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石头的体积计算方法Word 文档

萌到你眼炸
539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15: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336)


五、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


< /p>


数学教学应该按照儿童的思维过程进行,


要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进 行独立活


动和思考,


要按照儿童思维发展的脉络和特点安排教学 内容,


展开教学过程。



为,


针对一个内容,


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可能是不同的,


要尊重孩子,


让他们选择


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


自由的选择学习方法时,


孩子的自主性会得到真正的发挥。

< br>比如,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我们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课中探


究 问题:


“有一块不规则的石头,


想一想:


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它的体积


吗?”


让学生解决这个问 题。


学生可以通过思考,


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 p>


而增长才干,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教师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给他们自主思 维的权利,


而不能用一种套路


将学生的思维禁锢。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


“一切发明创造,


都不是靠别 人教会


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教学中,要让孩子自己想,用自< /p>


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



总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延伸”


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主动思考,


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在 小组合作过程中学


会了与人交流,学会了尊重他人。







在平时说话时经常会听到


“百闻不如一见”


这句话。


在字典中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


闻不如一见就是指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


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 确切可


靠。没想到这句经常出现在语文课上的话用在我的数学课堂上也能生成精彩。





在学生学完 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之后,


我 们就要进一步学习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像往常一样,


上课伊始我 便抛出了曹冲称象的故事。


这个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同样吸引了这


批学生。


在故事讲完后,


我引导学生思考:

< br>曹冲称象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大象的重量


与石头的重量有怎样的联系?学生 经过思考后,


给出了我想要的答案。


于是我又进一步地引


导学生理解转化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进而转入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教学 。


我通过画图描述让


学生明确上升的水的体积与不规则石头体积 之间的联系。


通过多次描述和不断地练习,


学生


记住了不规则石头体积的计算方法。带着成功的喜悦我走下了课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