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案

温柔似野鬼°
795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06:2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沙漠骆驼)


教育实习教案




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实习生



林彩虹



学号






本校指导教师



柯跃海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



陈丹



原任课教师




陈丹






2014



10






(星期







节课


(本人本次实习第


1


个教案)



课题:§2.


5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课标要求:




1


)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探究进而导出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2



引领学生合理而又准确地运用等比数列 的前


n


项和公式求解一些简单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



在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的导出过程中,


引领学生体会“类比”、


“转化”、

< p>
“分


三维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p>
1



引导学生在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导出过程中,


体验知识的“横”“纵”关联,< /p>


进而形成认识世界、认识事物所必须的科学世界观;





2


)引导学生在公式的应用过程中,体验“观察”、“比较”、“抽象”、“概括”


等逻辑 方式的价值,


进而产生学习数学、


运用数学所必须的积极情感和 态度,


正确地认识数


学知识与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 p>


教学重点:




1


)理解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导出;





2


)掌握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初步应用.



教学难点: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导出.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



类与整合”以及“特殊与一般”等数学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首先回忆一下前两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1


.等比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 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


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


q


表示


(


q



0)


,即:


a


2


a


3


a


4

< br>a







n



q


,


(


q



0


)


a


1


a


2


a


3


a


n



1

< br>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 /p>




a


n



a


1


< p>
q


n



1


,


(


a


1


q



0


)




a


n< /p>



a


m



q


m



n

< p>
,


(


a


1



q



0

)



3



性质


:若


m



n



p



q< /p>



a


m



a


n



a

< p>
p



a


q



处理方式:


个别提问,教师完善并板演.

< p>


二、引入新课



国际象 棋起源于古代印度。


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


问他想 要什么。


发明者说:


“请


在棋牌的第一 个格子里放上


1


颗麦粒,第


2


个格子里放上


2


颗麦粒,第

3


个格子里放上


4


颗麦粒。


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


2< /p>


倍,直到第


64


个格子。请给

< p>
我足够的麦粒以实现上述要求。


”国王觉得这个要求不高,就欣然同意了。 那么这位发明者到底需


要多少颗麦粒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发明者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



处理方式:


教师朗读题干的同时,强调需要注意的要点,将情景抽象化帮 助学生理解,引导


63


2


< p>
2



?



1



2


2



学生写出麦粒总数


1



2



2



2



< br>


2


.并板书要求解的等式(





2


3


63



2



2


,,


2




2


是什么数列呢有什么特征

< br>


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1




1



2



2



2





2

< br>应归结问什么数学问题呢



2


3


63


探讨


1


: 设


S


64



1



2



2



2





2


,记为(


1


)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


2


3


63


2


3


63


(引导学生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


2


倍)



探讨


2


: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


2


,就变成了后一项,



1


)式两边同乘以


2


,则有


2


S


64< /p>



2



2


2



2


3

< p>




2


63


+2


64


,记为(


2


)式.比较(


1




2


)式,你有什么发现



留出时间给学生做充分的比较,经过比较、研究,引导学生发现把两式相减 ,相同的项就消




了,得到


(1



2)


S


64


=1



2




教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 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


1


)式两边要乘以

< p>
2




三、问题解决



思考

< br>1


:对于一般的等比数列,我们可不可以像等差数列一样求出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设等比数列


{


a


n


}


,首项


a


1


,公比


q


,如何求前


n


项和


S


n


类比特殊的


1



2


2



2





2



求解 过程。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最后教师规范证明过程:



n



1


< /p>


a


n



a


1


q



< p>
64


2


3


63

< p>
如果记


S


n


< p>
a


1



a


2



a


3




a


n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



S


n



a


1



a


1


q



a


1


q

< br>2





a


1


q


n



1



2


n



1


n


那么


qS


n



a


1


q



a


1


q



< br>


a


1


q



a


1


q




n


两式相减就可以得到:

< p>
(1



q


)


S


n



a

< br>1


(1



q

)



a


1


(1



q


n


)


思考


2



由< /p>


(1



q


)


S


n



a


1


(1



q

< p>
)


直接得


S


n

< p>


对不对这里


q


能不能取


1


等比数列中


1



q


n


的公比能不能为


1


如果


q



1


,该数列变成什么数列



a


1


(1



q< /p>


n


)


如果


q



1


,则有


S


n





如果


q



1


,那么


S


n



a


1



a


1




< br>a


1


=


na

1




1



q


q



1< /p>



na


1


,




S


n




a


1


(1



q


n


)



1


q



q



1




n


< /p>


1


思考


3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a


1


q

< br>(


q



0)



q



1


的情况下,


其前


n

< br>项和公式又可


改写为


S


n



a


1


< p>
a


n


q


,所以整理等比数 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得



1



q


na


1


,


q



1




S


n




a


1


(1



q


n


)


a


1

< p>


a


n


q



,


q


1



1



q


1



q


< /p>


处理方式:


通过通项公式的导入,形成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的另一种形式.



对比公比


q



1

的情形的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我们会发现两个公式分别 适用于不同的已知


条件下,如



a


1


(1



q


n


)


适用于


a


1



q


< p>
n


已知的情况下;



S< /p>


n



1



q


S


n


< p>
a


1



a


n


q


适用于


a


1



a


n


q


已知的情况下.以后求等比数列的前

< br>n


项和就用公式法来求.



1< /p>



q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并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从方程角度认识等


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以便正确灵活地运用 它.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和公式中共有


a


1


,


a

n


,


n


,


q


,


S


n


五个 量,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都可以通过建立方程(组)等手段,求出其余两


个量.< /p>




问题


1


【课本例题


1


】求下列等比数列前


8


项和:




1



1


1


1




,…;



2


4


8

< br>1



q



0




243




2



a


1

< br>


27



a

9



解:



1


)因为


a


1



1


1



q



,所以当


n



8


时,



2


2


1


1


[1< /p>



(


)


8


]


255


2



S


n



2

< p>



1


256

< p>
1



2


< p>


2


)由


a


1



27



a


9



1

,可得



243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