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了凡先生诫勉自己的功过格
-
了凡四训,功过格
上编
记功
准
10
0
功(记作
100
功的,以此类推)<
/p>
:
1
、救免一
人死【释】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2
、阻
人人不溺一子女【释】阻止人溺死一个子女
3
、完一妇女节【释】成全一个妇女的贞操。
4
、为人延一嗣【释】为人延续一个子嗣
二、
准
50
功(记作
50
< br>功的,以此类推)
:
1
、免坠一胎儿【释】不仅自己不堕胎,亦应劝导身边的亲朋好友,不要堕胎。儿女与父母
是有直接而密切的缘分,如无缘分,求儿女得不到。儿女与父母有四种因缘,所谓报恩、报
p>
怨、讨债、还债、实际而言,人与一切众生都有这四种缘。因此,若这个小孩是来报恩的,<
/p>
你堕胎就是杀了他,恩变成仇;如果是来报怨的,仇恨就更深了。讨债、还债在加上命债。
因果通三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2
、救免一人流离【释】就寄一个即将流离失所之人,免于流离。
3
、收养一无倚【释】收养一个无依无靠之人。
4
、救免一人军徒重罪【释】免除一人充军流放的重
罪。
5
、埋葬一无主死骸【释】如今
地产业发达,往往在建造楼房时,时常会总地下挖出一堆白
骨,应妥当安葬,不可随便扔
弃!要知死者为大的道理。
6
、发一
言利及百姓【释】发表有利于社会百姓的言论。
7
、白一人冤枉【释】说明一个人的冤屈,令其洗刷冤情,还公道于人。
<
/p>
8
、当欲染境守正不染【释】处于欲染境界之中,而能端身正意,
不为欲爱所染。
三、准
30
功(记作
30
功的,依此类推)
1
、施舍一葬地与无土之家【释】布施土地于贫穷无
地之人,安葬已逝去的亲人。
2
、完
聚一对夫妇【释】夫妇之道,是人伦大道的开始,不可轻易离婚,亦不可教唆他人离
婚,
若见将破之婚姻,应婉转劝导,使其合于将破之际。
3
、收养一无主孤儿【释】现今社会两性关系泛滥,被弃婴孩,时有所闻,若发现,应收养
或是送往社会福利机构安置,保全其生命。
4
、化一非者改行【释】感化一个为非作歹的人,改恶从善。
5
、成就一人德业【释】出钱或是出力,成就一个人的道德学问
,如自助希望工程、设立奖
学金,皆属此。
< br>6
、度一受戒弟子【释】法师度化一名受戒弟子。
p>
四、准
10
功(记作
10
功的,依此类推)
:
1
、引荐一有德人【释】推荐引导一个有道德品行的人为公众服务。
p>
2
、发至德之言【释】至德即崇高的德性
,发表与德性相应的言论。
3
、除一
人害【释】除去危害一方的一个恶人。
4
、有财势可使而不使【释】虽然有财有势,但不以此财势威逼于人。
5
、善遣妾婢【释】现今家庭富裕者,有雇请用人,应善待佣人,遣离时应给
予丰厚的资遣
费,不可刻薄吝啬。
6
、编纂一切众经法【释】编印儒、道、佛经典及劝善书籍。
<
/p>
7
、以方术治一人重病【释】用医学、卜筮、星相等治愈人严重的
疾病。
8
、救一有力报人至畜命【释
】救护一只有力报答人类的畜生的生命,如牛、马等。
五、准
5
功(记作
5
功的,依此类推)
:
1
、劝息一人讼【释】劝人止息争讼,即劝人不要打官司。
< br>2
、止传播人恶【释】谣言止于智者,即此之谓也。学佛之人,不仅口不说人恶,
耳亦不应
听恶人恶事、人我是非。遇传播人恶之人,应善巧劝阻!
3
、传人保益性命事【释】传授给一人戒杀吃素,有益身心
健康的事例或者技能。
4
、供养一贤
善人【释】供养一贤良,有道德的善人。
5
< br>、编纂一保益性命经法【释】搜集古今典籍中,有关修身养性长寿健康,有益于生命之文
< br>而编印成书。如提倡戒杀吃素,
传播健康的饮食成书。如提倡戒杀吃素,传播健康
的饮食观
念,皆属此类。
6
、不杀生【释】不残骸一切生命,包括人类及水陆空沈村的一切生命。
7
、以方术救人轻疾【释】用医学、卜筮、星相等一技之长治愈
人轻微的疾病。
8
、祈福禳灾,但许
善愿不杀生【释】祈福禳灾,这些民间信仰之事,应只许善愿,又不可
杀生祭祀。石人不
明道理,往往杀生祭祀,不仅不能得福,反而招殃。
9
、救一无力报人之畜命【释】救护一只无力报答救护之恩的畜生。
<
/p>
六、准
3
功(记作
3
功的,依此类推)
:
1
、受一横不嗔【释】如无端受人从中作梗,或无理取闹,而不生嗔恨心,
折哦度是品德涵
养深厚的表现。
2<
/p>
、任一谤不辩【释】受人毁谤而不辩白,当别人骂我们,诽谤我们,我们不接受,就好比<
/p>
送你礼物给我,我不肯接受,那么,骂人者还是要把这个罪过带回去的。应明白此理。
p>
3
、受一逆耳言【释】所谓良药苦口利于
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逆耳之言,虽不中听,但是
有利于身心,能增进德业品行!
4
、免一应责人【释】免除一应受责罚之人
,此为仁怒之道,教育为本,感人以德,不以刑
罚惩处。
p>
5
、劝养蚕渔人猎人屠人等人改业【释】劝导养蚕、捕渔人、杀猪宰
牛的屠夫,放弃这种杀
生造业的行业,而能改做其他行业。
<
/p>
6
、葬一自死畜类【释】如自家养的家禽之类,自然死后,应给予
安葬,不应剥其皮食其肉。
如牛马等,他们辛苦耕田,人才有五谷可食,我们应心存感恩
,给予好的安葬。
七、准一功(记作
1
功,依此类推)
1
、赞一人善【释】赞扬别人的善行善事,这是随喜功德,其功德等于同于行善之人,不可
嫉妒障碍。
2
、掩一人恶【
释】隐恶扬善,是人之美德,见人恶应当反躬自省,我是否有这样的过失?
有则改之,<
/p>
无则加勉。此人即是我之善知识,
感激都来不及,
又怎么可以宣扬他的过恶呢?
3
、劝息一人争【释】以理相劝,息灭争端。
4
、见杀不食【释】看到杀动物的情景,即不食此肉
5
、闻杀不食【释】听到被杀动物的惨叫声,即不食此肉。
6
、为己杀不食【释】常怀慈悲心,不迟专为自己而杀的肉食品
。
7
、阻人一非事【释】阻止别人做
一件错事,并能劝领改正。
8
、葬一
自死禽类【释】凡事见到已经死的飞禽走兽,暴尸于荒野或者道路旁,应当埋葬,
令其安
息。
9
、济一人饥【释】救济一饥饿之人。
10
、留无归人一宿【释】留无家可归之刃,住一晚上(今人慎
重)
11
、救一人寒【释】北方冬天
,天寒地冻,常有人收到严寒的逼迫,渔人遇人有此危险,应
施于救助,令其免受寒冷。
12
、救一细微湿化之属命【释】救
以微弱细小的湿化类的生命,如蚯蚓等。
13
、作功果荐沉魂(注:以下俱以百钱为一功。百钱约至人民币
60-70
元)
【释】请僧人做
超读法事,或者自己修持
,读经念佛,以此功德,超荐沉沦的孤魂野鬼。
14
、放一生【释】凡是一切有生命的众生,皆应爱护,放一生记一功。
<
/p>
15
、散钱栗衣帛济人【释】若遇地震、涝旱、灾荒、战争等天灾
人祸,应广施钱财、食物、
衣服等,周济灾民,使灾难中的人民获得安稳。及时无灾无难
,若遇贫穷饥饿者,亦应施行
救济。
16
、施药一服【释】凡布施医药一服,记为一功。
17
、饶人负债【释】若借人财物,而人无力偿还,不逼债,且能销毁字
据,饶益别人。
18
、施行劝济人文
书【释】凡是印刷劝人向善,戒杀护生、慈悲济世之文章,其功德等同自
己书写。
19
、还人遗物【释】若是有人不小心将财
物遗失,拾得之后,应归还物主,不得占为己有。
20
、诵经一卷【释】佛经是修正我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务必要读诵正法经典,方能正其心诚
其意,蒙受佛菩萨的教诲之意!
21
、不义之财不取【释】不仁不义、不是自己的金钱物品,不取不受。
22
、
礼忏百拜
【释】
以真诚心礼拜忏悔,
能消除一切恶业及灾难,
解除累世怨节,
增益福慧,
功德巍巍不可思议。
23
、代完纳债负【释】代无力偿还
债务的人,偿还债务。
24
、诵佛号
千声【释】以清净心念诵佛的目的在于制心一处,将一切的妄念,归于一句阿弥
陀佛取代
无量的妄念。
念佛时,
若有妄念,
不要
理会妄念,
只管提起正念,
将一句阿弥陀佛,
< br>念得清楚,
听得明白,
记得清楚,
出乎口,
入乎耳,
心乎印,
心口耳一
致,
妄念自然就少了。
25
、让地让产【释】如安徽桐城六尺巷之由来,即是让地之之结果。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
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
他桐城的老家与吴姓邻居,
发生了地皮的蒸制,
于是家
人将书信送往京城,
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
< br>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了信后,主动让出三尺
。邻居吴
氏也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就成了“六尺巷”
。张英有
这样的胸怀气度,不仅他本人管至宰
相,其儿子张廷玉,亦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宰相
,可谓积阴德厚矣!
26
、讲演善法
谕及十人【释】凡是讲演善法,劝人断恶修缮,明达因果事理,劝谕十人,算
作一功。<
/p>
27
、劝人出财作种种功德【释】发财
不难,保财最难,应随分随力,劝导再记得亲朋好友同
事,明白正确的理财观念,广行布
施,如印经、放生、救济等,皆是积阴德的善行。果能行
大布施,可保财富不失。
28
、兴事利及十人【释】凡是兴建利人利
己,富国强民的事,其利益能达到十个人,算作一
功。
29
、拾得遗字一千【释】凡是在路上,或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看到
有字的纸,应把它捡起
来,
送往回收厂处理,
< br>或是送至焚化炉。
这皆是爱惜字纸的善心善行。
因为字是
智慧的符号,
人借助于文字,才得以学习文化、智慧,故对字纸应当尊重。
30
、饭一僧【释】以饮食供养一位出家僧人
p>
31
、
护持僧众
一人
【释】
护持一位出家人,
令其身心
安顿,
无四事匮乏之虞,
而能安心修道!
32
、
不拒乞人
< br>【释】
若遇贫穷乞丐,
随自己所有,
以宫颈心施与,
不可拒绝。
贫穷者是悲田,
能以静心布施,就是以他的悲田,成就我的大悲拔苦,大慈与乐之心!
33
、接济人畜一时疲顿【释】凡遇到人,或是畜生,因一时的疲劳困
顿,应该予接济帮助。
如有人外出谋生或是求学,因不慎遗落钱财,或是受伤,又无人照
料,遇此类状况,应给予
帮助。若遇受伤的动物,应尽心救治,待其恢复健康,然后放归
大自然!
34
、见人有忧,善为解慰
【释】凡见别人有忧心之事,应善巧方便,解开劝慰,令其释忧生
喜。
< br>
35
、不负托财物【释】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即
此意也。对于朋友亲族的托付,应严守
承诺,不可见财而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