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书为侣
-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
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英国作家尤安
•
艾肯的作品,作者采用浅显易懂
的语言,《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层层
递进的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
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
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设问、反问、比喻
等写作方法的灵活运用,更是让文章魅力无
穷。
阅读此文,
我们仿佛与作者对话,感受着作者爱书如友、
爱书如家的美好情怀。引领我们爱
读书,会读书,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养成阅读的
习惯。
【设计理念】
书是人类的朋友。读书明理,读书启智。中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真是数不胜数。本文作
者采用层层深入的表达方法、新颖别致的比喻、强烈的反问等方法引导学生用真心去阅读,
用热情去拥抱书籍,
用科学的方法去反复品读,
不断思考,
几番欣赏,
寻找新知,
总结
收获,
与书共鸣,
读出自我
……
用名人读书名言激励自己,
联系自己读书实践体验,
< br>感受读书带来
的无穷乐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在多样的语言实践中陶冶性情,
习得方法,达到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统一。
【
教学
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
”
伴侣
、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
写、某种
”
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
示
;逐步培养学生
“
以书为侣
”
的阅读习惯。
3、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
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
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写出
p>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
”
。
4、阅读《神奇的书》,感
悟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交流名人读书名言,增加语言积
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
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漫谈引入,激趣导入
1、同学们
,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
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
如果你只
能带一样东西供
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
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
带什么东西好。可有这样一个人,
她说
(
课件出示
)
: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
我会选择一本书。
”
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味儿?相机理解
“
毫不犹豫
”
的意思,朗读体会。
< br>
(
“
毫不犹豫
”
的意思是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
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
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
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朗读体会
“
我
”
对书的痴爱。)
<
/p>
3、这个
“
我
”
是谁?
(
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
•
艾肯。
)
这是她在1
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
写的献辞里讲到这话,
让我们再次
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献辞吧!
出示课题
《走遍天下书为侣》
p>
。
从漫谈引入,任思想游疆,让学生在无
拘无束中畅谈自己的选择,
有助于拓展思维。这为下
面的
“
走遍天下书侣
”
作
了对比映衬作用。
4、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⑴谁愿意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学生自由读课题,教师随机点评:
“
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
声音里透出了疑问。╱你用
饱满的声音读出了欣赏!╱你念得真准。
“
侣
”
是生字,知道它的意思吗?
(伴侣、同伴)能
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⑵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你猜猜作者会在文中告诉我们什么?
预测:
作者为什么要走遍天下书为侣?
怎样与书作伴侣?
与书为侣有什么感受?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读课文
前,先琢磨琢磨题目的意思,猜一猜,想一想,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带着问
题走进课
文,更是一种会学习的表现。现在,
我们就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自由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倾听、随机点评。)
2、反复朗读难读的段落:
(教师指
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遇到难读的句子老师指导全班同学反复读。
在语境中检查字
音,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3、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从整体
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读,
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概括来培养学生
p>
的阅读能力。
三、读书交流,探究体验
1、
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现在,
让我们深入到课
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体会其中的道理。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心思考。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
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伴侣的原因。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评。)
3、书像她的一个朋友,像一个家,这是为什么呢?
课件出示:
首先我会思考,
故事中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
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
子
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
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
,
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
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
我会
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
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
⑴自由练习读。
⑵找出对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全班交流:
你可以抓住一个词、
一个句子、一处标点、一段话来谈你的体会和发现。
课件出示
:
你不会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
就弃家而去吧?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②
对比阅读,
抓住
“
?
< br>”
读出反问的语气感受反问的语气,
以更强烈地表达了作
者的喜爱之情。
课件出示:
你喜爱的
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
一次再见面时,你
还会说:
“
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
p>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
会说:
“
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
①理解比喻写法的好处:作者把书当作什么?(一个朋友和
一个家)
②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联系生活畅谈书与
“
家
”
、
“
朋友
”
的相似之处:
p>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
“
朋友
”“
家
”“
一百次
”“
多少年
”<
/p>
,发表不同的见解。)
(家总让人感到
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
作者把书和家相比,
表示对书
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
书比喻为家,
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
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
会发现不同的美,
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
去读。)
(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
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
的东西。
谁不愿意与朋
友在一起呢。
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
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
珍爱。
)
③作者还把书当作什么?<
/p>
(
一个与我同船的人,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
地。
)
课件出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
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感受?
(
“
故地
”
,老地方,这里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
“
想去就去
p>
”
,是说方便,随心所欲,
想读就读。
p>
随时想去就去,
也就是打开自己喜爱的书就开始阅读,
那么简单地就开始了故地
重游。这个比喻真形象。)
⑷朗读体会: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_。
①反复读: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爱书情怀:由前面的
“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
你的家
”
,到现在的
“
就是
”“
p>
也是
”
,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
,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
不厌的程度。
②仿写:书像一个朋友,像一个家;书就是一位朋友,就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正是
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
读书之法。
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
尔基也曾说过,
“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
。你读过这
样的句子吗?或者结
合你自己的课外收集到的名人名言,也试着用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
__。
”
来说一说。
读中理
解,读中感悟,体验情怀,悟出写法。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