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与并提的区分
-
互文见义与并提分承
互文见义与并提分承是两
种特殊的表达形式,
是古典文学中重要的修辞
之一,须要予以注
意。
一、互文见义
互文见义简称互文。
凡言
'
互文
'
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
'
互文
'
。
(贾公彦《仪礼注疏》
)即把应当放到一起说的两个词,放到
两处说,而分别省去一个
词,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
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解释时要参互起来讲
。
从语
法角度,互文可分为短语(含成语)互文、单句互文、偶句互
文、
多句互文和重章互文
5
种形式,
其中
短语互文、
偶句互文比较常见。
1
.短语互文。
①山清水秀
→
山水清秀(明白是互文,就不会把
山清水秀
写成
山青水秀
)
②南征北战
→
南北征战
③手忙脚乱
→
手脚忙乱
④奇山异水
→
奇异山水
⑤去国怀乡
→
去怀国乡(去国去乡,怀国怀乡)
⑥朝歌夜弦(
《阿房宫赋》
)
→
朝夜歌弦(朝歌弦,夜弦歌:日日夜
夜唱歌弹琴)
⑦泉香而酒冽
→
泉香冽,酒冽香(泉水
和酒都很清香)
人仰马翻、南来北往、红男绿女、东拼西凑等都是互文。
2
.单句互文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
)
秦
、
汉
< br>互文,意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
)
<
/p>
烟
、
月
互文,意为:烟月既笼
寒水又笼沙。
< br>③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
)
< br>主人
、
客
互文,意为:主人客人下马,主人客人在船。
④水村山郭酒旗风
水
、
山
< br>互文,意为:水边山脚的村庄和城郭。
⑤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
《
促织》
)
官贪吏虐
→
官吏贪虐(当官的和差役们
都贪婪暴虐)
3
.偶句互文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p>
《木兰诗》
)
壮士
、
将军
互文,意为:
(一些)壮士、将军百战死,
(一些)
壮士、将军十年归。
②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意为:雄兔、雌兔脚扑朔、眼迷离。
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
p>
《捕蛇者说》
)
意为:叫嚣隳突乎东西南北。
④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p>
(
《孔雀东南飞》
)
意为: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通。
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
p>
、
往来
互文。
意为:
谈笑往来有
鸿儒,
谈笑往来无自丁
(和
我谈笺往来
的都是博学之士,没有无知识的人)
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p>
《木兰诗》
)
当窗
、
对镜
互文。意为:当窗对镜理云鬓,当窗对镜帖花黄。
⑦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宋
玉《登徒子好色赋》
)
惑
、
迷
< br>互文。意为:嫣然一笑,迷惑阳城,迷惑下蔡。
(她微微
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
⑧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
构。
(
《文心雕龙
·
< br>神思》
)
援牍
、
举笔
互文,
口诵
、
宿构
互文。意为:子建(曹植)
援牍举笔如宿构口诵,仲宣(王粲)援牍举笔如宿构口诵。
(曹植、王
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
)
<
/p>
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 br>)
喜
、
悲
互文,意为:不以外物的好坏而喜而悲,不
以自己的得
失而喜而悲。
有一年的高考,要求考生选出对
p>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理解正确的
一项,许多考生就因为没有掌握互文而不能正确解答。
4
.多句互文。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
p>
西市
南市
北市
互文,意为:
p>
(到)东西南北的集市上购
买骏马、鞍鞯、嚼子、缰绳和长鞭。
p>
②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三
p>
、
十四
、
十五
< br>
、
十六
互文,意为:
(兰芝)在十三到十
六岁
之间掌握了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等技能。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燕赵
p>
、
韩魏
、
齐楚
< br>
互文,意为:燕赵韩魏齐楚之收藏经营精
英,即燕、赵、
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玉珍宝,不能理解
为
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
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
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
。
5
.重章互文。
诗经
·
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
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
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
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
百亿兮?不狩不猎,胡
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
禾三
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檀树的木质很坚硬,古人用
以造车。
坎坎
是伐木声,
辐
是车轮
中的直木。
坎坎伐檀兮
……
坎坎伐辐兮
……
坎
坎伐轮兮
……
伐檀
、
伐辐
、
伐轮
互文,伐
檀就是为了做车辐,车轮。
二、并提分承
并提分承又叫
合叙
,即把两件或几件相关的事放在一起说,后面
再承接,既显得简洁明快,
又显得文气畅通。
p>
分叙则文繁
,
p>
合言之较
有变化,免于板滞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
)
。
(一)并提与分承顺序一致
分承部分的顺序与前面并提部分的顺序完全一致,
即并提的顺序是
AB
,分承的顺序也是
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