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案
-
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并
能正确计算圆周长。
2.
p>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圆、绳子、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
< br>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花坛和一个圆形花坛。
问:这是什么图形?围着花坛跑一圈,哪个长哪个短呢?
p>
学生想办法:
(
1
)看哪个跑得步子多。
(
2
)计算它们的周长,进行比较更为简便。
2.
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和宽有什
么关系?
C=
(
a+b
)×
2
3.
什么是圆的周长?
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那?那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二、新知探究
(一)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
探索学习。
(
1
p>
)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 br>(
2
)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A.
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
,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可
得出圆的周长。
B.
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C.
用一条小线的一端栓上小球在空
中旋转。
这样你能知道空中出现的圆
的周长吗?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
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
动手实践。
(
1
)
4
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
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p>
(
2
)引生看表
,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
3
)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
3
倍多一点吗?
(
4
)阅读课本,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 br>我们把这个固定的倍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教师提问:
(pài)表示。
具体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