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巡山小妖精
686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04:0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木南日菜)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割肚牵肠



蜀后主刘禅建兴三年(公 元


225


年),蛮王孟获联合金环三洞兵马反叛,建

< p>
宁三郡也归附了孟获,永昌危急。



为了平息后 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


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急 。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


锦带山活捉了孟获。诸葛亮让战俘们吃 饱饭,然后全部释放,说:“你们的


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靠在门上等着你们呢;如果听 说战败了,一定会割肚


牵肠,眼中流血。你们都回去吧。”诸葛亮又问孟获:“你今天被 捉,心服


吗?”孟获说:“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计,怎么会服!你放我回去,让我整


“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河清海晏



天竺国下郡的白米四钱一 石,麻油八厘一斤,可是三位王子借孙悟空三人的


兵器去打造时却被人偷了。八戒说:“ 定是这伙铁匠偷的!快拿出来!略迟


了些儿,就都打死!”铁匠们说:“我们连日辛苦, 夜间睡着,到了天明起


来,就不见了。而且我们是凡人,怎么拿得动?希望爷爷饶命!” 国王说:


“这城里军民匠作,也很懂得法度,一定不敢欺心,希望神师再思。”行者


顿军马,来决一死战;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诸葛亮就把他放了。


道:“不用再思,也不须赖铁匠。我只问殿下:你这城池四面,可有什么山


林妖怪?”王子道:“城外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虎口洞。有人说洞

< br>内有仙,有人说有妖。我们不知到底是什么。”„„孙悟空三人经过苦战,


收降了 九头狮子精,夺回了兵器。



国王大开素宴答谢唐僧一行,又 将狮子肉分与百姓瞻仰。王子说:“感谢神


僧施展法力,扫荡了妖邪,除了后患,现在海 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河清海晏”指黄河水清了,大海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



(《西游记》第九十回)



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 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


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 ,危机四伏。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


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 );给林则徐写信,希


望禁绝鸦片。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由于得罪了 军机大臣


穆彰阿,龚自珍不得不弃官离京南行。


< p>
龚自珍南行路过镇江时,但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抬着玉皇、风


神、雷神在虔诚的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位道士马上恳请龚自


珍写篇祭文, 龚自珍挥笔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


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 才。”(大意:中华倚仗风雷般的变革才会有生


机,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我希望 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


规,赐给我们有用的人才。)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



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将 领,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是不爱读书。起初,


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当居要 职,要多读些书。”吕蒙说军务繁忙


没有时间,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精通经史而成为 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


是要你读点书,增长一点见识,开阔一些视野。你说军务繁忙,难 道比我还


忙吗?我常常抽时间读书,感到收获很大。”吕蒙于是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读


书。



不想去见他。有人劝他说:“吕将军 已经今非昔比了,应该去看看他。”于


后来鲁肃要到陆口,路过吕蒙的辖区时,鲁肃觉得 吕蒙是个大老粗,


是鲁肃来见吕蒙。大家喝酒喝得高兴时,吕蒙问鲁肃:“现在将军重任 在身,


吕蒙说:“现在吴蜀虽然结成了联盟,但关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准


备呢?”于是给鲁肃筹划了五条计策。



鲁 肃非常惊奇,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认识事物。



(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回天之力



.张玄素任景州录事参军 时,唐太宗召见他,询问他为政之道。张玄素说:


最终走向了灭亡!陛下要是能够谨慎选 择大臣,观察和考核他们的政绩而加


要与关羽为邻了,


要怎么防 备他呢?”


鲁肃说:


“还没想过,


到时 候再说吧。



吕蒙说:


“对于有志气的 人,


分别了数日后,


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 p>


“隋炀帝喜欢专断大小事务,不信任大臣,以一个人的智慧来决断天下的 事,


以赏罚,何必忧虑国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观察到隋末战乱不止,其实真


正想夺取天下的不过就那十几个人,为非作歹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保卫


自己的家乡,等待着归附有道的明主。很少有人了解百姓为什么作乱,只是


人君不会安 抚而已!”太宗就擢升他为侍御史。



贞观四年,唐太宗要重 修洛阳宫乾阳殿。张玄素说:“我曾经见过隋朝修宫


殿,在豫章(今南昌)伐木材,两千 人拉一根大木,铁做的车毂走不了几里


就坏了,需要几百人抬着备用的车毂跟着,一天走 不上三十里地。从前阿房


宫修成了,秦朝就灭亡了;章华宫修成了,楚国也衰败了;乾阳 殿完工了,


隋朝也解体了。现在我们国力不及隋朝,百姓刚刚遭受战乱──我恐怕陛下< /p>



魏征知道了,说:“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出自《新唐书?张玄素传》)



倚门倚闾



朝,母亲总要再三叮嘱他 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的倚在


门口等他回来。



公元前


284


年,燕国的军队很 快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仓惶出逃,这天


王孙贾没有在齐王身边,听说齐王出逃,急 忙前去追寻,没有找到齐王,只


得回家了。他母亲见了,问他:“燕兵来了,你为何不保 护齐王?”王孙贾


说:“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他母亲非常生气,说:“你每天回 来晚


的过错比隋炀帝还大。”太宗说:“你说我还不如隋炀帝了吗?”就停修了。


王孙贾


15


岁被召进王宫当齐王的侍臣。王孙 贾的母亲很爱王孙贾,每当他入


了,我都会倚在家门口等你。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 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倚门倚闾”比喻长辈对子女的盼望和爱护。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公元< /p>


550


年,北朝的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退位,建立了北 齐王


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有一年出现了日食,高洋担心自


己的皇位不保,问一个亲信:“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刘秀又能


把天下夺回去?”那亲信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没有把刘氏家


族斩尽杀绝 。”高洋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


直系皇族


700


多人全部杀光,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来,东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

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


姓高氏。 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


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


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背水一战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 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


204


年)十月,韩信率

< p>
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


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


那你还回家干 什么!”王孙贾听后,很惭愧,马上离家去打听齐王下落。



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


赵军谋士李 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


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 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


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 十里的地方扎


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


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


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


蔓 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 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


蜂拥而出,要生 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


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 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


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 ,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


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 ,赵王被俘。



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 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


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强大的秦国常 常欺负赵国。在代表赵国出使秦国中,蔺相如智勇


双全,把和氏璧安全带回赵国,在渑池 大会上又保全了赵国的荣誉,被拜为


动追赶我军,


你们火速冲进 赵军的营垒,


拔掉赵军的旗帜,


竖起汉军的红旗。



战后,有人问:


“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 这次我们背水而战,


上卿,地位跃居大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说:“我为赵国立了多少汗马功劳,才有今天。蔺相如凭着

< br>三寸不烂之舌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见到蔺相如,我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


看。” 为避免和廉颇见面,蔺相如就称病不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 坐车出门,远远的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过来,赶快退到小巷


子里,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蔺相如的门客们觉得蔺相如胆小怕事,请求离


去。蔺相如劝阻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 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门


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些。”蔺相如说:“对呀!秦 王我都不怕,我怎


么会怕廉将军呢?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文臣武将团 结一


心。如果我们两人不和,秦国就有机可乘了。”廉颇知道了,赤着膀子,背


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他说:“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窄。


哪儿知道您竟如此容忍我,请您处罚我吧。”



“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防微杜渐



.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 专权,窦宪兄弟把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朝政混乱


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 姓,人们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发生日食。司马丁鸿上书汉和 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代


表臣子的。日食现象象征君王的权力被臣子侵夺, 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


上,日蚀出现过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 因为臣子的


权力太大了!”“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告我们,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啊。< /p>


穿透岩石的水,开始时都是涓涓细流,参天的大树,也是由刚发芽的小树长


成的。人们常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



“防微杜渐”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



鹤归华表



.在苍凉古迈的关东大地 ,山峦无尽,岭岱莽莽。在这连绵的山岭中,有近


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的千山。千山 ,古称为千朵莲花山,又名千华山,


归来的传说而得名。


< /p>


据晋陶潜《搜神后记》中记载,汉朝时,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后


来,经过多年的苦修,丁令威得道成仙。千年后,他化成一只仙鹤飞回到辽


东, 落在城门前的华表柱上。有一少年,见此,就拉起弓弦想射他。丁令威


就飞到空中,徘徊 良久,不肯离去,并说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


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 学仙冢垒垒。’说完后,他冲天飞去。



后世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半途而废



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 怒哀乐时,心中平静淡然,叫做“中”,但喜怒哀


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 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有所节度,


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 的刀刃可以践踏,


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刚露头的时候防止它,这样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 了。”


也叫积翠山。千山第一高峰是仙人台,海拔


708



3


米,它以丁令威成仙化鹤


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


中 庸却不容易做到。”“专走极端,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或许


有人会记述他, 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


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 ,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


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 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


才能做得到。”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止,有始无终。



(出自《中庸》)



安身之地



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刘表 派刘备驻守新野。在新野,刘备诸葛亮巧用火攻,


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将夏侯??。刘备 担心曹操会来报复,诸葛亮说:“新


野是个小县,不能久居,最近听说刘表病在旦夕,可 乘此机会,夺取荆州作


为安身之地,也许可以抵抗曹操。”刘备说:“你说得很好,但是 我受刘表


的恩,怎能忍心呢?”诸葛亮说:“你今天不取,过后一定会后悔的!”刘


备说:“我宁可死,也不忍心作忘恩负义的事情。”



“安身之处”喻指建立事业的根基。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五里雾中



.张楷,字公超,是东汉 人,对道学很有研究,门徒常常上百人。每天造访


他的人车马盈门,填塞街巷,有人便在 他家附近开办旅舍饭馆赚钱,张楷只


好搬家。张楷很穷,以摆摊卖药维持生计。



永和年间,被推荐出任长陵(今咸阳市东)县令,张楷不就,搬到华 山峪隐


居,一时到华山峪求道者很多,致使华山峪成了集市,人们索性把华山峪叫


成公超谷。张楷能在五里范围内弥漫云雾,人们把学道叫“学雾”。元和三

年,皇帝召他,他又推脱了。张楷活了


70


岁。

< p>


“五里雾中”原指修道,现形容迷离恍惚、不知所从的状态。



(出自《后汉书?张楷传》)。



原宪桑枢



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他的 小屋是茅草搭的,门是蒿草编成的,门枢是桑树条。


柱着藜木拐杖开门迎接他。子贡问: “您生病了吗?”原宪说:“我听说,


没有财产叫贫困,学道而不能身体力行叫病,我是 贫困不是生病。”子贡听


了面有愧色。



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服。”



“原宪桑枢”喻指安贫乐道。



(出自《庄子?让王》和《耶稣传》)



文章憎命



子贡穿着雪白的衣服、驾 着高大的马车来拜访他。原宪戴着破裂开口的帽子、


耶酥对门徒们说:“我告诉你们,不 要为吃什么担忧,也不要为穿什么忧虑。


.唐宪宗元和初年,


3 0


岁的诗人贾岛抱着“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豪


被人称为 “举场十恶”。到后来,贾岛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田野里去摘野


菜充饥。



气,来到长安参加科举,然而时运不济,屡试不中,考到


60


岁了也没考上,


唐代诗人孟郊一生贫困潦倒。


41


岁入长安赶考落榜,心情非常沮丧,说自己

的心被刀割伤了。


43


岁再考又落榜了,晚上睡不着觉,要 起来感叹多次,连


梦都不能作完整。


46


岁时才考上,高兴的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


长安花”,可是由于不善交际, 四年后才得了个县尉的小官,


64


岁时贫病而

< br>死。



“文章憎命”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出自《天末怀李白》)



朝三暮四、



.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 下就是那么一回事,因此不会为了得到什么而特别追


求,做起事来总是心平气和。总是心 平气和去做事的人,会渐渐体察到这个


道理,体察到了,也就离道不远了。做而无求。< /p>



不知道这个道理而劳心费神的人,叫做‘朝三’。什么叫‘朝 三’呢?有一


个养猴子的人给猴子喂栗子吃,说:“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猴子都非常


生气。主人便说:“既然这样,那么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好了。”猴子们都


很高兴。实质没有什么差异,只是情绪发生了改变。




“朝三暮四”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表面假象蒙骗。 现指人说话、办


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出自《庄子?齐物论》)



圣人之勇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 国匡城,被人包围了好几圈,孔子的琴声和歌声一


孔子说:“仲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 想摆脱困境已经很久了,可还是不能


杜甫说“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说命运要磨练 磨练文章写得好的人。



所以圣人没有高兴和不高兴的,只是随 自然规律而行,我是我,事情是事情。


直没有停过。子路跑进去见孔子,说:“老师怎么 还有闲情弹琴唱歌呢?”


避免,这是天命啊。我想寻求通达已经很久了,结果还是不行 ,这是时运不


碰上了桀纣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得意的人,这也并不是人们的智慧低下,是


时势造成这样的。那在水里行走不怕蛟龙的,是渔夫的勇气;在陆地行走不


怕犀牛、老虎的,是猎人的勇气;雪白的刀子架在面前,把死亡看做和生存


没 有区别的,是壮士的勇气;知道穷困是命运,知道通达需要时机,面临大


灾难而不会畏惧 的,需要圣人的勇气。仲由啊,安静些吧!我的命运已经上


天已经安排好了。”



没有多久,带领士兵的将官进来了,抱歉的说:“我们以为您 是阳虎,所以


把您围了起来;现在我们知道您不是的,很对不起,我们在此向您道歉并撤


退士兵。”



(阳虎是鲁国贵族季氏 的家臣,曾经侵犯卫国匡城百姓,当地百姓痛恨他。


孔子面貌像阳虎,所以发生误会。)



(出自《庄子?秋水》)



闻所未闻



刘邦刚刚平定天下,汉人 尉他在南越自立为王。刘邦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尉


他傲慢的坐着接见陆贾。陆贾说:“秦 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纷纷而起,汉


当时强大无比。但是汉王只用五年时间就平定了中国 。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


的。现在大汉天子不愿百姓再受战争之苦,派遣我来授予你南越王 的金印。


捣毁你的祖坟,诛灭您的宗族,再派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自己就


济啊。碰上了尧舜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失意的人,这并不是人们的智慧高明;


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纷纷归顺他,


您 理应到郊外远迎,拜倒称臣,但是您却如此桀傲不驯。倘若让朝廷知道了,


会杀了您而投 降汉朝。”



尉他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通过交谈,尉 他说:“南越人当中没有一


个和我谈得来,等到你来到这里,使我每天都能听到了以前从 没有听到过的


事。”



“闻所未闻”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沐猴而冠



项羽说:“读书有什么用 ,只能记名姓而已。学剑也只能抵挡一个人,我要


学能抵挡万人的本事。”



后来项羽带兵攻入咸阳,杀了秦二世子婴,烧了秦朝的宫殿, 收拾了秦朝许


多宝贝财物就准备回去。有人劝他说:“关中这个地方很险要,土地肥饶,


可以建都称霸。”项羽见宫殿都烧毁了,又想著赶快还乡,说:“富贵了不


回家乡,就像穿著锦绣衣服在黑暗中行走一样,谁会知道呢!”劝说的人叹


道 :“人家说项羽像只戴著帽子的猕猴,徒有虚名,果然不错。”


“江东虽然小,也有方圆千里的地方,几十万人口,也可以称王啊。”项羽


.项羽小 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后来改学剑,也不肯用功,他的叔父很生气。


后来项羽在垓下打了 败仗,逃到乌江,乌江亭长有一只小船,劝他渡江,说:


说:“是老天要亡我,我为什么 要渡江呢!开始我和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来,



“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正的能力。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现在 无一生还,


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


让我称王,

< br>我又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


穿井得人



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建议再派些人去协助


. 鲁哀公问孔子说:


“听说舜的乐师夔只有一只脚,可信吗?”孔子说:

< br>“为


他,


舜说:


‘音乐之本,< /p>


贵在能和。


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


一个 就足够了。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 家,家里没有井,每天要有一个专人负责出外打水。后


来,他家凿了一口井,用不着再派 人出去打水了,告诉别人说:“我家开了


一口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消息,立即 把它传出去了,说:“丁家


开井,挖出了一个人。”很快,全国各地都在谈论着这件事。 终于传到了宋


国国君的耳朵里。国君派人到丁家去查问。丁氏说:“我是说省出一个打水


的人,家里多了一个劳力,不是说在井中挖出了一个人呀!”



“穿井得人”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风起云飞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 群雄并起。经过连年的征战,刘邦后来居上,战胜


了项羽,赢得了天下。可是没几天,淮 南王英布造反,军势极盛,刘邦不得


不亲自出征。在得胜回朝途中,刘邦顺路回了趟故乡 沛县,和昔日的朋友、


邻里叙旧畅饮了十几天。一次在热闹的酒席上,想起天下的安危, 刘邦伤感


的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所以说‘夔一 足’(夔一个人就够了),不是‘一足’(夔有一只脚)啊。”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风起云飞”喻天下大乱,有时也指触景伤情。



(出自《汉书?高帝纪》)



前程万里



.汉朝的贾逵家里很穷, 他姐姐每天都抱着


5


岁的贾逵隔着篱笆听邻居家的


生,你怎么会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且背诵起来不漏


一 句呢?”贾逵答道:“当年,你抱着我隔着篱笆旁听邻家读书,至今仍没


有忘记其中的任 何一句。”不到


20


岁就有许多人来跟着他学习。



唐朝的宰相崔铉从小就很聪明。一次他跟父亲去拜访名士韩?辍:??曛 缸


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韩?晁担骸罢飧龊

< p>
⒆涌梢运涤型蚶锴俺贪。?



“前程万里”比喻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出自《太平广记》)



开门揖盗



孩子们读书。

< p>
10


岁时,贾逵能背《六经》。姐姐问:“我们家从没有请过先

< p>
偶苌系挠ソ兴?歌咏。崔铉接过纸笔,很快就作了首诗:“天边心性架头身,


.三国时代,江东的孙策遭了暗算,重伤而死。他的弟弟孙权这时才


15


岁,


“现在天下大乱,豺狼满道,如果你只顾悲啼,不理国事„„这好比大开 着


朝服,登朝理事,视察军队,安定了军心、民心。



天天啼哭,无法处理朝政。大臣们劝说没用,都很着急。谋士张昭对孙权说:

< br>房门,拱着手把强盗请?


M


来,必将自取其祸。”孙权觉 得说的对,马上换了


吕布被曹操大军围在下邳城。谋士陈宫建议吕布屯兵于城外,自己领 兵守城,


以形成犄角之势,


只等曹操粮食用尽。


吕布回去收拾东西,


他的妻子说:


“你


一个人孤军远出,如果一旦有变,我可怎么办呀?”三天后陈宫来催,吕布


说: “我想还是死守城池为好。”陈宫又献计说:“听说曹军的粮草早晚将


“曹操诡计多端, 我们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后来城破,吕布被杀。



“开门揖 盗”的意思是开门请强盗?


M


来。比喻引?

M


坏人,招来祸患。



(出自《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和《三国演义》)



难能可贵



子路、子贡和冉有都是孔子的弟子。



内乱,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后,马上赶往京城救难。到了城外,遇到


卫国大夫高 柴由城内逃出,高柴劝子路不要进去,子路说:“我拿孔悝的俸


禄,就应该救孔悝的难。 ”进城后被杀。



至。请将军准备引精兵去断其粮道。”吕布 又被妻子劝住了,出来对陈宫说:


子路很勇敢。子路


63


岁时是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


子贡的言语绝世 无双。叔孙武叔说:“子贡比孔子贤能。”子贡知道后,说:


“拿围墙来做比喻吧,我的 墙齐肩高,站在墙外,就能看到我家里富丽堂皇;


进得去门的人太少了,叔孙先生这么说 ,也是可以理解的!”



“冉有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不可以 的?”季康子就请冉有辅佐自己。鲁哀


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有力排众议,帅 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


得了胜利。



宋代的苏东坡说:“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


孔子的墙几 丈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见雄伟壮观、多姿多彩的景象。


冉有有治国才能。鲁国 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冉有可以从政吗?”孔子说: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