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正数和负数说课稿
-
正数和负数》
说课
稿
今天我讲的课是
《正数和负数》
,
p>
关于
学生
以前所学数的知识前面的李娜老师
已经作了很好
的梳理,我现在只就本节课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
说课
。
一、
我对课标要求的理解
《
数学
课程标准》
安排在小学的第二学段初步认识负数
,
这是小学阶段
数学教学
新增加的内<
/p>
容。
很久以来,
负数的
< br>教学
一直安排在中学教学的起始阶段,
现在考虑到负数在
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
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
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
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生活基础。
因此
p>
《标
准》
将这一内容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
认识负数,
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
他
们以往认识的整数、
分数和小数都是算术范围内的
数,
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
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
数,
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这样,
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
衔接,
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
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目标是:
在熟悉的
生活情境中,
了解负数的意义,
会用负数表示
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根据这一目标,
北京
< br>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
教材
四年级第八册出现了这崭新的
一课《正数和负数》。从《课标》
中可以发现,
本课的学习,<
/p>
意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感受学习的内容<
/p>
就在我们的身边,
拓展对数概念的认识。
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
知识层次比较浅。
我认
为,
如何充分地展现负数的产生以及负数的魅力,
激
起学生学习负数的兴趣,
是
教师
在设计
本课时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
研读
教
材
的结果
1
、以前认识的数
教材在
1
、
2
册安排完成对
10
以内、
20
以内和百以内数的认识以后在第
4
册安排了万
以内数的认识;在第二学段四年级
上册完成多位数的认识,至此,完成了对正整数的认识。
在第
6
册和第
8
册教材中分两次安排了分数与
小数的初步认识。。
2
、以后将要认识的数
以后逐步又在第
8
册和第
1
0
册分别又对小数和分数进一步认识,
在
11
册一次完成对百分
数的认识。
3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以上的这些数在第二学段即四年级第二学期第
8
册中
出现了负数的认识,负数在数轴上显
示都是
“0”
左边的数,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
的数拓展的有理数,这是小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开始。
4
p>
、下面就是单元教材分析和课时教材分析以及在分析基础上的有效整合。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
或某种量的增
大和减小,
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
态为标准,
< br>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
要确切地表示这种具有相反方向的量,
仅仅
运用原有数
(自然数和分数)
就不够了,
还必须把这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来,
于是产
生了正数和负数。
数从表示数量的多少到不但表示数
量的多少,
还表示相反方向的量,
是数
的发展的一个飞跃,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有理数中学习,本课教材所处位置,
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
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
相反
数、
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
基础。
京版教材这部分内容呈现的顺序及方式是:
利用主题图引入负数
、
利用温度统计图加深对负
数的认识、
通过温度计上不同刻度的位置顺序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利用海拔知识的介绍
进一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具有相反关系的量,
通过知识窗的介绍让学生负
数的发展历史,
培
养民族自豪感。通过负数的认识,使学生明白
“
数
”
不仅包
括正的,还有负的,从而使学生对
数的概念形成一个完善、
系统
的知识结构,
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基于这样的学习<
/p>
起点,本节课必须在学生认知冲突产生矛盾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
“
负数
”
产生的必要性,并通
过熟悉的生活情境体会负数的意义,
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则是体会正、
负数
的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正数和负数的基础上,
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通过
描述性定义认识正数、负数和
“0
”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关键就是通过学生已有知识的
转化
,来认识新知识,使知识网络得以完善。
三、
通过研读教材,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体现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
感的培养。
数感是负数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
《课标》对数感的阐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
种方法来表示数;
p>
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
依据《课标》的要求,在本节课
中,我力图通过一些有效的环节,来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数量。
(
1
)赢利
10000
< br>元,用
+10000
元表示;那么亏损
< br>10000
元用
(
)
元表示。
(
2
)如果向东走
10.5
米,用
+10.5
米表示;那么向西走
10.5
米用
(
)
米表示。
(
3
)球队胜利
4
场,用
+4
场表示;那么失败
3<
/p>
场用
(
)
场表示。
(
4
)零上
15
度用
+15
度表示;那么零下
15<
/p>
度用
(
)
度表示。
通过正数和负数的对比,
感受负数的意义,
初步感知负数和正数
是相反的量,
负数可能比正
数小。
2
、体现数学知识形成的逻辑性。
<
/p>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旧知的迁移或是与旧知产生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形成的。
在课前我准备了
一个小游戏,叫做《对对子》。小游戏,作用未必小。它不但活
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迅速地
把学生带入到
“
相反
”
的意义中,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