国人或非汉人的少数民族。
②番
:
外国和西北、
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
③脱:
倘若。④巡:来往。⑤瘗:埋葬
⑥窀穸:墓穴。
1
、解释加点的字
< br>①其人得疾既笃
..
(
)
(
)
②荷
.<
/p>
君见顾(
)
2
、下列
各句加点字句与例句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p>
例句:沛帅王彦谟奇
.
其节
A
敏而好学,不耻
.
下问
B
渔人甚
异
.
之
C<
/p>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
.
秦望
D
p>
登泰山而小
.
天下
3
、从全文看,崔枢“有清名”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