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能占领全中国
-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能占领全中国
从清朝灭亡到二战爆发前,
甚至到二
战结束时,
中国一直都是诸
侯割据内战不断。
< br>但是二战日本输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
< br>下面就由
告
诉大家二战时日本
为什么不能占领全中国,一起看看中国的强大之
处!
这一时期,
一方面残酷的内战,
让中国经济严重
衰退。
另一方面,
军阀们为了应付战争不断加重税赋,
竭泽而渔。
当时中国工业非常落
后,不但用于内
战的各种武器弹药依赖进口,甚至连士兵戴的钢盔,
国内都造不出来。
< br>
战争
-
征税
< br>-
再战争,
在这个恶性循环下,
中国的经济越来越艰难,
可军阀们不知悔悟,
好象要不断施放这
绚丽的火药焰火,
直到耗尽最
后的国力为止。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的人民,都痛恨战争渴望解救。
按常理,这时候强大的日本只
要对国弊人疲的中国发动雷霆一
击,占领全中国应该如探囊取物这样轻松。战前,中国日
本德国三国
军事精英们多次战棋推演,也都只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一切顺利,中
国三个月就会被灭亡。
可是,日本最后为什么
没做到这一点呢
?
它究竟犯下了那些致命
的错误
?
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最好
研究下,
历史上的元朝清朝为什么能顺
利占领全中国
?
1
发动灭国战争
,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发动人力资源,
说白了就是征兵。
而最高明最有效的征兵方式,
就是把占领区的人口,
直接征
召成自己的部队。然后利用新部队,攻占新的占领区。从而征
召到更多的部队,攻占更多
的占领区。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蒙古人和清朝人,
p>
就很擅长在被占领地区征兵。
成吉思汗时期的
蒙古总人口,大概就
2
百万左右,即使按照
< br>10
:
1
的可怕征兵率,
最多也就成兵
20
多万。这点数目可怜的军队
,能守住自己辽阔的草
原就阿弥陀佛了,哪够发动征服欧亚这样辽阔土地的侵略战争
p>
?
可是,成吉思汗的胸怀,象蒙古草原一样宽广。他善待被征服国
家和地区的异族军队,
建立起千万级别的远超蒙古总人口的大军
,
率
领他们横扫世界,成为一代雄主。当年,蒙古进攻南宋的军
队就有很
多北方汉人。远征日本的庞大海军,就有很多南方宋人。
清朝也是如此,
多尔衮带着区区几万清兵入关,
凭什么能打下整
个中国
?
有吴三桂等汉人率领的上百万汉人军队,为清人冲锋陷阵攻
城掠地,是一个最关键的原因
。
所以说,要发动灭国战争,不一定要经济实力强大。不然最
富有
的大宋,怎么会被穷的叮当响的蒙古人灭掉
?
最重要的因素是,能在
被占领国家或地区征兵。
<
/p>
可是,
在我们看来应该被痛恨的,
双手沾
满被征服国家人民献血
的侵略者,
怎么才能在被占领国家或地区
征到兵,
并且心甘情愿的为
他卖命呢
?
一个最简单也是亘古不变的法子,给钱
!
2
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征几个兵
?
历史上,蒙古和清朝军队发动
侵略战
争时,为什么有那么多残忍的屠城记录
?
为了给追随他们的异<
/p>
族军队发军饷。
那些跟随蒙古人清朝人
征战天下的异族人,
显然不是为了统一天
下的宏伟壮志,
也不是为了什么世界的和平安宁,
更不是为了什么夺
< br>妻之类的可笑理由。他们这些穷棒子就是为了抢钱而来。
蒙古人清朝人都是非常慷慨的主人,
只要帮他们打仗,
就从不
吝
啬土地金钱和女人方面的赏赐。蒙古人在欧亚地区建立了那么多汗
国,都是依赖当地人帮忙统治。清朝人也一样豪爽,象吴三桂这样帮
他开疆扩土的大
功臣,封王封地,大方的很。反正本来都不是自己的
哈。
p>
蒙古人清朝人的根据地蒙古和东三省,
都地处北方,
气候恶劣人
民贫穷。
当地老百姓在组织起来打劫富裕南
方地区方面,
有非常悠久
的光荣历史传统。
当一个战无不胜的,
对打劫收入分配又很公平的杰
出领导者
出现后,他们为什么不泪流满面的衷心拥护呢
?
于是,
这支北方穷棒子组成的我们的人民的英勇的军队,
在蒙古
人清朝人的英明正确领导下,
为着打劫全人类的伟大目标,
< br>高举着老
子只要钱的光辉旗帜,
迈着一往无前义无反顾诸
如此类前赴后继的步
伐,向钱进了。
一路上,
他们不畏别人牺牲不怕敌人流血的英勇行为,
让世人感
叹敬服,许多城市都是不战而降。他们打土豪分田地的正义行为,更
是感召了沿途更多的北方受压迫被剥削想翻身做主人的穷棒子们积
3
极加入。随着人数的增多,更多的城市被和平解放了。当然,
也有一
些冥顽不灵封建落后但是富裕的城市誓死不降。
它们被攻
下来后,
城
市里的顽固落后分子全部都被秋风扫落叶一样消灭掉
了,
只有极少部
分技术性人才和年轻妇女们,
< br>考虑到革命需要和他们迫切为革命献身
的精神,
才得以幸
存被征召入伍,
在伟大的革命洪炉中洗心革面重新
做人。
蒙古人清朝人这样的金钱征兵法,
用人命换
城市的方法,
在贫穷
的北方非常有效。
但是在进入气候温暖,
人民较富裕人口较密集的南
方地区后,<
/p>
就受到了很大的阻力。
比如南宋对蒙古就进行了几十年有
效的抵抗。
蒙古人清朝人陷入
“南方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比较富
裕人数众多的南方人,
即使加入了蒙古人清朝人军队,
能分配到手的
战利
品比如土地数量也实在可怜,
而追随蒙古人清朝人打仗的死亡率
又比较高。
南方人在进行严密的投入产出比科学分析后,
发觉光
荣从
军从经济角度来说很不合算。
所以,
他们积极从军参加革命的热情比
北方穷棒子大大降低。反过来,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
他们抵抗北方
人的意志却很坚强。
这是蒙古人清朝人越到南方战
事越不顺利的根本
原因。
蒙古人在欧
洲战事受挫的根本原因,
其实也是如此。
随着北方人
在自南而北的征服中,
胃口越来越大后,
被占领国
家或地区人民越富
裕的,抵抗也越激烈。
所以,成功发动灭国战争,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要有足够诱惑
4
力的财富,来吸引被占领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当兵。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解释日本二战中为什么没能占领全中国,
就很容易
了。
日本有许多熟知中国历史的人,
他们知道历史上占领中国的民族
都先占领了中国北方。
他们无知
的以为这是龙脉命运什么的原因。
虽
然在著名的田中奏折里说过
,
“惟欲征服支那,
必先征服满蒙。
”
但是,
这些日本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读书不肯下真功夫,
从不学习经济学
心理学,甚至连基本的人性
都不懂。
他们只知道占领中国北方,却不知道或者舍不得或者
根本不敢,
给钱给枪给贫穷的北方人,
好让他们心甘情愿来当兵
卖命。
这是他们
最致命的错误也是中国最大的幸运。
日本整个二战,
绞尽脑汁发动本土人口潜力,<
/p>
最后甚至开始征召
老头子小孩子当兵。可就算这样,也不过征召了
400
万军队。这点
人数的军队,
p>
去控制那么多占领的国家和海洋,
一个平方公里连一个
人都没有,岂不是痴人说梦
?!
要知道,当时亚洲单
单中国就有征召
400
万军队抗日的能力。
日本愚人天皇,
缺乏努尔哈赤更不消说成吉思汗,
那海一样宽广
的度量。总说什么“大东亚共荣圈”
,一个区区的东亚就算大了
?
这样
胸襟的人,当然不敢征召朝鲜人台湾人东北人华北人甚至中国南方
人,组成庞大的异族军
团,跟随他打天下。
以为单凭借日本岛国贫瘠的人口资源,就
能称霸天下
?
自以为是
加畏首畏尾,真
正一个愚人。
5
日本二战不是败给美国人,是败在自己的小心眼。
再谈日本在中国攻击方向犯下的重大失误。
< br>日本害怕异族军队造反,
不敢使用异族军队,
这种小心眼
还能理
解。
可既然战前就定下来从北到南的攻击方向,
而且这个进攻过程也
很顺利,东北华北都很轻松的到手,军队伤亡也很小
。也和德国约好
了一起夹攻苏联。
为什么突然改变进攻方向,<
/p>
在上海和国民党军队打
起伤亡很大的消耗战
?
最后,
又一次改变战略,
直接南下
攻击东南亚,
结果被迫直接对上美国。
在太平洋战场的消耗战中
,
耗尽了日本本土
所有的人力和物力
?
要知道临阵变计是兵家大忌,日本为什么这么蠢
?
说起来,日本人还是太小心眼太贪财了。他们想独吞战争胜果,
压根儿没考
虑利诱贫穷的北方人当兵,
帮它北上攻击苏联南下攻击中
国南方
。它开战目的就是为了抢钱。而且,这个钱只能天皇自己和一
群财阀享用,连普通日本人
都不能碰一下,何况异族人。
所以,
它占领中国北方后,
根本没有认真进攻苏联贫穷的西伯利
亚地区
,帮德国盟友牵制苏联人军队。日本人打打小算盘,觉得这样
太吃亏,
< br>放弃了和德国约定的夹攻苏联的战略。
导致苏联人放心大胆
的将几百万精锐部队调往西线战场,
对付德国人。
这是德国人
战败原
因之一。德国战败结果也间接导致了日本战败。
日本人不觉得中国北方的穷人,
是宝贵的财富。
反而觉得北方的
人口对于开矿办厂发展农业来说太多了,
要养
活这些人更是很大的负
担。
不如直接攻占上海这些富裕的南方城
市来钱快。
中国南方农业收
6
p>
成好,养活占领区人口比在北方容易,而且能轻松捞到更多财富,天
皇和财阀们以为,打南方才最合算。
但他们没想到,
当时,日本在上海附近没有机场,发挥不了日本
的空军优势。
南方纵横的水网地形,
大大限制了日本机械化部队的战
斗力。
隔海攻击迟迟不能得手,
造成后勤补给困难。
日本失去了地利。
他们更没有想到,蒋介石
会有勇气选择在上海进行全国总决战。
上海抗战时,
蒋介石
p>
“地不分南北,
人不分老幼”
的悲壮决死战
宣言,
极大鼓舞了全中国人抗战图存的斗志。
不但感召了全国的
军阀停止内
战,
甚至纷纷克服种种困难,
忍饥挨饿开赴上海,
发起了对日决死战。
比如,许多壮烈战死
的川军,死前穿的只是草鞋。在日本人眼里垃圾
一样的中国人力资源,
< br>却在上海在长沙在桂林在中国各地,
不惜以几
比一甚至几
十比一的无畏代价,
造成了日军大量伤亡和物资消耗。
日
本失去了人和。
随着战局出人意料的拖延,
日本战前储备的石油橡胶等战争必需
资源消耗一空。
天皇和财阀们被迫或者说故意把战局转向了东南亚等
西方殖民地。在这里,
他们以解放者的姿态,轻松的接管了原来的西
方殖民者占有的各种资源和财富,
填满了天皇和财阀们的口袋,
比如
说橡胶林。<
/p>
但是,
他们也在称霸天下的路上越错越
远。
随着占领的土地增多,
日本人可利用的人力资源反而越来越
少,
这简直是笑话,
也是一个悲
剧。<
/p>
当他们的军锋指向比较富裕的澳大利亚时,
他们也终于遇到了蒙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