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50个50字学习资料

萌到你眼炸
908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07: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权倾官海)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




为了中华之崛起

< p>



奉天


(今沈阳)


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在课堂上给学生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书是为了什么?



在种种回答中,坐在后排 的周恩来回答: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


、未厌居



叶圣陶早期擅长描写



灰色卑琐



的人生,对黑暗社会采取



讽它一下



的态度。有


人说他的作品有厌世思想,叶即 反其道而行之,为书斋取名



未厌居



,散文集出


版时题名《未厌居习作》,以表白自己的心迹。



3


、髀肉复生



刘备一次赴刘表之宴,席间去厕所时,见大腿肌肉滚圆,感叹光阴如箭,功业未


建,心中伤叹流泪。



4


、曹操招贤



曹操强调用人唯才,而不问出身、资历和所谓的德行,甚至



负污辱之名,见笑


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



的人,他都兼收并蓄,委以重任。



5


、刘备起兵



《三国志》载,刘备是个



织席贩履



的穷汉,他的起兵,靠的是两个马贩子,一


个叫张世平,一个 叫苏奴。两人见刘备有大志,



多与之金财


,刘备据财



用合


徒从





6


、曹操



捉刀




三国时刘邵《人物志》: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


异,< /p>


取名于此,


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


胆力过 人谓之雄,


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


故 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曹操使崔琰代己会见胡使,自作卫士,在交椅旁提刀警卫,使



捉刀





代笔




对,为后人留 下冒名顶替的典故。胡使别有慧眼,认为坐上的



曹公



美则美矣,



然床头 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7


、童年李渔的问号



幼年念书,李渔在《孟子》中读到



虽褐宽博



一句时,老师解释说:


朱熹说,


褐,即贫贱人穿的衣服,宽博,即又肥又长。


”< /p>



李渔认为既然是穷人,


就该把衣服做得 短瘦一点,


也好省些布料,


为何却不呢?


老师也解答不出来。



成年后,


他游 历到孟子说的塞外穿褐衣的地方,


向居民请教,


才知道之所以宽 大


为衣,是白天当衣,夜晚当被。李渔终于明白了幼时的疑问,也知道朱熹的解释


是对的。



8


、钱学森回国


1947


年,年仅


36


岁的钱学森 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新中国成立的第六天 ,他和夫人钱英就计划返回祖国。


1950


< br>7


月,钱学森正


式通知美国政府决定回国,


美国海军次长丹



金格尔说:



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


也不让他离开美国


……


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


< br>到了


1955


年,经过周恩来


等 人的外交努力,钱学森才得以回国。



9


、慈禧之叹



清末张之洞献给



老佛爷



慈禧一双碧玉耳环,青翠欲滴。慈禧先是爱不释手,继


又长叹一声,将耳 环收起。宫女问之,她说:如果数十年前我得到这双耳环,它


一定能为我增色,现在年事 已高,青春的翠绿恐怕只能反衬出我的衰老。



10


、孔融争担兄过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 p>
东汉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


汉献帝时曾做过北海相。

< br>孔融从小就与家中兄弟


十分友爱,


融四岁,能让梨



可说是妇孺皆知。在他十六岁时又发生一 件令世人


赞叹不已的事情。



孔融的哥 哥孔褒有个朋友叫张俭,


为官清正,


敢于仗义执言。

< p>
他揭露皇帝的宠臣


侯览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结果反遭侯览迫害。张俭被迫 逃离京城,侯览倚仗权


势,下令追捕。这一天,张俭逃到孔褒家中,想在好友处暂躲一躲 。凑巧孔褒不


在家。孔融知他是兄长的好友,又受了奸邪迫害,便把张俭留了下来。后来 ,官


兵来抓张俭,在孔融的帮助下,张俭得以逃脱,但孔融、孔褒兄弟二人却被抓入


狱。


在衙门里,


兄弟二人都争着把罪名揽在 自己身上,


弄得县官反倒不知如何判


案。孔融说:



收留张俭的是我,帮助张俭逃脱的也是我,我哥哥不在家,一切

< p>
罪责都由我承担。



而孔褒却说:



张俭是我的朋友,


他是因为我才来投奔我家的,


这不关我弟弟的事。



两兄弟互不相让,明 知认罪以后要受处罚,可是都争着把


罪名往自己身上揽,


县令只 好向上司禀报。


最后,


为了讨好侯览,


判了孔褒的罪。



11


、谭嗣同



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不逃也不躲,反而准备劫狱救出光绪帝,由于看守太严,才


未动手 。



日本使馆派人和他联系,对他说



可以设法保护



,谭说:



大丈夫不作则已,作


事则磊磊落落,一死何足惜! 且外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国变法流血者,请


自谭嗣同始。




临刑时,他慷慨陈词: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2


、书生杨锐



光绪帝预感到事情不妙,密召杨锐入宫,说明太后举动,要杨锐设法。杨锐惊惶


失措,冒了一句书生气十足的话:



这是陛下家事,应当同你 家里人商量。



正是



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13


、司徒雷登


< p>
司徒雷登曾说中国是他的第二故乡。


司徒雷登在回国后不到四个月便中风病 倒了。


在与疾病搏斗十三年后于一九六二年九月十九日逝世。


临 终前,


他留下遗愿,



望将自己的骨灰 安葬在他创办的燕京大学。



14


、司马光论德才




贤就是德,才就是能。


”“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


是故德才全尽,


谓之圣人;才德兼之,谓之君子。德胜才,谓之愚人;才胜德,谓之小人。苟不


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


才以为恶。


”“


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耳。


”“


自少至老,


语未尝妄。




15


、皇太极收拢洪承畴


< p>
皇太极派范文程劝洪承畴投降。


房上尘土偶然落下,


沾在了洪的衣服上,


洪即掸


掉尘土。范文程回报皇太极:洪承 畴肯定不会求死,连衣服尚那么珍惜,更何况


性命?



皇太极亲自接见洪承畴,


解下貂皮大衣为洪穿上:



先生是否觉得不那么冷了?



洪承 畴瞠目许久,叹曰:



这真是老天选定的明主啊!



于是叩头求降。



皇太极 极喜,大为赏赐。将领们或有不满者,皇太极问:我们战斗为什么?将领


答:入主中原。 皇太极说:我们都是盲人,如行路,今得一向导,怎能不高兴!



范文程、洪承畴等为清人入关,尤其在制订统治方略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16


、李斯与韩非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 p>
韩非是韩国人,但他的文章在韩国未被君主重视,传到秦国,秦王见而惊呼:我

如得此人,


和他交游,


死而无憾。


秦攻打韩国,


韩王只得让韩非出使秦国,


如此,


韩非便来到了秦国。



李斯对秦王说:


秦打韩,


韩非不会同意,


放之归韩,

< br>他又会为韩出谋,


应杀了他。


秦王答应了。李斯就送毒药 给韩非,韩非知道李斯的为人,竟饮而亡。



就这样,同学李斯害死了同学韩非。



17


、郭沫若救人


< br>1962


年,郭沫若游普陀山时拾到一首绝命诗,他马上派人找到了那位因三次高


考落榜而决意



魂归普陀



的姑娘。郭老当即书赠了



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 p>
有志


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


甲可吞吴。



并耐心地开导她 ,使姑娘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她当即作诗感谢郭


老:



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




郭老的回春妙笔仍然是通过促使姑娘的思想发生变化,使 生欲战胜死念而起作


用。



18


、郭沫若的一字之师


< p>
一次,郭沫若在台下看《屈原》,第五幕第一场婵娟怒骂宋玉:



宋玉,我特别


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郭老听后,感到骂得不


够份量,就到后台 找



婵娟



商 量。郭老说:



你看,在


< p>
没有骨气的



后面加上




耻的



三个 字,


是不是份量会加重些?



旁边一个 演员灵机一动说:



不如把



你是



改成



你这




< p>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这多够味,多么有力。< /p>



郭老连声称好。后


来,他还为此写了一 篇《一字之师》的文章。



19


、《草叶集》引来的爱



英国女子安妮读


《草叶集》


< br>爱上了


52


岁的惠特曼。


一封封 信寄往大西洋彼岸,


又远涉重洋来美国,耽了八年。但诗人并不爱安妮,安妮只得重返英 国,给诗人


信中说:



我心中始终爱你 ,即使天老地荒也不会改变。


”14


年过去了,安妮在


无望的等待中死去。



20


、惠特曼收到的退稿信



作品:《草叶集》。退稿时间:


1855


年。退 稿信:窃以为出版大作当属不甚明


智之举。



21


、普希金的数学



少年时,普希金就想成为一名诗人。一次,数学教员让他在黑板前演算代数题。


他只胡乱地写了几条公式。



结果怎么样?爱克司等于什么?< /p>


”“


等于零。



普希金


笑着回答。



您,普希金,在我 这门课上一切结果都是零。您还是写诗去吧!



教员说着,把普 希金撵出了教室。



为此,有的同学编了个顺口溜:



普希金在读什么?



请您赶快拿给我!



立即滚出教室去,



不能让他课堂坐!



22


、《草叶集》问世前后



1855



7


月,纽约 一个印刷厂的工人出版了诗集《草叶集》,他就是


36


岁的惠< /p>


特曼。初版只收了十二首诗,出版了一星期,书店里连一本也没有卖掉,到第二

< p>
年出增订版为止,仅卖了


11


本。



但是,


当时,


有个惠特曼最 尊敬的最有声望的人爱默生对惠特曼给予极高的评价。


只供学习与交流

< br>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