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

巡山小妖精
503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17: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奥斯猫辛集中营)


《岳阳楼记》中考比较阅读试题汇编



一、


2006


南京


【古文阅读】



〔甲〕嗟夫!



.


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


,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 吏贪求,



饥寒切身,故


不暇②廉肚耳 ,肤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


< p>
















升< /p>









< p>








宿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 〔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7


.解释 下列句中加点词。(


2


分)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

















自是


数年 之后(














8


.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br>












)(


2


分)



A.


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





不求


甚解










B.


然则 何时而乐






怏怏不乐







C.


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












D.< /p>



不暇廉耻耳







温故


知新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句:



























































2


)安用 重法邪?



译句:


























































10< /p>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3


分)




1


)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忧乐观。



1


分)




2


) 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1



)



3


)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 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 语句回答)


(1



)


答案:


7. (2


分)


(1


)他的(


2


)这(每小题


1


分)



8. (2


分)


B



1



/


8












9. (4


分)


(1)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 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


分)


(2 )


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呢?


(2


分)< /p>



10.


(3


分)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


分)


(2


)去奢省费,轻 摇薄赋,选用廉吏(


(1



)(3)< /p>


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1


< p>
)


二、


2006


日照< /p>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8< /p>



11


题。



【甲文】



嗟夫!


.


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 ,再适



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

< p>
之南都



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



粥不充



,日昃




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再适,改嫁。②饘(


zh


ā


n< /p>


)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③昃(


z


è),


太阳偏西。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






②去


之南都入学舍(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













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




表达方式。(


3


分)

< br>


11



从乙文看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一伟 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3


分)





8.


答案:



①为:心理活动,心情;②去:离开,离家。



9.


答案:①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②有时夜里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 头洗脸。




2



/


8



10.


答 案:揭示主题(点明文章中心)



议论




记叙



11 .


答案提示:从家世贫苦了解人民的疾苦,从小立志苦读大通六经之旨奠定了儒家“仁爱 ”思想




方面回答。



(二)阅读下面三个文言文选段,回答


7-11


题。



18


分)



(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 p>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


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 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


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


齐宣王见孟子于


雪宫



,王曰:


“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


“有。人不得,则

< br>非其上



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 非也;


为民上



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 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


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梁惠王下》


)< /p>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





为民上:作为人 民的统治者(君王)




7

< p>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


< br>4


分)



太守谓



























②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








)









③是进


亦忧, 退亦忧(




















④乐


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8



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


(甲)


(乙)


(丙)三个选段实际上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


的思想。



2


分)



10



请用原文说说孟子的“忧乐观”与范仲淹的“忧乐观”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4


分)



















































































11


.< /p>


“感动中国


2006


年度人物”评选已经 揭晓,下面是当选人物、香港已故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霍英东先


生的颁奖词:

< p>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 。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


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 济天下。



如果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 你选择以下某一人物作为当选人,用以上颁奖词


风格给他写一段颁奖词。



4


分)


< br>可选择的人物:范仲淹、


欧阳修、孟子、陶渊明、诸葛亮




3



/


8



我选择的人物是:



颁奖词:




答案:


7


.


① 是















②因(因为)












在朝廷上做官





以……为乐(为……感到快乐,把 ……当作快乐)


(每个


1


分,共


4


分)



8


.


①我曾经探求


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 情,


(他们)或许


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他们或许跟上面


..


..


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这是什么缘故呢(为什么呢)?(兼顾加点词的翻译,酌情处理,本题


2< /p>


分)



②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 ,把


天下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这样做却(还)不能称王


( 统一天



..


下)的,从来没有这种情 况。


(兼顾加点词的翻译,酌情处理,本题


2

< br>分)



9


.

与民同乐(或



“民本”






或“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分)







10


.< /p>


孟子的“忧乐观”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范仲淹的“忧乐观 ”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各


2


分,共


4


分)



11.


要求:语言流畅、精练、有文采,内容符合 人物事迹。



4


分)

< br>(酌情给分,人物


1


分,颁奖词


3


分,


只写人物,没写颁奖词不给分)



三、


2007


广西贵港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


8



13


题。





甲】


< /p>


若夫淫雨霏霏,



..

< br>吾谁与归?





乙】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 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


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


“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


“何为 ?”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


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 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


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 p>


[注释〕



旷日:荒废时日。



8


.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2


分)



A


.薄


暮冥冥




薄:迫近












B


.沙鸥翔集




集:集合




C


.人不对






对:回答












D


.家富则市


得良犬





市:买





9


.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 2


分)



A


.屋舍俨然







B


.满目萧然





C


.百事也尽然






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10


.翻译下面句子。



4


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










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答:




11


.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 4


分)




4



/


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