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
《江南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学习古诗《江南春》,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
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
表
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角度观
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透过诗中
描写的景物,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
p>
来。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
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一开始就
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
“千里”是对
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
到处是莺啼,
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
这种有声
有色、
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
次句
“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
特的地形风貌,
临水有村庄,<
/p>
依山有城郭,
在春天的和风中,
酒旗在轻
轻地招展。
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
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
少楼台烟雨
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
来
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
隐若现,
似有似无,
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
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
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
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
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
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
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
可谓“尺幅千里”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创设氛围。
1.
回顾关于江南的诗句。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人人尽说江南好,江南只合游人老。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填的诗句里都含有一个什么字?(春)
是啊,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再学一首
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2.
板书课题:江南春,齐读。
p>
3.
同学们,
看了课题,你觉得这首诗写的
是什么?(顾名思义写的是江南春
天的美景。)
二、揭示课题
初读感知
1.
今天,我们随杜牧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 1 -
2.
< br>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尝试把字音和句断,读正确。
<
/p>
3.
自由朗读,指名朗读,相机正音,要求读准字音,有错的地方
可正音,尤其是
一些后鼻音。
4.<
/p>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代,很多诗的出现,不仅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而
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们可以用来谱成曲,
吟唱出来的。
因此诗歌往往读得
很有节奏的,大家再来试试。
在读准
字音的基础上,
试着把诗歌的节奏韵律读出
来。
三、精读体会
明诗悟情
过渡: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
宝,描情画景,字字千斤,意味深远,下面请同学
们在仔细去读读诗歌的第一二句,
p>
去看看作者在这里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
景图,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边读边在书上做圈画,
看看你都读
懂了吗?(交流)
(一)
第一行
(
1
)“莺啼”是表示听到了黄莺在啼叫。
那声音听起来如何?播放音频,感受(清脆,婉转,悦耳,美妙
……
< br>)果然
是一个银铃声声,你还知道哪些含有鸟的诗句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这叫声鸣唱的是什么?是春天,是美好,怎么不叫人喜爱呢?谁来读读
(
2
)
在这一
句中,
你还看到了什么?
(绿树红花)
在哪里?哪里告诉你的?
(绿
映红)哦,(出示图片)你想到了
什么成语来形容?(春意盎然,春光明媚,春
暖花开
……
)使这绿树掩映在岂止是红花啊,那简直就是
--
(美丽的江南,美丽
的春天
……
)
(
3
)
p>
谁再来读这句,
把属于江南春天最美的颜色,
最美的声音用你的朗读读出
来。
(二)第二行
千里江南,
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这番生机勃勃的春景,
还有人们临水而居的那份
惬意,你读出来了吗?你还看到了什么
?
(
指名说
)
(
1
)
(
村庄
)
这是怎样的村庄
?(
被绿水环绕的村
庄
)
嗯
,
那是
”小桥流水人家”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还有
呢
?(
山郭
)
什么是山郭
? (
靠山的城墙
)
依山而建的城墙啊
,
爬满青苔
,
撒遍岁月
,
可是在这
春意闹人的季节里,看起来却那样的令人
-
-
神往、喜欢。
你还看到了什么
? (
酒旗在随风翻飞
)
见到过酒旗么
?
< br>小结:你看
,
到处莺歌燕舞
,<
/p>
到处绿树红花
;
那傍水的村庄
,
那依山的城郭
,
尤其是
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这千里江南之中。
看着这样的春景,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后来有人说可以把
“千里”改成“十里”,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p>
四、知人论世,理解诗意,感悟情美
过渡:那么是不是整首诗歌都是这样的感情呢
?
1.
(
出示第三、
四句诗句
)
他的诗中还会有些什么样的情感呢
?
我们继续往下读。
2.
你看到了什么
?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它们怎么样
p>
?
”
寺”就是
--
寺庙,
在作者的眼中
,
江南除了那些秀丽的山山水
水之外
,
< br>还有这些规模宏大的寺庙
,
那么为什么不说是”江南四百
八十寺”呢
?
让
我们来了解一段历史。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