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赏析题及赏读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赏析题及赏读
导语:《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
p>
的作品,
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的阅读赏析题及诗意
赏读,以帮助大家巩固和提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阅读题
一、基础测试
1
、此诗的作者是
< br>,他和并称为
“
初唐四杰。
”
2
、下列对诗词
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这是
一首送别诗。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写出了送行
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
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
、
&ld
quo;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
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p>
C
、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p>
”
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
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锭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
给人以
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
、
“
无为
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
,
这两句承上作结:
既非远别,
又同为宦
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3
、说说千古名句
< br>“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好在哪里
?
4
、本诗中你最欣赏哪一联,请从内
容或艺术手法角度作一赏析。
p>
5
、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为什么能成为诗歌<
/p>
中的不朽名句
?
6
、本诗中的破题句是
7
、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
是
8
、
说说<
/p>
“
风烟望五津
&rdquo
;
中
“
望
”
字的表达效果。
9
、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说说它们
1 / 6
好在哪里。
10
、<
/p>
此诗中,
王勃用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寄予远方朋友,
表明
二、诗文探究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你认为首联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
2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
?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br>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是千古名句,这
两句诗好在哪里
?
请作赏析。
4
、这首
诗中的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是千古名句请说说
它好在哪里。
5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三、巩固提升
p>
(1)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
的诗句:
(2)
诗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3)
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
在天涯海
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
(4)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
/p>
“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
的
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的两句诗是:
(5)
高适《别董大》中
&ldqu
o;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与
意境相似。
参考答案:
一、
1
、王勃,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
、
B
3
、语言
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
情感悲伤,基调低沉,
而这两句则全无伤感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友人以安
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
态度值得称道。
4
、颈联,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寓含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的感
p>
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与鼓舞。
5
、作者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
情的新境界,运用形象的比喻写出远隔
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的深情与厚谊,
气象阔大,
志趣高远,
表达了真正的友谊不
受时间限制和空间阻隔,
既是永恒的,
也是无所
不在的新意,
成为送别诗中的不
2 / 6
朽名句。
6
、
(
城阙辅
三秦,风烟望五津
)
。
7
、
p>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 br>8
、
“
望
”
字跨越时空个,将相隔千里的两地连在一起,表达了
p>
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为下文面对离别时的乐观积极态度作铺垫。
9
、
这两句一扫离别诗情感悲伤、基调低沉的特点,显得昂扬乐观,给朋友
以安慰和鼓励。<
/p>
10
p>
、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