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解析
-
唐诗三百首
李白
<
/p>
诗人档案:李白(
701
年—
762
年)
,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有“诗仙”之称。
1
、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疑:怀疑,以为。
举头:抬头。
【译文】
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
地上的月光,
宛如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
p>
不由
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2
、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
【译文】
群鸟高飞,
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
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3
、
p>
《古朗月行》
(节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
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4
、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秋浦:在今安徽池州市贵池
区西南。唐时是著名产铜、银的地方。
缘:因为。
秋霜:秋天的白霜,这里用来形容白发。
似
个:这个。
【译文】
我头上的白发长到三千丈!
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
对着明亮的镜子,
我的头发白得像
秋霜。我真不知道哪里弄来这模样!
5
、
《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注释】
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县南面。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
佯:假装
【译文】
若耶溪有一个采莲的女子,
看见客人来了便唱着歌儿回返。
唱着笑着进入了荷花丛里,
p>
还假
装害羞不肯出来。
< br>6
、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语:说话。恐:恐怕。惊:惊吓。
【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
/p>
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
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p>
在
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释】
罗袜:丝织品做的袜子。
【译文】
玉砌的台阶已经铺满了白露
,也已经很深,我一直伫立着,露水浸湿了我的袜子。
我只好回
到屋里。放下水晶帘子,独自隔着窗帘仰望玲珑的秋月。
7<
/p>
、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注释】
刬却:铲掉
平铺:平稳
醉杀:醉得厉害
【译文】
铲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
,
这样湘水就可以直接流入湖中。
这浩瀚的湖水就像那无尽的美
酒,使我们沉醉在洞庭湖的秋色里。
7
、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香炉: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
紫烟: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
前川:山前面的河水。
银河:天河。
九天:天空最高处。
【译文】
在阳光照射下香炉生起紫色
烟霞,遥望瀑布像白色绸带挂在山川间。
飞流直下的水像似有几千尺,使人怀疑那是银河泻落到人间。
《清平调》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注释】
想:联想起
槛:栏杆
群玉: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瑶台:西王母的宫殿。
【译文】
彩云就像是她的衣裳,鲜花
就像是她的姿容。
春风吹拂着栏杆,露水滋润着娇艳的花。
这样
的美人如果不是在仙山上见过,就一定曾相逢在月下仙子的住地。
《清平调》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注释】
飞燕:赵飞燕,汉代的美女。
【译文】
你如同那艳红的牡丹花,<
/p>
叶满清香,
你与君王无比欢爱。
传说的楚
王与神女在巫山相会,一
经和你比较,
真是大为逊色。
请问昔日汉宫之中谁能像你这样美艳?大概只有能作掌上舞的
赵飞燕吧。
8
、
《赠汪
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汪伦:桃花潭附近居民。
踏歌:边唱歌边用脚踏地作节拍。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
【译文】
李白乘上小船就要出发,<
/p>
忽然听见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
即使桃花潭水深达千尺,
也比不上
汪伦相送的情谊啊!
9
、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天门山:安徽省当涂县东梁山与对岸和县西梁山的合称。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