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语文 专题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再现(含解析)
-
专题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
(
2018·
淄博中考
)
p>
阅读下面的文章
,
完成问题。
萤
(
节选
)
法布尔
①众所周知,萤火虫的身上带
着一盏灯。它会在自己的身上点燃这盏灯,在黑夜中照耀自己行进的路
程,这是它成名的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②雌萤那个发光的器官,长在它身体最后
三节。前两节的每一节下面都会发光,形成宽宽的节形。而
位于第三节的发光部位比前两
节要小得多,只有两个小小的点,发出的光亮可以从背面透射出来,因而在
这个小昆虫的
上下面都可以看得见光。
③雄萤则不一样,与雌萤相比,它只
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且只能在下面发光。
④我曾在
显微镜下,观察过这两条发光带:在萤的皮上,有一种白颜色的涂料,形成很细很细的粒形
物质——光就是发源于这里。在这些物质的附近,分布着一种非常奇特的器官,它们都有短干,上面还生
长着很多细枝,这些枝干散布在发光物体上面,有的还深入其中。
<
/p>
⑤我很清楚地知道,光亮产生于萤的呼吸器官。世界上有一些物质,当它和空气混合以后,
立即便会
发出亮光,有时甚至还会燃烧,产生火焰。此等物质,被人们称为“可燃物”。
而那种和空气相混合便能
发光或者产生火焰的现象,则通常被人们称作“氧化作用”。萤
能发光,便是这种氧化作用的一个很好的
例证。萤的灯就是氧化的结果,那种形如白色涂
料的物质,就是经过氧化作用后剩下的余物。氧化作用所
需要的空气
,
是由连接着萤的呼吸器官的细细的小管提供的
。
至于那种发光物质的性质
,
至今尚无人知晓。<
/p>
⑥萤还有一个本领,就是完全有能力调节它随身携带的亮光。也
就是说,它可以随意地将自己身上的
光放大一些,或者是调暗一些,或者是干脆熄灭它。
⑦那么,这个聪明的小动物,究竟是怎样行动才达到它调节自
身光亮的目的呢?经过观察我了解到,
如果萤身上的细管里面流入的空气量增加了,那么
它发出来的光亮度就会变得更强些;要是哪天不高兴
了,把气管里面的空气输送停止下来
,那光的亮度自然就会变得很微弱,甚至是熄灭了。
⑧每次当
我想要捕捉那些十分幼稚可爱的小动物的时候,它们总爱和我捉迷藏。就在刚才,我明明清
清楚楚地看见它在草丛里发光,并且飞旋着,但只要我的脚步稍微有一点儿不经意,发出一点儿声响,或
者是不小心触动了旁边的一些枝条,那个光亮立刻就会消失掉。
p>
⑨然而,雌萤的光带,即使受到极大的惊扰,也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比如,把一个雌萤放
在一个
铁笼子里,空气可以完全流通。然后,我们在铁笼子旁边放上一枪。面对这样暴烈
的声音,萤似乎什么也
没有听到,或是听到了,也置之不理,它的光亮依然如故。于是,
我又换一种方法试探,取一个树枝,再
把冷水洒到它们身上。但是,这种种方法都失败了
,各种刺激居然都不奏效,没有一盏灯会熄灭,顶多是
1 <
/p>
把光亮稍微停一下。然后,我又拿了我的一个烟斗,往铁笼子里吹进一阵烟去。这一吹,那
光亮停止的时
间长久了一些,还有一些竟然熄掉了,但即刻之间便又点着了。等到烟雾全
部散去,那光亮便又像刚才一
样明亮了。假如把它们放在手掌上,然后轻轻地一捏,只要
你捏得不是特别重,那么,它们的光亮并不会
减少很多。总之,到目前为止,我们根本就
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全体熄灭光亮。
1
.下面理解,符合原文内容和表达的一项是
( )
A
.雌萤和雄萤的发光器官一样,都长在身体的最后三节。
<
/p>
B
.萤的亮光是靠连着呼吸器官的细管里流入的空气量来调节的。
C
.写“萤总爱和我捉迷藏”是为了
说明萤调皮可爱的特点。
D
.外界的
干扰完全不影响雌萤的发光。
2
.阅
读第⑤段,提炼整合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
不超过
50
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下面的文段与本文对比,说说二者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萤火虫体长
0.8
厘米左右,腹部可见腹板
p>
6
~
7
节,末端有
发光器,可发出荧光。雄虫大多有翅,雌虫无
翅,身体比雄虫大,不能飞翔,但萤光比雄
虫亮。萤火虫靠体内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来发光,通过控制发
光器官内化学反应的开始与
结束,以使光产生或消失。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全文,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你所体会到的法布尔的科学精神。
<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
(
2016·
淄博中考
)
阅
读下面的文章
,
完成问题。
小
满
p>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
5
月
< br>20
日至
22
日之间,二十四节
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
5
月
日
时
分
。
.
.
p>
20
.
.
.
22
.
.
.
36
.
.
.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
2
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
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
成熟,所以叫“
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
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
花,亟须熏
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
< br>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 p>
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
粒未经过充
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大减弱。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
确
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
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
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
⑤此时,
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
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
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
/p>
,
齐整地栽插在地里
。
< br>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
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
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
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
,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
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
物生
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
最多,所以需要及时
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
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
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
,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
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
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1
< br>.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文章多次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
.科学性是说明性
文章的生命。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做简要分析。
(1)
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
5
日
时
分
。
.
月
.
20
.
.
.
< br>22
.
.
.
36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
从小满开始,全
国各地渐次
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