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第二课时 教案
-
(
五
)
年级
(
下
)
册
(
语文
)
学科备课表
备课时间
6.3
备课人
郑
琳
课
时
分
配
课
题
《
语文园
地七
》
第
2
课
时
课
型
新授
1
课时
上课时间
6.8
项目
内容
1.
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知识能力
2.
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
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4.
积累记背古诗《乡村四月》。
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
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重点
2.
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
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讲授法
▶
教学策略
1.
交流平台
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讨论交流作者是如何体现出景物的静态美和
动态美的。引导学生总
结出“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的结
论。
教学方法
2.
词句段运用
(
1
)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思考,感悟写出景物的动、静之
美的方
法。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
2
)通过对例句的朗读和感悟,体会出三段话
分别描写了怎样的
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3.
日积月累
1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并运用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乡
村四
月》。
课件
教具学
具准备
教学流程
教师和预设学生活动栏
修改栏
▶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欣赏,体验乡村美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去过乡村吧,你觉得乡村美吗?(美)
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组图片
,看看你有什么感受?(课件
出示不同的乡村美景图)
2.
欣赏了这几组乡村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学生畅
所欲言)
3.
教师小结:
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粉红的桃花、雪白
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还有那小桥流水人家,
真是令人陶
教学环节
醉!从古到今,
多少文人写下了描写乡村美景的不朽诗文,
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一篇名为《乡村四月》
的古诗。板书
诗的题目,齐读诗的题目。(板书:乡村四月)
4.
四月是什么季节?(农历四月是春末夏初的季节,正
是农忙季节)
5.
了解诗人。(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乡村美景的图
片,激发学生学习
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知诗人、解诗题,为学习古诗打下坚
实的基础。
板块二
初读古诗,感悟诗韵
2
1.
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诗句。(课件
出示《乡村四月》这首诗)
2.
听老师范读,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要读出怎样的节奏?
(学生自由讨论)
3.
全班交流汇报。(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乡村
四月》及节奏划分)
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
4.
教师小结:诵读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5.
回顾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 br>(知诗人、
解诗题、
读诗文、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6.
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诗
意?(查工具书、请
教老师和同学、借助文中的插图帮助理解)
7.
学生根据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理解古诗的诗意。
(学生独立学习)
8.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这首古诗的诗意。
(学生自由讨论)<
/p>
9.
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出古
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用
多种形式来朗读古诗,读出古
诗的节奏和韵味。让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运用学古
诗的方法自学古诗,理解古诗的诗意。
板块三
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
整体把握,感知古诗。
(
1
)
虽然反反复复读
了这么多遍古诗,
但好诗不厌百回
读。
请同学们把你看到的颜色,
听到的声音,
在诗中圈出来。
(学生边读边圈画)
(
2
)谁来说一说你圈了哪些词?(绿、白、子规声)
p>
(
3
)
你看到的是
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置身这样的环境
中你有什么感受?(乡村
的景色很美,村里的人很忙)(相
机板书:景美人忙)
2.
学习一、二句,感受“景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