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得体会3篇
-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3
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
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一位家长就此谈到的几点体
会。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
人生的经历告诫我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
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
现就家庭教
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成人是目标。学会做人,是孩子的
立身之本,孩子终身
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
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
、
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
< br>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我对孩
子一直是坚持这个教育
原则,让他们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
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
起码应
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家长是镜子。
“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
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
以自己的勤奋努
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
友和榜样。孩子的
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
态。
“当父母不容易,
当好父母更不容易”
。事实确实如此。
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
首先,努力“学会关心”
。家长应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
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
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
/p>
其次,要
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
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
将完善自己道德
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
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
那么家庭生活气
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
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
中生活,他将
学会自尊和自信
;
在羞辱
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
;
在平等中生
活
,
他将学会公道
;
在争吵、
埋怨、
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
他将学会诡辩、责
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
之教”
。不是危言耸听
。
孩子
是老师。家长应善于学习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孩
子们有很多“可爱的缺点”值得大人们
学习。如蓬勃向上的
朝气,好问好学的学习态度
;
不保守,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
特点
;
少世故,对人对事的真诚直率
;
对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
未知知识一学就通、一玩就会的本领等等,他们在这些方面
的优
点都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孩子的这种优势,作为家长应
充分的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不
可忽视、指责、抑制,以
至于扼杀。
尊师是关键。老师是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系统教
育的主体,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更是孩子们
幸福的缔造者,
心灵的抚慰者和医治者。对于我来讲体会很深,我的孩子处
在单亲家庭中,
尊师敬亲的感情较薄弱,
学业基础不
够稳定,
但是他的老师注入了大量的真诚爱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
业心千方百计、苦口婆心地强化学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
德、智力、身体都得到了
较全面的发展,弥补了我们家庭教
育的不足,这样的老师倍受我、孩子和社会的尊敬,那
么这
样的“园丁”培养出来的花朵无疑会更加鲜艳。
今后,我决心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
我的孩子,使之成为
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有用人才,以上心得体会,只是我一管之
见。
篇二: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给孩子最必需的教育,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
我生在学校,长在学校,工作在学
校。另外还有十年商
界打拼的经历,看过了太多的教师和商界“成功人士”在子
女教育上例子,基本上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很少
!
不由得感慨良多:中国的大多数为
人父,为人母者,在
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颇有一些眼光短浅和自以为是,而
且逃避责任,导致在子女教育上的灾难。
说家长们的眼光短浅,是因为他们永远不会多看几年,
用孩子现在发生的行为去推导几年,十年,二十年后可能出
现的结果。
因此在行为上不能做到防微杜渐,把自己不喜欢
出现的局面早早地控制住
!
比如:孩子刚生下来
的几年内,父母们普遍认为自己的
孩子是天才,把全世界全部给他都不过分。这时候的父
母是
骄傲的,
自豪的,
绝对不会认为自
己的儿女将来会出现问题。
上了小学
:
发现孩子有不少缺点,但
是并不严重,抱着
“树大自然直”的观点自欺欺人。
心想问题会随着孩子长大自动解决
,有些担忧,但是并
不着急
!
家长们为
把孩子送到学校去,甚至给孩子找了名校
而心安理得,不再关心孩子的内心要求,也不注
意孩子发生
的不良变化,已为逃避思考问题,所以家长们往往错过最佳
< br>的教育时机。
上了初中
:
开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着急了:希望得到
“专家”的指导,病急乱投医。但是仍然不能痛下决心,不
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
纵然此时还有机会,但家长并
不能真正
抓住几乎是最后的教育良机,指望灵丹妙药,不反思自己的
教育缺失,自然没有作用。
到了高中
:
家长承认教育失败,唯一
的期望,就是孩子
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早年的明星梦早已忘记。
此时愿意花大钱来解决问题
,想办法通过各种努力把孩
子送进大学,或者送到国外,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愿意花<
/p>
钱,就能解决问题。
结果是花钱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
p>
现在很多三流的大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