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写作第一单元 家乡的风俗

余年寄山水
585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22: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歌舞青春电影)




第一单元



家乡的风俗



【思维导图】


















开头:点明要介绍的民风民俗























































起源及故事



家乡的风俗







中间:多方面介绍民风民俗





具体活动













































美好寓意……


















结尾:总结全文,谈论感受,表达情感




【好词好句】



良辰吉日



新春佳节



重阳登高



吹吹打打



火树银花



顶礼膜拜




举杯欢庆



欢声雷动



接踵而至



人山人海



万人空巷



人头攒动



张灯结彩




流光溢彩




络绎不绝




载歌载舞




游人如织




万家灯火



普天同庆




锣鼓喧天




眼花缭乱




响彻云霄




盛况空前




光焰万丈





七月是举办那达慕的黄金季节


,


整个 绿色的海洋随着草原盛会的到来沸腾了。



< br>☆


江上,龙舟腾飞;岸边,欢声笑语;一阵阵鼓声催促着赛手们猛劲划桨,都希望 在


一年一度的



龙舟赛会



上拔头筹。





每逢春节


,


只要你稍 加留神


,


就可以看到


,


无论哪家的门窗、甚至屋内墙上


,


准贴着一张


张色彩鲜艳、粗犷质朴、形象逼真的剪纸。





一盆盆水像一朵朵闪闪的银花,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欢迎他 们来看一看傣家的风


俗。




深蓝的夜幕下,喝足苞谷酒的人们举着火把,纷纷拥向晒谷场,围着几堆篝火,跳


起欢快的摆手舞,开始了节日的狂欢。




【范文引导】



范文一:



特色春节



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金实验小学六


(2)





王雨惠



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与别处相比有自己的不同之处。





发财菜



大年初一,很多地方都是大鱼大肉,我们这就不同了。大年初一早上六点,村里


每个人必须到村里辈分最大的祖爷爷家的院子里吃素面条和


“发财菜”< /p>



所谓



发财菜



其实就是木耳,这还不能买,必须由村里人在枯枝断木上亲自 摘来。



据说很久以前,一个大年初一,村里来了一个乞丐。村 里人认为,大年初一把自


己的东西给了别人,


财气和好运就都给 别人了。


于是直到中午,


这个乞丐也没有讨到

< br>任何东西。


就在他失望地准备离开时,


一位家境贫寒的孕 妇大方地给了他一碗素木耳


面条。乞丐吃下素面感激地说:


“< /p>


你不嫌弃我是一个乞丐,把自己家的早饭给我吃,


相当于一年的财 运都给了我。


我要把好运还给你,


你肚子里的小孩长大以后必定 成状


元。



说完,乞丐一下子就不见了 。原来,乞丐是一个神仙。后来,这户人家慢慢地


富裕起来,小孩长大以后果真中了状元 。从此,为了求得来年好运,家家户户都会在


春节的前一天上山采



发财菜



,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 必须到村里辈分最高的祖爷爷


家里去吃素面,祈求神仙赐福。



祠堂聚



初一中午,每家每户都会准备 一大盘果点,里面装着糖果、花生豆子


……


由小孩


子端到祠堂门口的大桌上,


然后全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

开开心心举起杯子,


吃着果


子,


天 南海北地畅所欲言。


平常大部分劳动力在外面打工,


只有春节全 村男女老少才


聚在一起,


热热闹闹地品尝果点。


这是既是为了让祠堂里的祖先看到大家,


更重要的


是告 诉在座每一位: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是幸福,还是多么不如意,你永远是这


个村里的 一分子,这个村永远是你的家


……



七宝粥



初七早上,家家户户都会在七 点钟左右起床,煮上一锅“七宝粥”当早饭。什么


叫“七宝粥”呢


?


它主要是用大米、豆子、瘦肉、芋头、豆腐、芹菜叶和自己家里做

< br>的米果七种东西熬成。


而且


“七宝粥”

< br>必须在早上八点钟左右吃完。


你知道为什么吗


?


因为按我们这里的规矩:


从大年初一到初六,


家 家户户都不会出外做工,


再多的事情


都必须放下,等到大年初七 才会开工。在开工前,吃上几碗营养丰富的“七宝粥”



干活就 会特别有劲,一定能顺心顺意,事半功倍。



包汤圆



到了正月十五,


就像轮值日一样,


每年都会选择一户院子较大的人家,


摆上几桌


台子,叫上七八个人一起来包汤圆。汤圆是用雪白的糯米做成的,有绿豆馅儿 ,有豆




沙馅儿,一个个揉得滚圆滚 圆的。大家边包边煮,每一个碗里都有四到六颗汤圆。四


颗代表四季平安,


五颗代表五谷丰登,


六颗代表六六大顺。


吃汤圆时,


老人必须先吃,


等老人们吃完碗里的汤圆,

其他人才能动手。


吃了汤圆,


意味着大家都可以团团圆圆、


幸福美满。



家乡的春节真是别有特色。欢迎你亲自来感受一下。



我的家乡春节习!





范文二:



香气四溢早堂面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 新厂镇小学六(


1


)班




彭逸涵






指导教师


:


裴海艳



我的家乡在荆州,


这里风调雨顺,


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


勤劳睿 智的荆州人民


利用丰收的农产品制造出了大量的特色美食,其中就有回味无穷的荆州早堂 面。



正宗的荆州早堂面最受人追捧的当然是它的“面帽子”< /p>


。暗红的鸡丝、青绿的竹


笋、粉红的肉片、翠绿的葱花掺和在一起 ,颜色好看得很。



面帽子不仅好看,而且香气十足,但凡走过 路过的朋友都会被“勾引”过来,要


上一碗滴几许老陈醋,悠然地坐在八仙桌的条凳上, 美美地享受一番。



早堂面除“面帽子”外,用面也很是讲究。 早堂面选用的是上好的碱水面,师傅


们合理控制火候,


不仅把面 条煮得色泽鲜亮,


而且劲道十足,


光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


食欲大增。



光有“面帽子”和面是不行的 ,还有“三号主角”——骨头汤。面馆老板通常半


夜就开始忙活,


把清洗干净的鸡骨架、


猪杂骨放在清水里加上秘制的佐料一起小火慢

< br>熬。熬得骨髓尽出,汤浓如脂,直逼食客们的味蕾。



早 堂面记载着荆州的一段历史——早餐历史。这大概还得从


19


世 纪初期讲起。


码头的工人们将驳船上的货物搬运上岸,


繁重的体 力劳动之后必然爱吃油水厚重的食


物。在一八九几年的时候,就有一个面馆老板抓住了这 一特点,制作出了油水厚重、


味美汤鲜的面条。


每天凌晨,


码头工人们便在这里吃上一大碗,


然后舒舒服服地泡个


澡,再轻轻松松地休息。因此,这种面便有了它的学名——早堂面。



早堂面蕴含着家乡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独具特色的早堂面,我的喜爱!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