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的初步认识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负数》
一、教材分析
1.
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
的
意义。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
2.
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
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负数这部分内容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重要基础。小学生对负数概念比较抽象难以
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
.
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
2
.
p>
要通过实际感知,动脑感悟,小组讨论理解,逐步培养数感,促进认识和理解。
3
.
教学中应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
种相反的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负数的认识过程,
体验观察比较及归纳总结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突破方法:创设情景
,合作探究。
难点:用正、负数描
述生活中的现象。突破方法:列举、比较、分析。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负数的认识(一)
像
+4
、
19
、
+8844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
像
-4
、
-11
、
-7
、
-155
这样的
数都是负数。
<
/p>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
,负数都小于
0.
七、教学反思
课前布置学生自行去了解和收集有关温度的信息和认识温度计
。
上课时,
出示三个城市的
温度让学生
记录并读一读,
这样出现了不同的记录方式,
通过比较从而得出
用负数记录的简
便性。通过这样教学,我觉得学生变得主动起来。
《认识负数》一课的教学,应以
“
情景感知
< br>---
探究理解
---
生活应用
---
回顾激励
”
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经历、
感受生活中的负数,能够促进
学生对负数建立整体而系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