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数轴穿根法

萌到你眼炸
514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11: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速食店)


专题:数轴穿根法






“数轴穿根法”又称“数轴标根法”





第一步:通过不等式的诸多性质对 不等式进行移项,使得右侧为


0


。(注意:

一定要保证


x


前的系数为正数)





例如:


(x-2)(x-1)(x+1)>0





第二步:将不等号换成等号解出所有根。





例如:


( x-2)(x-1)(x+1)=0


的根为:


x


1


=2



x

< br>2


=1



x

3


=-1





第三步:在数轴上从左到右依次标出各根。





例如:


-1 1 2



第三步:画穿根线:以数轴为标准,从“最右根”的右上方穿过根,往左下画线,

然后又穿过“次右跟”上去,一上一下依次穿过各根。





第四步:观察不等号,如果不等号为“>”,则取数轴上方, 穿根线以内的范


围;如果不等号为“<”则取数轴下方,穿根线以内的范围。

< p>




例如:





若求


(x-2)(x-1)(x+1)>0

的解。




因为不等号威“>”则取数轴上方,穿根线以内的范围。即:


-1



x>2






穿根法的奇过偶不过定律:



“奇穿过,偶弹回”。





还有关于分式的问题:当不等式移项后,可能是分式,同样是 可以用穿根法


的,但是注意,解不能让原来分式下面的式子等于


0




专项训练:



1


、解不等式


(


2


x

< br>


1


)(


x


1


)(


x



3


)



0




解析:


1


)一边是因式乘积、另一边是零的形式,其中各因式未知数的系数为正。





2


)因式


(


2

x



1


)



(


x



1< /p>


)



(


x



3


)


的根分别是< /p>



1



1



3


。在数轴上把


2


它们标出(如图


1


< br>。



1


3



x



1







2



1




3


)从最大根


3


的右上方开始,向左依次



穿线(数轴上方有线表示数轴上方有函数


图象,数轴下方有线表示数轴下方有函数图象,此线并不表示函数的真实


图象)




4



数轴上方曲线对应的


x


的取值区间,

< p>


(


2


x



1


)(


x

< br>


1


)(


x


3


)



0


的解集,


数轴下方曲线对应的


x


的取值区间,为


(


2


x



1


)(


x



1


)(


x



3


)



0


的解集。



1< /p>



不等式


(


2< /p>


x



1


)(


x



1


)(


x



3


)

< p>


0


的解集为


(



,


1


)



(


3


,

< br>


)



2


在上述解题过程中,学生存在的疑问往往有:为什么各因式中未知数的系数为正; 为什


1


么从最大根的右上方开始穿线;为什么数轴上方曲线对 应的


x


的集合是大于零不等式的解


集, 数轴下方曲线对应


x


的集合是小于零不等式的解集。

< p>


2


、解不等式


(


x



2


)(


x



1


)


(


x



3

< br>)



0



解析:


1


)一边是因式乘积、另一边是零的形式,其中各因式 未知数的系数为正。




2

< p>
)因式


(


x


< p>
2


)



(


x



1


)


(


x



3


)


的根分别为


2



2



3


,在数轴上把它


们标出(如图


2





3


)从最大根


3


的右上方开始向左依次穿线,次数 为奇数的因式的根一次性穿过,


次数为偶数的因式的根穿而不过。



4



数轴上方曲线对应的


x


的取值区间,



(< /p>


x



2


)(


x



1


)


(


x



3


)



0


的解集,

< p>


轴下方曲线对应的


x


的 取值范围,为


(


x


< br>2


)(


x


1


)


(


x



3


)



0< /p>


的解集。



1


2


2


3


1


2


2


3


1


2


2


3


1


2


2


3


1


< br>(


x



2


)(


x



1


)


2


(


x


< /p>


3


)


3



0


的解集为


(



2


,


2


)



(


2


,


3


)



2




2





2



2



3


x



数轴标根法、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



一、数轴标根法解不等式




1.


解下列不等式



1 .



x-1




x-2



(x+3)>0 2.



x-1



x-2



(x+3)<0







3.



1- x




x-2



(x+1)



0


4.



x- 1



x-2



(x+1)



0








二.




式不等式



x



3


思考




1




0




x



3





x

< p>


2




0


解集是否相同,为什么



x



2


x



3



2




0




x



3





x



2



0


解集是否相同,为什么




x



2


解:方法


1


:利用符号法则转化为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进而进行比较。



方法


2< /p>


:在分母不为


0


的前提下,两边同乘以分 母的平方。



2


2

< br>3


通过例


1


,得出解分式不等式 的基本思路: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





1



f


x




f



x



< /p>


g



x




0



< p>
0



f



x




g


x




0




2



f



x




0





g



x



g



x

< br>




g



x




0



2.


解下列不等式

< br>


1.


x



3



0


2.


1



1


3.


2


x



1



1




x



3


2



x


x





2


x


x



3

< br>4.


x



3

x



2



0


5.



2




0

< br> 6.


0



x



1



1



9



x


x


2



2


x



3


x






三、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x| >a(a>0)



________________ |x|0)



________________< /p>




3:


解下列 不等式



1.


2

x



1



3


2.


x



1


(


x



1


)

< br>


0





3.|x


-2x|>x 2. 4.


x



1


(


x



1


)



0



2





巩固练习



2


3


x



1


1.


解不等式


2


x


2



3


x


< /p>


1



0


2.


解不等式



< br>1




3


x



7


x



2


3



x




3.


不等式< /p>


2


x



1


x



2


x

< p>


1


的解集是




x


4


.



2012


山东理)


若不等式


kx


< p>
4



2


的解集为


x


1



x



3



则实数


k



__________.



5.


解不等式(


2x- 1




x-2



(x+1)



0




6.


解不等式(


3- x




x-2



(x+1)



0






3


2


7


2


3< /p>





不等式解 法


15


种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一



3


2



1



解 不等式:



1



2


x



x



15


x



0< /p>




2



(


x



4

< p>
)(


x



5


)


(


2


< br>x


)



0




2


3


分 析


:如果多项式


f


(

< br>x


)


可分解为


n


个一次式的积,则一元高次不等式


f


(


x


)



0

(或


f


(


x


)



0




可用“穿根法”求解,但要注意处理好有重根的情况.



解:



1


)原不等式 可化为


x


(


2


x



5


)(


x



3


)



0



把方程


x


(


2


x



5


)(


x


< p>
3


)



0


的三个根



5


x


1



0


,

< br>x


2




,


x


3



3


顺次标上数轴.然后从右上开始画线顺次经过三个根,其解集


2

















< br>为


5





x




x



0



x



3




2





2


)原不等式等价于



(< /p>


x



4


)(


x



5


)


(


x



2


)



0


< br>2


3



x




5



x



5



0







(


x



4


)(


x



2


)



0


x




4



x



2< /p>













x


x




5

< br>或



5



x




4



x



2




说明


:用“穿根法”解不等式时应注意: ①各一次项中


x


的系数必为正;②对于偶次或

< br>奇次重根可转化为不含重根的不等式,也可直接用“穿根法”


,但注意“奇穿偶不 穿”


,其法


如图.



典型例题二



x


2



4


x



1


3


2



1




2


解下列分式不等式:



1





2



2



1



3


x



7


x



2


x



2


x



2


分析


:当分式不等式化 为


f


(


x


)< /p>



0


(




0


)


时,要注意它 的等价变形



g


(

x


)



f


(


x


)



g< /p>


(


x


)



0


f


(


x

< p>
)


f


(


x


)



0


f


(


x


)



g


(


x


)< /p>



0










0




g


(


x


)


g


(


x


)



0


g

< br>(


x


)




1


)解:


原不等式等价于



3


x


3


x




< br>


0


x



2


x



2


x



2


x



2


4


3


(


x



2


)

< p>


x


(


x



2


)


x


2



5


x



6



< /p>


0




0



(


x


< p>
2


)(


x



2


)


(


x

< br>


2


)(


x


2


)




(


x



6< /p>


)(


x



1


)(


x



2


)(


x



2


)



0


(


x



6


)(


x



1


)



0




(


x



2< /p>


)(


x



2


)



(


x



2


)(


x

< p>


2


)



0


用“穿根法”



∴原不等式 解集为


(





,



2


)





1


,


2





6


,






< p>


2


x


2



3


x


1



0




2


)解法一:原不等式等价于



2


3


x



7


x



2


2


2



< br>2


x



3


x



1



0


2


x



3


x



1



0




2


2



(


2

< br>x



3


x



1


)(


3


x



7


x


< /p>


2


)



0





2





2





3


x



7


x


< br>2



0



3


x



7


x



2



0


1


1


1


1



x





x



1

< br>或


x



2


,∴原不等式解集为


(





,


)



(


,

< p>
1


)



(


2


,





)

< br>。



3


2


3


2


解法二:原不等式等价于



(


2


x



1


)(


x


< p>
1


)



0



(


2


x


1


)(


x



1


)(


3


x



1


)


< /p>


(


x



2


)



0


< p>
(


3


x



1


)(


x


< br>2


)


用“穿根法”∴原不等式解集为

(





,


)



(


,


1


)



(


2


,





)



典型例题三




3



解不等 式


x


2



4< /p>



x



2



分析



解此题的关 键是去绝对值符号,


而去绝对值符号有两种方法:


一是根据绝对 值的


意义


a




1


3


1


2< /p>



a


(


a



0


)


;二是根据绝 对值的性质:


x



a

< br>



a



x



a


,


x


.


a



x



a





a


(


a



0


)


2

< br>2





x



4



0



x



4



0




2




2




x


< br>4



x



2




4



x



x



2


x




a


,因此本题有如下两种解法.






< br>原








x



2



x




2




2



x



2




< br>




2



x



x



x




2



x



1



2



x



3



1

< br>


x



2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


1



x



3


< p>


解法二:


原不等式等价于


< p>


(


x



2


)



x


4



x



2



2


< /p>




2



x



3


< p>
x



4



x



2


1



x



3






2







x



1



x




2

< br>


x



4




(


x



2


)


2




5



典型例题四



x


2



6


x



5



4



解不等式



0


.< /p>



2


12



4


x



x


分析:


这是一个分式不等式,其左边是两个关于


x


二次式的商,由商的符号法则,它等


2


2





x



6


x



5



0



x



6


x



5



0

< br>价于下列两个不等式组: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


2




12



4


x



x



0


12



4


x



x


0




上面两个不等式级的解集的并集.也可用数轴标根法求解.



2


2




,



x



6


x



5



0


 



x

< br>


6


x



5



0


,


解 法一:


原不等式等价下面两个不等式级的并集:






2

< br>2





12



4


x



x



0


< /p>


12



4


x



x



0



x



1


,



x


< br>5


,



1



x



5


,



(


x



1


)(


x



5


)



0

< p>
,



(


x



1


)(


x

< br>


5


)



0


,













(


x



2


)(


x



6


)



0


;


(


x



2


)(


x



6


)



0


;




2



x



6



x




2

< br>,



x



6



1



x



5


,



x




2



x



6


.∴原不等式解集是


{


x


x




2


,或< /p>


1



x



5


,或


x



6


}




解法二:


原不等式化为


(


x



1


)(


x< /p>



5


)



0


.画数轴,找因式根,分区间,定符号.



(


x



2


)(


x



6


)


(


x


< p>
1


)(


x



5


)


符号



(


x



2

)(


x



6


)


∴原不等式解集是


{


x

< p>
x




2


,或


1



x

< br>


5


,或


x


6


}




说明:


解法一要注意求两个等价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求每组两个不 等式的交集,


再求两组


的解的并集,否则会产生误解.解法二中 ,


“定符号”是关键.当每个因式


x


的 系数为正值


时,最右边区间一定是正值,其他各区间正负相间;也可以先决定含0的区间 符号,其他各


区间正负相间.在解题时要正确运用.



典型例题五



x


2



2


x



2



x





5



解不等式


2


3



2


x



x

< p>
分析:


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含有


x


的代数式,必须先把它们移到一边,使另一边为


0


再< /p>


解.



(


x



2


)(


x


2



x


< p>
1


)



0




解:


移项整理,将原不等 式化为


(


x



3


)(


x



1


)



x


2



x



1



0


恒成立,知原不等式等价于


(


x



2

)



0




(


x



3


)(


x



1


)


解之,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x



1


< br>x



2



x



3


}




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