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专题复习教案

温柔似野鬼°
711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06: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中秋节几月几日)






年级



数学



科辅导讲义(第



讲)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数列专题复习



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数列的求和



数列求通项公式、求和




数列专题复习















题型一: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




1


、已知数列


{

a


n


}


是等比数列,且

< p>
a


2


a


6



2


a


4

,则


a


3


a


5



( )


A



1



B



2


C



4 D



8



n


项和


S


n



中项



公差(比)



通项


a


n













定义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m



n



p


< /p>


q





2


、在等差数列


{


a


n


}


中,已知


a


4


+


a


8< /p>


=16


,则该数列前


11


项和


S


11


= ( )


A.58 B.88 C.143 D.176


变式


1


、等差数列


{a


n


}


中,


a


1


+ a


5


=10,a


4

=7,


则数列


{a


n


}


的公差为


( )


A.1 B.2 C.3 D.4





1






8







2


、若等比数列


a


n



满足


a


2


a


4



1


2


,则< /p>


a


1


a


3


a


5



.


2


3


、已知


{


a


n


}


为 等差数列,且


a


1


< br>a


3



8,

a


2



a


4



12,


(Ⅰ)求数列


{


a


n


}

< br>的通项公式;



(Ⅱ)记


{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若


a


1


,


a


k


,


S


k



2


成等比数列,求正整 数


k


的值。







题型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


已知关系式


a< /p>


n



1



a


n



f

< p>
(


n


)


,可利用迭加法( 累加法)




1


:已知数列



a


n

< br>


中,


a


1


2


,


a


n



a


n


< /p>


1



2


n



1


(


n

< p>


2


)


,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变式



已知数列


{


a


n


}


满足


a


1



22



a


n



1



a


n



2


n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2) .


已知关系式


a


n


1



a


n



f


(


n< /p>


)


,可利用迭乘法(累积法)




2


、已知数列



a


n



满足:





变式



已知数列

{


a


n


}


满足


a


n



1



n


a


n



a


1



1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2






8




2


a


n


n



1



(


n



2),


a


1



2


,求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 /p>


a


n



1


n



1





(3).


构造新数列



1


°递推关系形如“


a


n



1



pa


n



q


< p>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例、已知数列

< p>


a


n



中,


a


1


< br>1


,


a


n



1



2


a


n



3


,求数 列



a


n


< /p>


的通项公式


.





变式



已知数列



a


n



中,


a


1



2


,


a


n



1



4


a


n



5


,求数列



a

< p>
n



的通项公式。







2


°递推关系形如“


a

n



1



pa


n



q


n


”两边同除


p


n



1


或待定系数法求解


< p>
n


,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 < /p>


a



1


,


a



2


a

< p>


3


1


n



1


n


例、已知






变式



已知数列

< br>


a


n




a


n



1



3


a


n



6



a


1



3


,求数列



a


n


< p>
的通项公式。



n





3


°递推 关系形如



a


n



pa


n



1



qa


n


a< /p>


n



,


两边同除 以


a


n


a


n< /p>



1




1


p,q



0)



1


、已知数列



a


n



中,< /p>


a


n



a


n



1


< p>
2


a


n


a


n



a


n


的通项公式


.



1


n



2),a

< p>
1



2


,求数列






变式



数列


a


n



中,


a


1



2


,


a


n



1









3






8




2


a


n


(


n



N



)


,求数列



a


n


< p>
的通项公式


.


4



a


n





d


、给出关于


S


n



a


m


的关系(


a


n



S


n



S< /p>


n



1





1


、设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已知


a


1



a


,


a

< p>
n



1



S


n



3

n


(


n



N



)


,设


b


n



S


n



3


n




求数列



b


n



的通项公式.







2


变式



S


n


是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a


1



1



S


n



a


n



S


n





1




(


n


< br>2


)


.


2


⑴求



a


n



的通项;



⑵设


b


n


< br>





题型三:数列求和



一、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1




等差数 列求和公式:


S


n


< br>S


n


,求数列



b


n



的前

< br>n


项和


T


n

.


2


n



1


n


(


a


1



a


n


)


n


(


n



1


)



na

< p>
1



d



2


2


(


q



1


)


< br>na


1



n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S


n




a


1


(


1



q


)


a


1


< br>a


n


q




(


q



1


)



1



q



1



q



n


个正整数的和< /p>



1



2



3





n



2


2


2


n


(

< br>n



1


)



2


2


n


(


n



1


)(< /p>


2


n



1


)



6


n

< p>
(


n



1


)


2


3


3

3


3


]




n


个正整数的立方和


< p>
1



2



3




n



[


2



n


个正整数的平方和


< p>
1



2



3




n




1


、在数列


{


a


n


}


中,


a


1



8



a


4< /p>



2


,且满足


a


n



2



a


n



2


a


n



1


.


(1)


求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



(2)



S


n


是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求


S


n


.








4






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