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10个导演
-
1.
张艺谋第五代电影人的代表
p>
名誉指数:
10
票房指数:
9
投资指数:
9
潜力指数:<
/p>
9
年薪:
1
亿在
中国,
张艺谋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
影、不论是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当代,总是令人刮目相
看。
在张艺谋看来,
“
城市题材和农村题材不能构成一个话题,现在好的题材不
多,我只是找有
感觉的、合适的拍
”
。
“
我只想拍我感兴趣的东西,一种清新、
自然和返朴归真的东西。
”
如今电影市场不景气,可张艺谋
10
多年来从未因缺
少拍片资金而发愁。
代表影片:
《英雄》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创新作品奖
《一个都不能少》中国电影
“
华表奖
”
,威尼斯电影节
“
金狮奖
”
,
“
金鸡奖
”
最
佳导演奖
《活着》法国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
/p>
《秋菊打官司》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金狮
奖
”
,
“
百花
奖
”
最佳故事片奖,
“
金
鸡奖
”
最佳故事片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香港电影
“
金像奖
”
十大华语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银
狮奖
”
,大卫奖
)
最佳外语片大奖,
“
百花奖
”
最佳故事片
《红高粱》西柏林国际电影节
“
金熊奖
”
,
“
百花奖
”
最佳故事片奖,
“<
/p>
金鸡奖
”
最佳故事片奖,蒙特利尔国际电
影节
“
银熊猫
”
奖,香港电影
“
金像奖
”
十大华语
片。
2.
李安华人电影的骄傲
名誉指数:
10
票房指数:
8
投资指数:
8
潜力指数:
9
年薪:
9
千万
1
/
7
李安无疑是为数不多的好莱坞亚裔导演中最成功最特别的一位
。他游刃有
余地用电影语言来处理东西方的情感与伦理,并且在东方和西方都得到了认<
/p>
同。
作为一个自小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长
大的人,他除了拍出了《推手》、《喜
宴》、《饮食男女》及最近正大红大紫的《卧虎藏
龙》等华语片以外,居然还
能拍出令国际影视界一致叫好的跨文化的《冰风暴》、《理智
与情感》及《与
魔鬼共骑》等英语片。也许对于一个真正的金牌导演来说,电影不存在什
么文
化与国别的区别,只要他的作品能触动观众。
代表影片:
《断臂山》
2006
金球奖四大奖项
《卧虎藏龙》金球奖最佳导演大奖,
73
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
最佳摄影、
最佳电影音乐、最佳外语片奖
《理性与感性》奥斯卡影展最佳改编剧本、奥斯卡影展最佳女主角奖《喜
宴》柏林影
展最佳影片金熊奖,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
本、最佳男、女配角及观
众票选最佳影片奖。美国西雅图影展最佳影片奖、最
佳导演奖,及瑞士卢卡诺影展蓝豹奖
。
3.
吴宇森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导演
<
/p>
名誉指数:
8
票房指数:
10
投资指数:
9
潜力指数:
8
年薪:
8
千
万携东方
导演之名,与西方巨星在好莱坞交流出票房与口碑后,这位东方执导人,已经<
/p>
深受观众的认同和好莱坞的肯定。
自从
14
年前的《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开始,就是台、港最受
影迷喜
爱的动作片大导演,吴宇森拍电影,全是暴力与书卷气,动与静、正直与邪恶
p>
交替有致的故事。他说,凡是有爱心的人,都是我的英雄。
从
1993
年的《终极标靶》,
1996
年的《断箭》到《变脸》、《碟中谍
Ⅱ
p>
》,看得出吴宇森在好莱坞的戏是越做越大,越做越从容。投资高达一亿美
< br>元的《变脸》被美国影评人们认为是最具吴宇森风格的作品,并一举夺得那年
2
/
7
p>
七月份美国电影票房冠军,同时也为吴宇森带来了全美华裔艺术基金会颁发的
最高荣誉金环奖。
代表影片:
《英雄本色》台湾电影金
马奖
(
第二十三届
)
< br>最佳导演
《喋血双雄》第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辣手神探》第十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接
4.
王家卫都市生活的阐述者
名誉指数:
9
票房指数:
8
投资指数:
8
潜力指数:
8
年薪:
7
千万王家
卫的
电影里永远是那种宿命的、边缘的、破碎的世界,那里永远上演着让你心动、
感伤的故事。
王家卫总是倾向于拍都市中最
一般的小人物。没有根,没有理想,换句话
说,没有起与止,生生漂浮于多彩而冷漠的都
市中。他们孤独而无言,只活在
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表面也冷漠,内心也脆弱、易感,
很重感情。王家卫的
电影给人一种着迷的诱惑力和恒久的吸引力。
代表影片:
《阿飞正传》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奖
《春光乍泄》戛纳国际电影展最佳导演奖
《花样年华》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5.
陈凯歌理想主义者
名誉指数:
8
票房指数:
8
投资指数:
7
潜力指数:
8
年薪:
6
千万
陈凯歌的影片突破了传统叙事的规范,强烈地表现了自我意识和审美理<
/p>
想,以诗化的电影语言创作了独特的视觉风格。他不单纯把电影作为再现生活
的手段,而是作为揭述和评价生活的工具,重视画面造型,敢于大胆地注入自
己的感受,影片重视对画面上人物运动的处理,强调视觉造型不拘传统的叙事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