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点(一)
一、重点词语解释
1
、赵太后新用事
(
新:刚刚
)
2
、老妇必唾其面
(
唾:吐唾沫
)
3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
谢:道歉
)
4
、老妇恃辇而行
(
恃:依靠,依赖
)
5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
/p>
殊:很
)
6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
/p>
约:置办,配备
)
二、通假字
1
、必勿使反
p>
(
反:返
)
2
、少益耆食
(
耆:嗜
)
三、多义词
1
、质:
文质彬彬
(
本质
)
质疑问难
(
询问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
作抵
押,……做人质
永
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质地
)
2
、及:
夫人之力不及此
(
到
)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
趁
)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
和,以及
)
徐公何能及君也<
/p>
(
比得上
)
)
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也
(
用
)
3
、甚:
若长安君主甚
(
厉害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严重
)
目似瞑,意暇甚
(
很
)
好读书不求甚解<
/p>
(
仔细,深入
)
4
、异:
永州之野产异蛇
(
奇异
)
太后笑曰:
妇人异甚
< br>
特别
)
渔人甚异之
(
以……为异,对……感到诧异
)
曰:
姑俟异日观
云尔
(
< br>另外的
)
5
、少:
少时,一狼径去
(
短时间
)
太后之色少解
(
稍微,略微
)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
年龄小
)
6
、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
作为
)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
替
)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做,准备
)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
做,治
)
四、词类活用
1
、赵王之子孙侯
者,其继有在者乎
(
侯:名作动,封侯
;
继:动
作名,继承人
)
2
、日食饮得无衰
乎
(
日:名作状,每日
)
3
、没死以闻
p>
(
闻:使动,使……听闻
)
4
、今媪尊长安君
之位
(
尊:使动,使……尊
)
五、古今异义词
1
、至于:至于赵之为赵
古义:到,上推到
;
今义:多作副词,表示另提到一事
六、文言句式
1
、赵氏求救于齐
(
状语后置
)
2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
宾语前置
)
七、重点翻译句
1
、
日食饮得无衰乎
?
译: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
2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译:我私下认为您喜欢燕后超过喜爱长安君。
3
、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
译:难道这不是为
他作长远的打算,希望他生育子孙一代一代
做国君吗
?
4
、今三世以前,
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
乎。
译:从这一代往上
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推算到赵氏建立赵国的
时候,赵王被封侯的子孙,他的继承人有在的
吗
?
5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平
?
译:不仅仅是赵王,其他诸侯的子孙继承人有在的吗
?
6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译:这样他们当中
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他们身上,祸患来
得晚的就降临到他们的子孙身上。
7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译:父母爱惜自己的子女,就替他们作长远的打算。
高一语文必背知识
点
(
二
)
一
.
通假字
1.
《烛之武退秦师》
夫晋,
何厌之有
厌,
通
“餍”
,
< br>满足。
若
不阙秦皇岛
阙,
通
“缺”
,
损害。
秦伯说
说,
通
“悦”
,
高兴。
失
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
给。
2.
《勾践灭吴
(
节选
)<
/p>
》
南至于句无
句,通“勾”。
将帅二三
子夫妇以蕃
帅,通“率”。
将免者以告
免,通“娩”。
三月释其
政
政,通“征”。
令壮者无取老妇
取,通“娶”。
亿有三千
有,
通“又”。
其达士,
洁其居,
美其服,
饱其食
,
而摩厉之于义魔厉,
摩厉,通“磨砺”,切磋,磨炼。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歠也铺,
通“哺”,
给人食物吃。歠,通“啜”,给人水喝。
3.
《邹忌讽齐
王纳谏》
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4.
《触龙说赵太后》
少益
耆食
耆,通“嗜”,喜爱。
必勿使反
反,通“返”。
5.
《寡人之
于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直不百步耳
直,
通“只”,只是,不过。
涂有饿莩
涂,通“途”,道路。
则无望
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6.
《劝学》
虽有槁暴
有,
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二
.
古今异义
1.
敢以烦执事古
义: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不敢直接称对方
时的婉转说法。今义:掌管某些项事情
p>
(
工作
)(
的人<
/p>
)
,可用作动词或
名词。
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
客的主人。
.
3.
行李之往
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
裹,箱子等。
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人
的妻子。
p>
5.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义:像爪和牙一样,指帮助者或
得力助手。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6.
苟
得闻子大夫之言。古义:
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今义:医生
< br> 7.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
中原。
古义:死在野外尸体不能收殓埋葬。今义:隐蔽的事物,缺
陷,
矛盾,
问题等显露出来。
古义:
原野。
今义: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8.
丈夫二十不龋古义:
男子。
今义:
男女结婚后,
男子是女
子的丈夫。
9.
今地方千里古义:<
/p>
土地方圆。
今义:
田地或疆域。
10.
河内凶古义:
谷物收成不好,
荒年。
今义:
凶恶。
11.
是使民养生葬死无憾也古义:
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
身体。
12.
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今
< br>义:增加。
1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音
p>
c
ā
n
,验,检查
。今
义:
探究并领会
14.
假舆马者古义:
借。
今义:
虚伪的,
不真实的
15.
蟹六跪
而二螯古义:腿,蟹脚。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
着地。
16.
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
< br>一种贵重金属
三
.
常见实词归类
1.
〈〈烛之武退秦师〉〉
则名微而
众寡
(
低微
)
微
微闻鼠有作
作索索
(
隐隐地
)
见其发矢十中八<
/p>
-
九,但微颔之
(
稍微,略微
)
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
p>
(
如果没有
)
顾不
如蜀鄙之僧哉
(
边远的地方
)
鄙
越国以鄙
远,君知
其难也
(
边疆,以……
.
为边疆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浅陋
)
及郡下,
< br>诣太守,
说如此
(
陈述
)
说
故为之说,
p>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杂
< br>说,一种文体
)
秦伯说,与郑人盟
(
通“悦”,喜欢,高兴
)
辞曰:
臣
之壮也,犹不如人
(
推辞
)
辞
停数日,辞去
p>
(
告别
)
不辞劳苦
(
推托
)
2.
〈
〈勾践灭吴
(
节选
)
〉
〉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
知道
)
知
吾
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
主持
)
孰为汝多知乎
(
p>
通
“智”
)
山重
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繁复<
/p>
)
复
其有敢
不尽力者乎
?
请复战
(
再
)
未若复吾
赋不幸之甚也<
/p>
(
恢复
)
果行,
国人皆劝
(
鼓励
)
劝
劝君更尽一杯酒
(
劝说
)
自杀未遂
(
实现,成功
)
遂<
/p>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于
是,就
)
遂使之行成于吴
(
最终
)
3.
〈〈邹忌讽齐王纳谏〉〉
今齐地
方千里,百二十城
(
方圆
)
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地方
)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
狼洞其
中
(
刚、
正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谁
)
孰
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
(
通
p>
“熟”
,
仔细
)<
/p>
是可忍。孰不可忍
(
什么
)
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
(
善
良,善事
)
王曰:“善。”
(
好,表示同意的应答词
)
善
< br>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
好
)
京中有善口
-
技者
(
擅长
)
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
诚意,真心
)
诚
< br>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副词,确实,实在
< br>)
今诚以吾众
诈自称公子扶苏
(
果真,表假设
)
燕、赵、韩、魏闻之,
皆朝于齐
(
朝
拜
)
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
(
朝廷
)
朝济而夕设版焉<
/p>
(
早晨
)
奉命
于危难之
间
(
期间
)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
p>
间或
)
间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
参
与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
,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
夹杂
)
4.
〈触龙说赵太后〉
不若长安君之
甚
(
厉害
)
由此观之,王之
蔽甚矣
(
严重
)
甚
目似瞑,意暇甚
(
很
)
好读书
不求甚解
(
仔细,深入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到
)<
/p>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
趁
)
及
凡我父兄昆弟
及国子姓
(
以及
)<
/p>
徐公何能及君也
(
赶得上
)
少时,一狼径去
(
短时间<
/p>
)
少
太后之色
少解
(
稍微,略微
)
< br>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
年龄小,
< br>sh
ò
o)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
特别
)
异
渔人甚异之
(
以
`````
为异,对
```````
感到诧异
)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
另外的
)<
/p>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质
(
质地
)
质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质于齐
(
做抵押品,
做
人质
)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
询问
< br>)
5.
〈寡人之于国也〉
非我也,兵也
(
兵器
)
穷
兵黩武
(
兵器,代
指武力
)
兵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乃出
(
军队,部队
)
< br>草木皆兵
(
士兵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与“弯”相对
)
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直
也
(
只,
不过
)
理直气壮
(
公正的,正义的
)
系向牛头充炭直
(
通
“值”,钱
)
百
亩之田,勿夺其时
p>
(
失去
)
夺
喧宾夺主
(
压倒<
/p>
)
6.
〈劝学〉用心一也
(
因,由
)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
用途,用处
)
用
兵精足
用,
英雄乐业
(
物资财用
)
愿早定大计,
莫用众人之议也
(
采
用
)
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
任用
)
虽有槁暴
(p
ù
,
p>
晒
)
暴
暴殄
(ti
ǎ
n)<
/p>
天物
(b
à
o,
糟蹋
)
性情暴躁
(b
à
o,
急噪
< br>)
吾尝跂而望矣
,
不如登高之
博见也
(
远看
)
望
日夜望将军至
,
岂敢反乎
(
盼望
)
先达德隆望尊
(
名望
p>
)
适
冬之望日前后
(
农历每月十五
)
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
(
借给
)
假
君子生
非
异也
,
善假于物也
(
< br>借助
)
乃悟前狼假寐
,
盖以诱敌
(
假装
)
圣心备
焉
(
具
备
)
备
有
备无患
(
准备
)
关怀备至
(
详备
,
完全到位
)
挽弓当挽
强
p>
,
用箭当用长
(qi
á
ng,
强壮
)
< br>蚓无爪牙之利
,
筋骨主强
(qi
á
ng,
强壮
,
强大
,
健壮
)
强
策勋十二转
< br>,
赏赐百千强
(qi
á
ng,
有余
,
有多
p>
)
乃自强
步
,<
/p>
日三四里
(qi
ǎ
ng,
勉强
,
强迫
< br>)
忽然抚尺一下
,
群响毕绝<
/p>
(
停止
,
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