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教学设计

萌到你眼炸
805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06: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转角的夏天)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内容简 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它是继等差数列后有一个特殊数列,


是研


究数列的重要 载体,


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如细胞分裂、


银行贷款问题等都要用等比数


列的知识来解决,


在研究 过程中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



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2



教学目标确定







从知识 结构来看,


本节核心内容是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可从等 比数列的


“等比”


的特点入手,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学习等比数列 的概念,同时,还要注意“比”的特性。在学


习等比数列的定义的基础上,


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一些常用的性质。


从而可以确定


如下教学目标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


能运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相

< p>
关问题;掌握等比中项的定义并能进行相关运算。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等比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及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


等比数列“等比”特征的理解、把握 和应用



4.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5.


教学方法:


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


,


类比教学


.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温故知新




1


)等差数列定义:


a

< p>
n



a


n



1



d

(


d


为常数


)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那么,还有像等差数列这样前项与后项的关系特殊的数列吗?



师生互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 p>
(设计意图:复习就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2




引入概念



举出几个关于等比数列的实 际例子,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其特点,从而引入等比数列的定义



情境一:折纸



如果能将一张厚度为< /p>


0.05mm


的报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依次对折


50


次,你相信


这时报纸的厚度可以在地球和 月球之间建一座桥?



情境二:


《庄子·天下篇》中写到: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现代语言“一尺长的木棒 ,每日取其一半,永远也取


不完。


”我们把“一尺之锤”看做单 位“


1



,那么可以得到:

< p>


1


1


1


1







2


4


8


情境三:



研究下面三个数列并思考其特点




2, 4, 8, 16,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




1,


1


1< /p>


1


,


,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



2


4


8



5,25,125,625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




-2, 2, -2, 2,



.


从第


2


项起 ,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



师:观察以上几个数列的前


4


想,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有什么规律?



生: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板书)



师:回答正确,好,上述三个数列都具有很好的特点,它和等差数 列一样,是一类重要


的数列,谁能为这样的数列起个名字吗?



生:叫“等比数列”




师:可以,请完整地叙述一下。



生:如果一个数列(






)从第


2


项起(







,每一项(






)与它前一项







)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那么 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







)叫做公比.







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


这个数 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


q

< br>表示(


q



0

< br>)



师生互动:


学生完成引例,


教师引导学生依照等差数列的定义,


尝试总结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设计意图:


为了增加学生对等比数 列定义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习惯)



师:等比数列的定义还可以用怎样的数学式子来刻划?



生:


a


n



1




q


(


常数



)


n


=1,2,3




a


n


得出等比数列数学语言:

< br>a


n



1



q


(


q





,且


q< /p>



0




n



N*


)



a


n



a


n



q

< br>(


q





,且


q



0





n



2



n



N*


)< /p>



a


n



1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解答,深刻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深刻记忆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并应用于解题)




3




深化概念




1


)讨论:说出数列①--④



的公比


q


的值






2, 4, 8, 16,













1,


1


1


1


,


,


…;



2


4


8





5,25,125,625













-2, 2, -2, 2,



.



(设计意图:为了加深学生对等比数列定义的理解,运用情景三的例子)





2


) 引入例题深化定义



【例


1

< p>


判断下列各组数列中哪些是等比数列,


哪些不是 ?如果是,


写出首项


a


1


和公比


q,



果不是,说明理由。



1


1


1


(1) 1,3,9,27


,…;




2



2


,< /p>


4


,


8


…;


(3)5,5,5,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