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邓稼先》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
-
《邓稼先》
课时练
一、语础达标训练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元勋(xūn)
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
B
.殷红(yān) 开拓(tuò)
鲜为人知(xiān)
C
.燕然(yàn) 癌症(ái)
鞠躬尽瘁(cuì)
D
.彷徨(huáng) 罗布泊(bō)
风悲日曛(xūn)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悲惨
孕育
锋芒必露
B
.宰割
选聘
家愉户晓
C
.奠基
颤抖
马革裹尸
D
.仰慕
挚友
至死不解
3
.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张华的作业做得不堪设想,受到老师的批评。
B
.那是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老奶奶一直默
默地把它记在心里。
C
.奥本海默是
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
.张
爱萍将军称他“‘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4
.下面几句话选自《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和骄傲——纪念“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两周
年》一文,请重新排列句子的顺序:
_____________ <
/p>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愈来愈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
②他为这个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六十二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③这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
年。
④人们愈来愈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
<
/p>
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5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
/p>
邓稼先是中国杰出的核研究科学家、
“两弹”元勋,
有人曾经问他:
“您研究原子弹成
功之后,国家给你
奖励了多少奖金?”他总是笑而不答。直到
1985
年
6
月他病危时,同乡
和好友的杨振宁到医院看望
他时,又提起了这件事,他才回答说:“原子弹
10
元、氢弹<
/p>
10
元。”
(1)
请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画线语句标点符号有一处错
误,有一处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1
6
.“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你对这个“纯”字是如何理解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青海、
新疆,
神秘的古罗布泊……人们劝他回去,
他只
说了一句话:
‘我不能走。
’”
完成下
面问题。
7
.文中引用的《吊古战场
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
.“1982
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
分焦
虑,人们劝他回去,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这段话
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
.请结合选段,想象邓稼
先在埋葬同事、战友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0
.
选段中
多次出现“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
相似的句式,
流露出
作者对朋友
________________
_____
之情。
三、课外类文阅读
绝密忠诚
——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
新华社记者余晓洁
于敏。
一个绝密
28
年的名字,一段铸核盾卫和平一甲子的传奇。
9
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
20
14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
院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获奖证书,
紧握老科学家的
手,
温暖赤
子报国的心。
1926
年生的于敏,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一脸属于老科学家的谦逊与
纯粹……
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出的本土核物理学家,究竟能迸发
多么灼热的能量与光芒?
越神秘,人们越想要走近他。
东方巨响
那些不同寻常的日子,注定刻入中华民族的记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