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绝世美人儿
857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17: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阿力)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2


分)



(一)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 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


?


”将欲更弃之 。



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 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



仆地不


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


见叔父几死。


速延医治之,



不日而愈。


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 /p>


(二)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 卧,



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 然至,以杖击牛日:“其父堕河,



何预


于汝


?


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

!


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



养,病医


药,死棺敛。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汝罪 大矣


!


就死汝分,


< br>牟牟②者何为


?



盖其父尝堕深 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



惭 ,自批其颊曰:“我


乃非人


!


”急引归 。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

< br>y


ù):卖。



②牟牟:通“哞哞”,牛叫声。



小题



1:


下 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2


分)



A


.张元怪之





责备





“怪”是意动用法,“感到奇怪”。



C


.遗一牛,老且跛





留下





小题


< /p>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2


分)



A


.今为人所弃而死不足为外人道也



B


.若见而不收养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而”都是“却”的意思。



C< /p>


.将鬻于屠肆欲有求于我



< p>
D


.以杖击牛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小题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


4


分)





父感其言,遂许焉。



B


.速延医治之





邀请





D


.引之使出





牵,拉





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



4:


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两篇文章共 有的思想意义。(


4


分)


:


第一


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 父获救;第二篇写



董某得知老


牛曾救 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写动物,都表现其注



重情义、知恩图


报的思想。(


4

分,分析



2


分,结论



2


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二、阅读下文。(


7


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


人!”安陵君曰:“大王



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

< br>王不悦。安陵君因使



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


< br>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 逆寡人者,



轻寡人


与?”唐雎对曰:


“否,


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 守之,


虽千里不敢易也,




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 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


< p>
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




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 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



星袭


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



之士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 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



素,今日是


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



里之


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



1:


下 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


2


分)



A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交换



B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违背



平民




阻挠



“挠”是屈服的意思



小题



2:


下 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C


)(


2


分)



A


.徒以有先生也杀之以应陈涉



B


.若士必怒若为佣耕



C


.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犹鱼之有水也



“之”均为主谓间,无义



D


.陵君其许寡人其真无


马邪



小题



3:


下 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3


分)



A


.唐睢能不辱使命的原因是他以维


护 国土为出发点,有胆有谋地同秦王进行了争锋相对、



毫不妥协的斗争。



B


.唐雎先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然后“挺剑而起”欲以死相拼,表现了不




地的严正立场。



C


.文章将唐雎同秦王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用对话生动地塑 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



了他


敢于斗争的精神。



D


.文章将唐雎与秦王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用安陵 君来衬托唐雎,



使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文章中没有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的内容。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


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 师。尝



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


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



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


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 ,



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 不求


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



我? ”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


至,剧饮欢甚。或曰:“君



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 宗怒,


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



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①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你不去求官,但我并不曾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呢?



②会故人至,剧饮欢甚。



适逢他的老朋友来了,一起畅饮,非常高兴。



D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