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数教案设计
-
正负数(一)教案设计
六年级
徐孔芳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体验正负可以相互抵消,感知正负
间的相差
关系,会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
、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借助数轴,初步完善对数的认识,在数学学习活
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课
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数轴、表格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在“颠步子”中
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
一、在情境中体验正负相互抵消的思想,并尝试应用
(一)体验
1
、提取旧知,导入:
师:
我们已学过正负数,
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可以用正
负数来表示呢?
(生自由说。
)
是的,
正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今天,
< br>我们将继续这个话题的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取
旧知,能激起学生原有的旧知与体验。)
2
、创设情境,体验相抵:
①师:淘气、笑笑和小兰在呀呀学语、蹒跚学步时,参加一次宝宝颠步比赛!我
< br>们一起去现场看看!首先是淘气出场了,他怎么样?(往前颠了一步,再往后颠
了
一步)
轮到笑笑,
她怎么样呢?
(笑笑
往前颠了两步,
再往后颠一步)
小兰呢?
(小兰向后颠两步,再向前颠一步。)
②请你用正负数记录
他们的比赛情况?写在表格里!
并思考表格的问题:
假设他
p>
们颠的每一步是相等的,请问与原来的位置相比,他们各前进或后退了几步!
(独立填写,师巡视。)
③汇报交流:
生边说师边填写,
p>
相机提问:
为何记为
0
、
+1
、
-1
,
从而在情境中体验正负相抵。
前进
(步)
后退
(步)
假设每步颠的长度是相等的,
与原来的位置相比,
他(她)前进
或后退了几步?
-1
-1
-2
0
+1
-1
淘气
笑笑
小兰
+1
+2
+1
(设计意图:
在解读主情境的基础上,
“宝宝颠步子”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
< br>积极性,
而且有利于体验相抵。
在由浅入深的交流中,<
/p>
知道正数的计数单位是
+1
,
负数的计数单位是
-1
,并初步感知正负怎样相抵
。)
(二)尝试运用正负相抵解决问题——试一试
1
1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的解决也用到相互抵消。我们一起去看
看
课本
74
页试一试第
1
题(相机认识净含量、并读懂表格的意思)
2
、思考:第
1
袋味
精与第
2
袋味精的总质量是(),第
3
袋和第
4
袋的总质量
< br>是(
)。
5
< br>袋味精的总质量是(
)
①思考后写在课本上,师巡视:<
/p>
(关注不同层次的想法,并记住他们的名字。以
便思维层次由浅入
深提取。)
②汇报:
A
、第
1
袋味精与第
2
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
可能:
100-2=98
,
1
00+2=102
,
98+102=200
或
100-2+100+2=200
(在交流中,自我优化方法。)
B<
/p>
、第
3
袋与第
4
袋的总质量?
可能:
100-5=95
,
100+3=103
,
95+103=198
或
200-5+3=200-2=198
C
、
< br>5
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
可能:
200+198+96=494
或:
-2
和
2
抵消为
0
,
-5
和
3
抵消后是
-2
,
-2
和
-4
和起来是
-6
,
所以
500-6=494
或:第二、三、四袋的同时抵消,第一袋和第五袋
合起来少了
6
千克,所以
500-6=
494
。
(再次感悟正负抵消的优越性。)
3
、小结:哦,也可以这样正负抵消呀!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谁也是这样想
的?只要善于观察与思考,就能有奇思妙想!
(设计意图:
在前面充分体验正负相抵后,
尝试用正负相抵的方法的解决问题,
在一次次的交流与汇报中,不断自我优化方法,
体会正负相抵的必要性。)
二、回到“颠步子”情境,体验正负相差,并尝试解决问题
(一)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