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阴柔的南宋,有位男神辛弃疾

余年寄山水
998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12:2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致单身男女)


在阴柔的南宋


,


有位男神辛弃疾








历史开了辛弃疾一个巨大的玩笑: 一个本意驰骋天下、


恢复河山的帅才


,


却最终被历史定位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阳刚与阴柔


,


个人气质与时代气质格格不入


,


这些原因注 定了


辛弃疾“怀才不遇”的悲剧



关山远



里约奥运会上


,


有几个男神


级人物


,


面目英俊


,


身材健硕


,


水平高超


,


关键人品还好

< p>
,


不像霍


顿那般没素质


,


动不动恶言伤人。



看电视直播的时候


,


突然想


起了在南宋

< br>,


一个阴柔的软塌塌的朝代


,


却 有一位纯阳至刚的


男神级人物,“男儿到死心如铁”,他就是辛弃疾

,


以阳刚之气


,



南宋苍白的历史面孔多了点血色。


遗憾的是


,


这个本来能够改


变历史的人


,

< br>失去了机会


,


身后


,

< p>
又被历史忽略。



一长期以来

,


辛弃疾以“词人”身份存在于历史中


,

< br>他写下过无数脍炙人口的


文字


,


与苏东坡齐名


,


被称为“苏辛”。但是


,


辛弃疾首先是个战


士。


< p>
公元


1140



,


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


,


在他


2


岁的时候


,


岳飞于风波亭遇 害。


在他


8


岁的时候

< br>,


另外一个历史上的名人、


同为山东老乡的丘处机出生了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把


丘处机写成武艺高强、抗击金兵的英雄

,


名气颇大


,


但真实的

< p>
情况是


:


辛弃疾、


丘处机 都是出生在“沦陷区”,当时山东一带是


金国的地盘


,


史料上没有丘处机反抗金朝的记载


,


在成为全真


教名人后


,


他反而是金朝的合作者


,


但辛弃疾不是


,


他始终自认


为是宋朝子民


,21


岁那年


,


就拉起两千人马


,

< br>武装起义了


,


开始


在沦陷区打游 击战。



“辛弃疾”名字之由来


,


应与西汉“霍去病”


类似


,


长辈希望新生儿健康。辛弃疾不是一个病恹恹的人


,




,


可用“猛男”二字来形容他的外貌 。


他在历史上的画像


,


是一

< p>
个中年俊逸文士模样。但史料记载


,


辛弃疾“肤硕 体胖


,


目光有



,


红颊青眼


,


壮健如虎”,完全是一 个武士形象。


而辛弃疾的好


哥们陈亮用这样的文字来形容他:“ 眼光有棱


,


足以照映一世之


豪;背胛有 负


,


足以荷载四国之重。”所谓背胛有负


,


就是说他


肩部肌肉发达。


活生生一 个虎背熊腰、


目光如电的高手。



他< /p>


确实武艺高强。


反金起义后


,

< p>
他投靠到当时势力最为强大的义


军首领耿京麾下


,


同时还游说了另一支义军的首领义端归顺


耿京。义端是个和尚< /p>


,


立志不坚定


,


某天晚上


,


偷了耿京的军印


逃走


,


准备投降金人。耿京大怒


,


要处决叛徒的介绍人辛弃疾。


辛弃疾说:“给我三天时间!”


他没用三天时间


,


就追上了义端


和尚


,


将他打下马来。


义端跪地求饶


,


求饶的原因很奇葩:“我识


君真相< /p>


,


乃青兕也。力能杀人


,


幸勿杀我。”所谓“青兕”,是指青


色犀牛


,


某种凶猛的神兽。义端和尚或许会相面之术


,


或 者是


在逃亡过程中出现幻觉


,


回头一看 辛弃疾追上来了


,


气势汹汹


,


满面狂怒


,


兼之身躯庞大


,


确实像一头横冲直撞的犀牛。可是


辛弃疾怎会吃这一套


,


手起刀落


,


砍下 义端的脑袋。



此时


,


他刚



22


岁。



耿京一看辛弃疾这么厉害


,


喜欢


!


于是派他带队去


南宋


,


联系率领部队归顺宋廷事宜


,


但是等辛弃疾完成任务带


回南宋朝廷的任命书时


,


又有突发事件发生


:


叛将张安国将耿


京杀害


,


并裹挟部队


,


投降金军


,


换来了济州知州的官位。 辛弃


疾怒不可遏


,


亲自带领五十名骑兵


,


冲进了驻扎着五万兵马的


金营。张安 国正在与部下喝酒


,


猝不及防


,


被辛弃疾捆住


,


拦腰


放在马上


,


不明真相的叛军围上来时


,


辛弃疾马上做了他们的


思想工作


,


又策反了一万多名士兵。辛弃疾马上押着叛徒


,


后跟着万人大军


,


冲出金营


,


一路向南,“渴不暇饮


,


饥不暇食”,


成功地抵达临安


,


将张安国交给朝廷


,


斩首于市。


< /p>


这难道不是


十二世纪一次特种部队的斩首行动

?


二但一个战士


,


硬生生


地被逼成了词人——虽然是一个堪称伟大的词人


,

俨然南宋


文坛领袖


,


名满天下


,


但这不是辛弃疾想要的生活。



刚刚抵达


南宋时


,


辛弃 疾凭借区区五十骑勇闯五万金军大营而又全身


以退的传奇故事,“壮声英概


,


儒士为之兴起


,


圣天子一 见三叹


息”,可以说


,


此时的辛弃疾还 是颇得南宋皇帝器重的


,



23



,


放在今天


,


大学刚刚毕业辛苦找工作


,


辛弃疾却已加持 为政坛


新星了


,


时人称之为“辛侯”, 以他的才华胆略


,


必将在北伐事业


中建 立功勋


,


马上封侯。



然而并非如此。终其一生


,


辛弃疾都

< br>未如愿打回山东老家去。一生颠沛流离


,


做些地方官员< /p>


,


在每


个任上


,


他都干得很出色


,


治理荒政

< p>
,


整顿治安


,


他空拥一身 杰


出的军事才华


,


却只能在地方剿剿土 匪、


镇压小规模暴乱。



< p>
,


因为积极主战,“刚拙自信


,

< br>年来不为众人所容”,屡遭奸人陷



,

< br>在他


40


岁时


,


一个男人最好的年华


,


却被朝廷削去一切职

< p>


,


被迫隐居山林


,


做一个农民


,


自号“稼轩”。宋史大家邓广 铭


在《辛弃疾传》中这样评价他:“胸怀中燃烧着炎炎的烈火轰



,


表面上却必须装扮成一个淡泊冷静、


不关心时事和世局的


人。



他只能 把闲居的时间


,


消磨在文字上


,


他那双本来应该握


宝剑砍人头的大手


,


只能捏一管毛笔


,


在纸上狂写胸中豪气。


不知不觉间


,


却为南宋文坛撑起了一片天— —试想


,


假如没有


辛弃疾


,


南宋的文学史多么黯淡无光! “想当年


,


金戈铁马


,


气吞


万里 如虎”“男儿到死心如铁


,


看试手


,< /p>


补天裂”“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秋点


兵”……读稼轩词


,


满满的雄性荷尔蒙扑面而来


,


心底有山河


,


而豪气郁结胸间


,


在气质阴柔的南宋


,


绝对独树一帜。



辛弃疾


与苏东坡齐名


,


苏开创了豪放词风


,


而辛将其推向顶峰


,


还将崇


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怀渗透在了字里行间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他在词坛上的建树甚至高过苏东坡。


毕竟


,

< br>苏东坡没有经历过


战场


,


没有置 身于残酷的杀戮


,


没有在千军万马中纵横驰

骋,“虽千万人


,


吾往矣”。


< /p>


在当时对辛弃疾的攻击中


,


一大罪状


是“嗜杀”,这些文弱而阴毒的告状小人没有想到


,


辛弃疾本来


就是一名战士


,


双 手曾沾满敌人的鲜血


,


心底装有河山


,


胸间郁


积豪气


,


哪里是那些怯懦畏缩的文人所能相比


?


攻击辛弃疾


的另一罪状


,


是“好色”。空有抱负却一筹莫展 的辛弃疾


,


只能


“醉里挑灯看剑”,把 时光消耗于醇酒妇人


,


史载


,


他前后娶过三


任夫人


,


而邓广铭在《辛稼轩年谱》中考证,“侍女之可考者先


后凡六人


,


曰整整、曰钱钱、曰田田、曰香香、曰卿卿、曰飞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