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二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摘要
:
公
共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政
府调控社会成员之间利益
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及具体行政目标
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公共政策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尤其是中国加入
WT
O
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将进一步
融入世界经济,置身于
一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去。这也对我国
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等领域提出了新
的挑战。如今,我国政府在公共政
策执行这一重要的环节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政策执
行偏误,即政策执行者在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
使执行效果偏离政策的最终目标并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
混乱等政策失真现象。如何改善现有的缺陷,探索出解决对策并保证公共
政策
的有效实施,正是我们如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
公共政策执行偏误政策失真
一、引言
公共政策执行是在政策方案
接受之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
用各种手段
,
p>
将其内容转化为现实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一种行为。
公共
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
,
是实现
政策目标、
解决政策问题以及
实现社会公共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
要途径。美国公共行政学者艾利森曾指
出
:
“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
,
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
10 % ,
而其余
90 %
取
决于有效的执行”
。这表明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
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
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
,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
,
由于各种因素
的影响
,
常常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
p>
,
政策目标不能预期实现。由于体
制转轨和
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原因
,
目前在我国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在当前我
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
研究并解
决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出现
偏误问题
,
无疑是个十分重要紧迫的重大现实
< br>问题
,
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理论价值
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表现
在整个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之中,政策执行是一个相当关键的环节,它决
定了公共政策
产生的直接而又实际的效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误
,
不但
会直接影响政策问题的解决
,
导致预定政策目标落空
,
而且会损害政府
形象
,
削弱政府权威和公信力。
纵观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状况,
p>
不难发现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
现象,从而使
得政策在执行中产生偏差和变形。
具体来说
,
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虎头蛇尾”敷衍性
执行。
实施政策要坚决贯彻,善始善终。但在现实中,有些部门或地区对
上级政策前松后紧,敷
衍塞责,消极执行,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
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会出现负面效应
,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
失。
(2)
“断章取义,为我所用”选择性执行。一些地方政府、单位对上级政策
指令或命令进行过滤,
只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
,
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
就不执行。
“见了黄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道走”便是很形象的比喻。一
些单位“耍小聪明”
、
“打小算盘”
,
置国家政策原则于不顾,站在小团体
利益的立场上钻政策的空子,极大程度妨碍了上级部
门目标的实施。这种
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
,
政策的整体功能难
以发挥
,
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
3)
“土政策”附加性执行。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执行部门为了本地利益
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
,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
p>
套谋取私利
,
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或
附加一些原目标所没有的内容,
致使政策不能准确执行到位而出现政策失真。
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例
,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
策本来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
,
提高人口素质
,
但在一些地
方
,
计划生育罚款却成为乡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有些地方竟然把
生育第二胎的指标公开拍卖
,
偏离了计划生育政
策的根本目的。
(4)
“上下不一”
抵制性执行。公共政策执行者对现有的政策不认同、不接
受
,
从而产生抵制情绪
,
使公共政策不能够执行到位
,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
,
近年来我国某些地方政府过分强调自身的情况
,
找各种原因让中央
“搞特殊”
,
对中
央宏观调控政策一再置若罔闻,甚至逆风而行
,
“你说你
的
,
我干我的”
。
(5)
“走极端”野蛮性执行。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行公共政
策应更注重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的结合运用。然而我国在
公共政策执行扭曲变形
,
演变成野蛮执行
,
导致与群众关系紧张
,
极大地影响
了执行效果。更有甚者一些政策执行人员采取极端手段
,
背离工作程序
,
甚
至
采用违法违纪的方法执行公共政策。
三、我国公共政策出现执行偏误的主要原因
当前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
,
存在主观或客观等多方面原因
:
(1
)
政策本身的原因。
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
首要因素。
一项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
,
< br>往往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化合理化明
晰化。政策执行偏误产生的重要前提就是
政策本身存在着缺陷
,
有漏洞缝
隙可钻。
< br>(2)
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任何一项政策最终都要靠执行主体来实施
,
现实
中政策执行偏误在很大
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造成的。主要体现为
:
1)
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
,
我国公务员与发达国
家公务员比较起来
,
素质普遍不高。从
而
,
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
;
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滑坡
;
行<
/p>
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
;
理论水平低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
2)
执行主体法制观念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