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念孙《家谱家训:传承君子之风》阅读练习及答案
-
家谱家训:传承君子之风
钱念孙
君子文化浸润中国人的日常生
活,通过家谱、
家训等渠道,使传统伦理在家庭落地生根,化
为
家庭成员的做人信条和生活习惯。
每个家庭在世代繁衍和薪火
相传的同时,
都会或隐或显地积淀并形成某种价值观念和
<
/p>
德行
风尚,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家风。
p>
一般说来,家风既包括有文字及实物遗存的有形部分,
也包
括仅是口头和行为传授等无形部分。
有形部分多半呈现在如家训、
家规、家谱,以及各种祭
祖追宗仪式等方面;
无形部分则主要凸显在长者的行为举止、
言传身教,
以及由此形
成的家
庭生活习惯和家族气质风貌等方面。
< br>中华民族具有深刻的“家国同构”观念,
一方面,
家是国
的细胞,
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
面,国是家庭细胞赖以生存的
肌体,
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
正是这种水乳交融的<
/p>
家国同构理念,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家族的家训、家谱等,虽然具体内容互有差异并
各
具自己特色,
< br>但其中所宣扬的立身处世、
持家兴业的规则和教导等,
基
本都是建立在对
中华
文化主流价值
体系的集体认同之上。
君子文化作为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
< br>精髓
和标识,与历代著名家训、家谱秉持和崇尚的做人
理念及价值观念等高度契合。在一
定程度
< br>上毋宁说,众多家训、家谱所传达的励志勉学、入孝出悌、勤俭持家、精忠报国等
优良家风,就
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具体细化
,不仅堪称个人和家族成长兴
旺的座右铭与传家
宝,也是君子文化从庙堂走向民间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
<
/p>
强调君子人格对家族成员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各类家训、
家谱中星
罗棋布。
著名的
《颜氏家
训》开篇就呼
吁家族成员,要追随学习明达君子:
“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
乎?”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家谱记》也说:“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
之间乎?”归有光认为,
家族成员只有以君子为楷模,
< br>行仁义、
重孝道,
家族宗法才可确立,
< br>立宗法方可成世家,
成世家方可正风俗,
而正风俗,
p>
则将仁孝品德彰扬于世,
进而代代绵延,
形
成世
有君子、代有贤良的良性循环。
君子文化与家族文化融合,在家训、
家谱、
家风中扎根开花,不仅有助于崇德向善之风在家
族里世代相传,
还能够由家族推向村邑、
由村邑推向国家。
清代宰相张廷玉
作
《王氏族谱序》
说:“故君子之用心,必将使人知族人之咸本
于一气,则孝弟亲睦之意,油然自生。而婚姻
洽比之风,
因之可
以渐及由一家以推于一乡,
由一乡以推于天下。
”社会风俗之美
,正是通
过“由一家以推于一乡,由一乡以推于天下”的形式,逐步改善并蔚成风尚。<
/p>
以家训、家谱为主干的家族文化,与君子文化看似概念不同、<
/p>
内涵相异,但两者的思想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