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割肚牵肠
蜀后主刘禅建兴三年(公
元
225
年),蛮王孟获联合金环三洞兵马反叛,建
宁三郡也归附了孟获,永昌危急。
为了平息后
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
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急
。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
锦带山活捉了孟获。诸葛亮让战俘们吃
饱饭,然后全部释放,说:“你们的
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靠在门上等着你们呢;如果听
说战败了,一定会割肚
牵肠,眼中流血。你们都回去吧。”诸葛亮又问孟获:“你今天被
捉,心服
吗?”孟获说:“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计,怎么会服!你放我回去,让我整
p>
“割肚牵肠”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河清海晏
天竺国下郡的白米四钱一
石,麻油八厘一斤,可是三位王子借孙悟空三人的
兵器去打造时却被人偷了。八戒说:“
定是这伙铁匠偷的!快拿出来!略迟
了些儿,就都打死!”铁匠们说:“我们连日辛苦,
夜间睡着,到了天明起
来,就不见了。而且我们是凡人,怎么拿得动?希望爷爷饶命!”
国王说:
“这城里军民匠作,也很懂得法度,一定不敢欺心,希望神师再思。”行者
p>
顿军马,来决一死战;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诸葛亮就把他放了。
道:“不用再思,也不须赖铁匠。我只问殿下:你这城池四面,可有什么山
p>
林妖怪?”王子道:“城外北,有一座豹头山,山中有一虎口洞。有人说洞
< br>内有仙,有人说有妖。我们不知到底是什么。”„„孙悟空三人经过苦战,
收降了
九头狮子精,夺回了兵器。
国王大开素宴答谢唐僧一行,又
将狮子肉分与百姓瞻仰。王子说:“感谢神
僧施展法力,扫荡了妖邪,除了后患,现在海
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河清海晏”指黄河水清了,大海平静了,比喻天下太平。
(《西游记》第九十回)
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
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
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
,危机四伏。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
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
);给林则徐写信,希
望禁绝鸦片。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由于得罪了
军机大臣
穆彰阿,龚自珍不得不弃官离京南行。
龚自珍南行路过镇江时,但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抬着玉皇、风
神、雷神在虔诚的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位道士马上恳请龚自
珍写篇祭文,
龚自珍挥笔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
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
才。”(大意:中华倚仗风雷般的变革才会有生
机,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我希望
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
规,赐给我们有用的人才。)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
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将
领,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是不爱读书。起初,
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当居要
职,要多读些书。”吕蒙说军务繁忙
没有时间,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精通经史而成为
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
是要你读点书,增长一点见识,开阔一些视野。你说军务繁忙,难
道比我还
忙吗?我常常抽时间读书,感到收获很大。”吕蒙于是开始利用空余时间读
p>
书。
不想去见他。有人劝他说:“吕将军
已经今非昔比了,应该去看看他。”于
后来鲁肃要到陆口,路过吕蒙的辖区时,鲁肃觉得
吕蒙是个大老粗,
是鲁肃来见吕蒙。大家喝酒喝得高兴时,吕蒙问鲁肃:“现在将军重任
在身,
吕蒙说:“现在吴蜀虽然结成了联盟,但关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准
备呢?”于是给鲁肃筹划了五条计策。
鲁
肃非常惊奇,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认识事物。
(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回天之力
.张玄素任景州录事参军
时,唐太宗召见他,询问他为政之道。张玄素说:
最终走向了灭亡!陛下要是能够谨慎选
择大臣,观察和考核他们的政绩而加
要与关羽为邻了,
要怎么防
备他呢?”
鲁肃说:
“还没想过,
到时
候再说吧。
”
吕蒙说:
“对于有志气的
人,
分别了数日后,
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
“隋炀帝喜欢专断大小事务,不信任大臣,以一个人的智慧来决断天下的
事,
以赏罚,何必忧虑国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观察到隋末战乱不止,其实真
正想夺取天下的不过就那十几个人,为非作歹的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保卫
自己的家乡,等待着归附有道的明主。很少有人了解百姓为什么作乱,只是
人君不会安
抚而已!”太宗就擢升他为侍御史。
贞观四年,唐太宗要重
修洛阳宫乾阳殿。张玄素说:“我曾经见过隋朝修宫
殿,在豫章(今南昌)伐木材,两千
人拉一根大木,铁做的车毂走不了几里
就坏了,需要几百人抬着备用的车毂跟着,一天走
不上三十里地。从前阿房
宫修成了,秦朝就灭亡了;章华宫修成了,楚国也衰败了;乾阳
殿完工了,
隋朝也解体了。现在我们国力不及隋朝,百姓刚刚遭受战乱──我恐怕陛下<
/p>
魏征知道了,说:“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出自《新唐书?张玄素传》)
倚门倚闾
朝,母亲总要再三叮嘱他
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的倚在
门口等他回来。
公元前
284
年,燕国的军队很
快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仓惶出逃,这天
王孙贾没有在齐王身边,听说齐王出逃,急
忙前去追寻,没有找到齐王,只
得回家了。他母亲见了,问他:“燕兵来了,你为何不保
护齐王?”王孙贾
说:“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他母亲非常生气,说:“你每天回
来晚
的过错比隋炀帝还大。”太宗说:“你说我还不如隋炀帝了吗?”就停修了。
王孙贾
15
岁被召进王宫当齐王的侍臣。王孙
贾的母亲很爱王孙贾,每当他入
了,我都会倚在家门口等你。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
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倚门倚闾”比喻长辈对子女的盼望和爱护。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公元<
/p>
550
年,北朝的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退位,建立了北
齐王
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有一年出现了日食,高洋担心自
己的皇位不保,问一个亲信:“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刘秀又能
把天下夺回去?”那亲信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没有把刘氏家
族斩尽杀绝
。”高洋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
直系皇族
700
多人全部杀光,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来,东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
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
姓高氏。
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
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
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背水一战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
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
204
年)十月,韩信率
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
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
那你还回家干
什么!”王孙贾听后,很惭愧,马上离家去打听齐王下落。
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
赵军谋士李
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
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
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
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
十里的地方扎
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
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
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
蔓
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
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
蜂拥而出,要生
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
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
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
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
,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
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
,赵王被俘。
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
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
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强大的秦国常
常欺负赵国。在代表赵国出使秦国中,蔺相如智勇
双全,把和氏璧安全带回赵国,在渑池
大会上又保全了赵国的荣誉,被拜为
动追赶我军,
你们火速冲进
赵军的营垒,
拔掉赵军的旗帜,
竖起汉军的红旗。
”
战后,有人问:
“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
这次我们背水而战,
上卿,地位跃居大将军廉颇之上。
p>
廉颇很不服气,说:“我为赵国立了多少汗马功劳,才有今天。蔺相如凭着
< br>三寸不烂之舌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见到蔺相如,我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
看。”
为避免和廉颇见面,蔺相如就称病不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
坐车出门,远远的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过来,赶快退到小巷
子里,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蔺相如的门客们觉得蔺相如胆小怕事,请求离
去。蔺相如劝阻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
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门
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些。”蔺相如说:“对呀!秦
王我都不怕,我怎
么会怕廉将军呢?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文臣武将团
结一
心。如果我们两人不和,秦国就有机可乘了。”廉颇知道了,赤着膀子,背
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他说:“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窄。
哪儿知道您竟如此容忍我,请您处罚我吧。”
“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防微杜渐
.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
专权,窦宪兄弟把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朝政混乱
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
姓,人们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发生日食。司马丁鸿上书汉和
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代
表臣子的。日食现象象征君王的权力被臣子侵夺,
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
上,日蚀出现过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
因为臣子的
权力太大了!”“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告我们,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啊。<
/p>
穿透岩石的水,开始时都是涓涓细流,参天的大树,也是由刚发芽的小树长
成的。人们常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
“防微杜渐”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
鹤归华表
.在苍凉古迈的关东大地
,山峦无尽,岭岱莽莽。在这连绵的山岭中,有近
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的千山。千山
,古称为千朵莲花山,又名千华山,
归来的传说而得名。
<
/p>
据晋陶潜《搜神后记》中记载,汉朝时,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后
来,经过多年的苦修,丁令威得道成仙。千年后,他化成一只仙鹤飞回到辽
东,
落在城门前的华表柱上。有一少年,见此,就拉起弓弦想射他。丁令威
就飞到空中,徘徊
良久,不肯离去,并说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
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
学仙冢垒垒。’说完后,他冲天飞去。
后世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半途而废
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
怒哀乐时,心中平静淡然,叫做“中”,但喜怒哀
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
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有所节度,
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
的刀刃可以践踏,
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刚露头的时候防止它,这样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
了。”
也叫积翠山。千山第一高峰是仙人台,海拔
708
.
3
米,它以丁令威成仙化鹤
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
中
庸却不容易做到。”“专走极端,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或许
有人会记述他,
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
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
,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
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
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
才能做得到。”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止,有始无终。
(出自《中庸》)
安身之地
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刘表
派刘备驻守新野。在新野,刘备诸葛亮巧用火攻,
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将夏侯??。刘备
担心曹操会来报复,诸葛亮说:“新
野是个小县,不能久居,最近听说刘表病在旦夕,可
乘此机会,夺取荆州作
为安身之地,也许可以抵抗曹操。”刘备说:“你说得很好,但是
我受刘表
的恩,怎能忍心呢?”诸葛亮说:“你今天不取,过后一定会后悔的!”刘
p>
备说:“我宁可死,也不忍心作忘恩负义的事情。”
“安身之处”喻指建立事业的根基。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五里雾中
.张楷,字公超,是东汉
人,对道学很有研究,门徒常常上百人。每天造访
他的人车马盈门,填塞街巷,有人便在
他家附近开办旅舍饭馆赚钱,张楷只
好搬家。张楷很穷,以摆摊卖药维持生计。
永和年间,被推荐出任长陵(今咸阳市东)县令,张楷不就,搬到华
山峪隐
居,一时到华山峪求道者很多,致使华山峪成了集市,人们索性把华山峪叫
成公超谷。张楷能在五里范围内弥漫云雾,人们把学道叫“学雾”。元和三
年,皇帝召他,他又推脱了。张楷活了
70
岁。
“五里雾中”原指修道,现形容迷离恍惚、不知所从的状态。
(出自《后汉书?张楷传》)。
原宪桑枢
原宪是孔子的弟子。他的
小屋是茅草搭的,门是蒿草编成的,门枢是桑树条。
柱着藜木拐杖开门迎接他。子贡问:
“您生病了吗?”原宪说:“我听说,
没有财产叫贫困,学道而不能身体力行叫病,我是
贫困不是生病。”子贡听
了面有愧色。
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服。”
“原宪桑枢”喻指安贫乐道。
(出自《庄子?让王》和《耶稣传》)
文章憎命
子贡穿着雪白的衣服、驾
着高大的马车来拜访他。原宪戴着破裂开口的帽子、
耶酥对门徒们说:“我告诉你们,不
要为吃什么担忧,也不要为穿什么忧虑。
.唐宪宗元和初年,
3
0
岁的诗人贾岛抱着“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豪
被人称为
“举场十恶”。到后来,贾岛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田野里去摘野
菜充饥。
气,来到长安参加科举,然而时运不济,屡试不中,考到
60
岁了也没考上,
唐代诗人孟郊一生贫困潦倒。
p>
41
岁入长安赶考落榜,心情非常沮丧,说自己
的心被刀割伤了。
43
岁再考又落榜了,晚上睡不着觉,要
起来感叹多次,连
梦都不能作完整。
46
岁时才考上,高兴的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
长安花”,可是由于不善交际,
四年后才得了个县尉的小官,
64
岁时贫病而
< br>死。
“文章憎命”形容有才能的人遭遇不好。
(出自《天末怀李白》)
朝三暮四、
.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天
下就是那么一回事,因此不会为了得到什么而特别追
求,做起事来总是心平气和。总是心
平气和去做事的人,会渐渐体察到这个
道理,体察到了,也就离道不远了。做而无求。<
/p>
不知道这个道理而劳心费神的人,叫做‘朝三’。什么叫‘朝
三’呢?有一
个养猴子的人给猴子喂栗子吃,说:“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猴子都非常
生气。主人便说:“既然这样,那么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好了。”猴子们都
很高兴。实质没有什么差异,只是情绪发生了改变。
“朝三暮四”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表面假象蒙骗。
现指人说话、办
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出自《庄子?齐物论》)
圣人之勇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
国匡城,被人包围了好几圈,孔子的琴声和歌声一
孔子说:“仲由,让我来告诉你吧!我
想摆脱困境已经很久了,可还是不能
杜甫说“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说命运要磨练
磨练文章写得好的人。
所以圣人没有高兴和不高兴的,只是随
自然规律而行,我是我,事情是事情。
直没有停过。子路跑进去见孔子,说:“老师怎么
还有闲情弹琴唱歌呢?”
避免,这是天命啊。我想寻求通达已经很久了,结果还是不行
,这是时运不
碰上了桀纣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得意的人,这也并不是人们的智慧低下,是
时势造成这样的。那在水里行走不怕蛟龙的,是渔夫的勇气;在陆地行走不
怕犀牛、老虎的,是猎人的勇气;雪白的刀子架在面前,把死亡看做和生存
没
有区别的,是壮士的勇气;知道穷困是命运,知道通达需要时机,面临大
灾难而不会畏惧
的,需要圣人的勇气。仲由啊,安静些吧!我的命运已经上
天已经安排好了。”
没有多久,带领士兵的将官进来了,抱歉的说:“我们以为您
是阳虎,所以
把您围了起来;现在我们知道您不是的,很对不起,我们在此向您道歉并撤
退士兵。”
(阳虎是鲁国贵族季氏
的家臣,曾经侵犯卫国匡城百姓,当地百姓痛恨他。
孔子面貌像阳虎,所以发生误会。)
(出自《庄子?秋水》)
闻所未闻
刘邦刚刚平定天下,汉人
尉他在南越自立为王。刘邦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尉
他傲慢的坐着接见陆贾。陆贾说:“秦
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纷纷而起,汉
当时强大无比。但是汉王只用五年时间就平定了中国
。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
的。现在大汉天子不愿百姓再受战争之苦,派遣我来授予你南越王
的金印。
捣毁你的祖坟,诛灭您的宗族,再派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自己就
p>
济啊。碰上了尧舜那个时代,天下没有失意的人,这并不是人们的智慧高明;
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纷纷归顺他,
您
理应到郊外远迎,拜倒称臣,但是您却如此桀傲不驯。倘若让朝廷知道了,
会杀了您而投
降汉朝。”
尉他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通过交谈,尉
他说:“南越人当中没有一
个和我谈得来,等到你来到这里,使我每天都能听到了以前从
没有听到过的
事。”
“闻所未闻”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沐猴而冠
项羽说:“读书有什么用
,只能记名姓而已。学剑也只能抵挡一个人,我要
学能抵挡万人的本事。”
后来项羽带兵攻入咸阳,杀了秦二世子婴,烧了秦朝的宫殿,
收拾了秦朝许
多宝贝财物就准备回去。有人劝他说:“关中这个地方很险要,土地肥饶,
可以建都称霸。”项羽见宫殿都烧毁了,又想著赶快还乡,说:“富贵了不
回家乡,就像穿著锦绣衣服在黑暗中行走一样,谁会知道呢!”劝说的人叹
道
:“人家说项羽像只戴著帽子的猕猴,徒有虚名,果然不错。”
“江东虽然小,也有方圆千里的地方,几十万人口,也可以称王啊。”项羽
.项羽小
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后来改学剑,也不肯用功,他的叔父很生气。
后来项羽在垓下打了
败仗,逃到乌江,乌江亭长有一只小船,劝他渡江,说:
说:“是老天要亡我,我为什么
要渡江呢!开始我和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而来,
“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没有真正的能力。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现在
无一生还,
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
让我称王,
< br>我又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
穿井得人
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有人建议再派些人去协助
.
鲁哀公问孔子说:
“听说舜的乐师夔只有一只脚,可信吗?”孔子说:
< br>“为
他,
舜说:
‘音乐之本,<
/p>
贵在能和。
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
一个
就足够了。
’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
家,家里没有井,每天要有一个专人负责出外打水。后
来,他家凿了一口井,用不着再派
人出去打水了,告诉别人说:“我家开了
一口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消息,立即
把它传出去了,说:“丁家
开井,挖出了一个人。”很快,全国各地都在谈论着这件事。
终于传到了宋
国国君的耳朵里。国君派人到丁家去查问。丁氏说:“我是说省出一个打水
的人,家里多了一个劳力,不是说在井中挖出了一个人呀!”
“穿井得人”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出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风起云飞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
群雄并起。经过连年的征战,刘邦后来居上,战胜
了项羽,赢得了天下。可是没几天,淮
南王英布造反,军势极盛,刘邦不得
不亲自出征。在得胜回朝途中,刘邦顺路回了趟故乡
沛县,和昔日的朋友、
邻里叙旧畅饮了十几天。一次在热闹的酒席上,想起天下的安危,
刘邦伤感
的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所以说‘夔一
足’(夔一个人就够了),不是‘一足’(夔有一只脚)啊。”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p>
“风起云飞”喻天下大乱,有时也指触景伤情。
(出自《汉书?高帝纪》)
前程万里
.汉朝的贾逵家里很穷,
他姐姐每天都抱着
5
岁的贾逵隔着篱笆听邻居家的
生,你怎么会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且背诵起来不漏
一
句呢?”贾逵答道:“当年,你抱着我隔着篱笆旁听邻家读书,至今仍没
有忘记其中的任
何一句。”不到
20
岁就有许多人来跟着他学习。
唐朝的宰相崔铉从小就很聪明。一次他跟父亲去拜访名士韩?辍:??曛
缸
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韩?晁担骸罢飧龊
⒆涌梢运涤型蚶锴俺贪。?
“前程万里”比喻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出自《太平广记》)
开门揖盗
孩子们读书。
10
岁时,贾逵能背《六经》。姐姐问:“我们家从没有请过先
偶苌系挠ソ兴?歌咏。崔铉接过纸笔,很快就作了首诗:“天边心性架头身,
.三国时代,江东的孙策遭了暗算,重伤而死。他的弟弟孙权这时才
15
岁,
“现在天下大乱,豺狼满道,如果你只顾悲啼,不理国事„„这好比大开
着
朝服,登朝理事,视察军队,安定了军心、民心。
天天啼哭,无法处理朝政。大臣们劝说没用,都很着急。谋士张昭对孙权说:
< br>房门,拱着手把强盗请?
M
来,必将自取其祸。”孙权觉
得说的对,马上换了
吕布被曹操大军围在下邳城。谋士陈宫建议吕布屯兵于城外,自己领
兵守城,
以形成犄角之势,
只等曹操粮食用尽。
吕布回去收拾东西,
他的妻子说:
“你
一个人孤军远出,如果一旦有变,我可怎么办呀?”三天后陈宫来催,吕布
说:
“我想还是死守城池为好。”陈宫又献计说:“听说曹军的粮草早晚将
“曹操诡计多端,
我们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后来城破,吕布被杀。
“开门揖
盗”的意思是开门请强盗?
M
来。比喻引?
M
坏人,招来祸患。
(出自《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和《三国演义》)
难能可贵
子路、子贡和冉有都是孔子的弟子。
内乱,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后,马上赶往京城救难。到了城外,遇到
卫国大夫高
柴由城内逃出,高柴劝子路不要进去,子路说:“我拿孔悝的俸
禄,就应该救孔悝的难。
”进城后被杀。
至。请将军准备引精兵去断其粮道。”吕布
又被妻子劝住了,出来对陈宫说:
子路很勇敢。子路
63
岁时是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
子贡的言语绝世
无双。叔孙武叔说:“子贡比孔子贤能。”子贡知道后,说:
“拿围墙来做比喻吧,我的
墙齐肩高,站在墙外,就能看到我家里富丽堂皇;
进得去门的人太少了,叔孙先生这么说
,也是可以理解的!”
“冉有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不可以
的?”季康子就请冉有辅佐自己。鲁哀
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有力排众议,帅
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
得了胜利。
宋代的苏东坡说:“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
孔子的墙几
丈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见雄伟壮观、多姿多彩的景象。
冉有有治国才能。鲁国
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冉有可以从政吗?”孔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