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己的事例4篇_故事素材
-
认清自己的事例
4
篇
_
故事素材
换个方向,人生一样很精彩
13
岁的麦瑞梦想有一天能做一个出
色的医生。
圣诞节这天,
她许下心愿,
希望能拥有一套完整的人体骨骼
模型。
爸爸听到
女儿的心愿,微笑不语,但到了晚上却变戏法似
的拿出了一副被处理过的骨架。
这副模型是用金属挂钩把人体的骨骼组装起来的。
麦瑞只用了两周时间,
就可以
把它完全拆卸,
然后组装得毫无瑕疵。
她出于对人体的痴迷,
总喜欢在手里攥一块白骨揣摩,
< br>这让她失去不少朋友。
孩子们当中,没有几个人喜欢这种阴森森的东西。
19
岁那年,在被霍普金斯医学院录取时,虽然没有实际坐诊经验,但就对
疾病
的深入研究来说,
麦瑞或许不亚于一些在医学院学习了四年的学生。
她的特
殊,
让霍普金斯医学院决定破例允许一个新生提前跟
随教授们研究课题,
到医学
院附属医院去坐诊,学习实际诊断技
术与经验。
当有人对此提出异议时,院长说:
“为什么不呢?既然她已经为到达自己的
目标付出了那么多努力,
我们不妨让她的速度更快一些。
”
然而,
在一次手术中,
麦瑞
发现自己竟然晕血。
当看到医生的手术刀割开伤口,
鲜血涌出时
,
她四肢冰
冷,头晕目眩,还没听清楚医生在喊什么,就昏迷过
去了。
麦瑞认为自己不能就此止步。为洗刷耻辱,弥补缺陷,私下里,她在实验室
解剖青蛙、白
鼠。她戴上墨镜,想通过看不到殷红色的鲜血来缓解自己的紧张。
可是,这也失败了。她
闻到血腥的味道,仍然会出现晕血的症状。
学校建议,
麦瑞转修内科,
这不需要与鲜血和手术接触。
可是大家都忽略了
一点,内科的病号也有咯血等症状。在一次查房时,她再次晕倒,让麦瑞彻底无
法把握自
己的前途了。
她心灰意冷,
休学回到家中,
常常在卧室里一待就是一天,
甚至想过自杀。
难道自己的人生就此完结了吗?她
悲哀地想。
最疼爱麦瑞的奶奶决定找她谈
一谈。一天下午,奶奶
拿着从《国家地理》上精心找出的一摞图片,来到麦瑞的
卧室。
她一张张地把那些美丽的风景展示给麦瑞看。
麦瑞不理解奶奶想向自己表
达什么。看完最后一张图片后,奶奶抚摩着她的头发,慈爱地说:
“傻孩子,在
这个世界上,人生并不只有一条道,只要愿意,选择适合你的另一条路,你完全
可以到达同样美丽,甚至更加美丽的境地。
”
看着奶奶温暖的目光,麦瑞哭了起来。
之后,
麦
瑞重新选择了一所大学就读。
毕业后,
她在报纸上看到关于芭比
娃
娃的讨论。
集中的意见是,
芭比娃娃
的身体实在是太僵硬了,
能活动的关节不多,
眼睛不够大,与大
家期待她越来越像真人的愿望相差太远。
忽然,
麦瑞想起了组成人体的那些骨
骼,
想起了自己积累的知识。
她进入玩
具公司,
创造性地发明了骨瓷环,
让芭比娃娃更接近真实的人体
,
赋予了芭比娃
娃更宽的额头,
更大的
眼睛,
更灵活的各种活动部位。
芭比娃娃迅速风靡了全世
界。
麦瑞无法想象,
那个曾经固执的自己如果坚持下去,
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现
在,
她确确
实实地感觉到了生活中真的不只一条路,
有时候换个方向,
人生
一样
很精彩,一样可以到达梦想的顶峰。
断箭
春秋战国时代,
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
出征打仗。
父亲已做了将军,
儿子还只
是马前卒。号角吹响了,战鼓擂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里面插着一枝
箭。父亲
郑重地对儿子说:
“这是家传宝箭,带在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
< br>以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
厚牛皮打制,
镶着幽幽
泛光的铜边儿,
再看露出
的箭尾,
一眼
便能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的。
儿子喜上眉梢,
贪婪地推
想
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箭声嗖嗖地掠过,接着敌方的主帅应声中箭而毙。
果然,带着宝
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
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
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
强烈的欲望驱使着他呼的一
下就将宝箭拔出,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枝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枝折断的箭。
我一直带着枝断箭打仗!
儿子吓出了?身冷汗,
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
他的意志坍塌了。
结果,儿子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枝断
箭,沉重地啐了一口道:
“不相信自己的
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
军。
”
诺贝尔奖得主是差生
他学习成绩很稳定,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总是在倒数几名徘徊。
整个小学生涯,
< br>都没有特别擅长的科目,
以致于今时今日采访他当年的同学,
大多数人对他都没什么印象,
太普通了,
成绩也不好。
p>
好在有一个同学还记得他
--
每次考试成绩
出来,他的脸上都是阴天。
p>
小学的几年中,
他被生物学深深吸引,
甚至
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
看着
它们变成飞蛾,
这算是他给人最特别的记忆,
只因在当时引起老师同学的强烈反
感。
< br>15
岁时就读于伊顿公学,如愿读上生物课,这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但是,
他的生物课成绩在
250
个男学生里面排名倒
数第一,其他理科成绩也牢牢垫底,
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
。当学科的成绩是最后一名的时候,还梦想将来要做
这个学科的科学家,确实让人觉得荒
谬可笑。
他的老师加德姆写了一份报告:
“我相信他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
在的表现来看,这真是万分的荒谬可笑”
。这位教师还觉得他“无法明白最
简单
的生物学事实”
,继续教他“简直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