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1分析

巡山小妖精
606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18: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纤夫的爱伴奏)


数学




[

< p>


]


年级(上)








单元名称: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


单元教学内容


]

< br>本单元主要教学一是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以及分段整

理数据的方法。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先教学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


统计图,再教学分 段整理数据。二是教学平均数的认识和求平均数


的方法。



[


单元教学目标


]

< br>1.


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


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



3.


会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4



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 的统计过程,


学会根据实际情


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5



让学生进一步 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发展统计


观念,培养学 习的兴趣。



6


、平均数的认识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7


、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p>


[


教学重点


]





1



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


段进行整理。



2


、平均数的认识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


教学难点


]




平均数的认识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


单元课时安排


]

< br>1


、第


1


课时:认识统计图


1


课时



2


、 第


2


课时:分段数据统计


1


课时



3


、 第


3


课时:练习七


1


课时



4


、 第


4


课时:平均数


1


课时



5


、 第


5


课时:练习八


1


课时



6


、 第


6


课时:运动与身体变化


1


课时




[


单元学情分析


]

< br>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


形状、颜色、用途< /p>


……


进行分类统计。本单元继续教学把一组数据

< br>按大小分成若干段进行统计,并把统计获得的数据填入相应的统计


表里。学生在一 年级(上册)学会了分一分、数一数的收集和整理


数学




[



]


年级(上)








单元名称: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




数据的方法,在一年级(下册)学会了分类用符号记录信息,在三


年 级又学会了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这些方法都可以用到本


单元的分段统计中来。< /p>






1


课时: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


40



41




[


教学目标


]








1.


通过对调查记录的整理,


学会填写统计表,


认识一格可以表示


多少个数 量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



2.


能读懂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说


明。



3.


经历观察统计表、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


析的过程,懂得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据,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


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能力。



[


教学重难点


]




读懂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


教学准备


]


课件



[


学情分析


]






[


课堂训练点


]








[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 例


1




1.


谈话: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电视节目有类别,下面是张


丽华 同学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出示第


1


张表。


2.


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数据呢?



数学




[< /p>



]


年级(上)








单元名称: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3




学生回答后,出示统计表。



提问:这 种统计表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统计表中填出的数据


表示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



认识统计表的标题、制表日期,统计表中的项目、合计栏。



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3 .


除了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


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出示条形统计图。



提问:这张条形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条形统计图是怎


样表示数据的?< /p>



认识统计图的标题、制图日期、纵轴、横轴的含义。



4.


根据题中数据分别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反馈、讲评。



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条 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几人?是怎样确定直条高度的,为什么


要在直条上标出相应的人数?



5.


分析数据。观察完成的统计表和 条形统计图,说说从中能知


道什么?


6


.回顾、反思。



谈话:通过刚才的活动,你认识了什么?统计 表和条形统计图


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 :统计表是用表格呈现数据的,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呈现


数据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 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而条形


统计图能更直观、更形象地表示数据。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练一练”




出示题目要求,理解题意。



讨论: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进行调查,怎样表示调查得到的数据。



各小组按要求开展调查活动。



组织交 流:说说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以及


需要注意的问题。



2.


完成练习七第


1


题。



读题。



提问:


统计图的纵轴、


横轴各表示什么?纵 轴上


1


格表示多少?



讨论题中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




[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数学



< /p>


[



]


年级(上 )








单元名称: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4





2


课时:


数据的 分段整理统计



[


教学内容


]


教材第第


42



43




[


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


学会根据实


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



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等简单的统计 过程,


能结合统计表思考


一些简单的问题。


3



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 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发展统计


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p>



[


教学重难点


]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


教学准备


]


课件



[


学情分析


]





[


课堂训练点


]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


,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都要穿上什么?


(


校服


)


像参加运动 会、广播操比赛这样的集体活动我们都要穿校服,它是


我们学校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志。< /p>



2



今年学校 计划要为我们添置一套新校服,


你们高兴吗?做校


服需要收集哪 些信息呢?



3


、做校服需要哪些信息?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我们每个同学的身高,测量身高这个准


备工作就是 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


(板书:


收集数据)

< p>
请看


这是梅峰小学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之前完成的队员们的身高记录


单。



二、教学新知



服装厂不可能按照我们每个人的身高来定做,也不可能做同样


大 小的校服


,


一般分为“小号、中号、大号”三种尺寸。根据儿 童服


装制作标准,一般


10


厘米为一个 号。






出示:小号:


130~139


厘米










中号:


140~149


厘米










大号:


150~159


厘米



3



根据厂家提供的型号,


想一想,


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工 作?


数学




[



]


年级(上)







单元名称: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5




(统计适合穿大、中、小号校服的各有多少人?)


< p>
为了弄清适合穿大、中、小三种校服各有多少人,就需要对记


录单上的数据 分段整理。


(板书:分段整理)



那你 能把队员们的身高数据整理一下吗?你有什么好办法?


(因为所有数据都是一百多厘米, 所以可以只看十位上的数快速进


行分类。画“正”字法)



学生分段整理并统计。谁愿意把你整理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 上台利用实物投影进行交流)



4


、< /p>


我们能不能把你们这张统计表直接交给服装厂呢?如果你是


服装厂 的统计员,希望看到这样的表格吗?为什么?(太麻烦了)


还应该怎么办?(制成统计表 )


(板书制成统计表)



现在就请你们 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表格


(二)


中。


( 学生动手完


成统计表)



5


、提问:这里的合计(


< /p>


)人你是怎样得到的,它和我们原


始数据中的人数一样吗?那么你 们想一想,表中的“合计”起了什


么作用?(既能反应总人数,又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 有无错误)



6


出示多张表格:


现在每个班的表格都送到了服装厂,


可是统


计员又傻眼了,哪一张是我们班的呀?怎么办呢?


< p>
7


、还要写上名称,怎样给这份统计表命名呢?学生写上标题。

< p>


最后不要忘了写上日期,这就是一张完整的统计表,有标题、

< p>
制表日期,还有统计的数据。服装厂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


问题呢?


(每个数据段有多少人,


即:


每种型号 的校服要做的套数)




合计有多少人 ,即:一共要做多少套。服装的工人师傅通过这张统


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 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这


个过程就是分析数据。


(板书:分 析数据)



8



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


我们刚才是如何解决添置校服的问


题 的?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1


)收集数据(

< p>
2


)分段整理



3


)制统计表(


4


)分析数据。



小结:像这样把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有助于我们快速而

< p>
准确地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据的分段整理。


(板书:


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



三、解决问题。



完成“练一练”


,练习七第


2


题。



四、课堂总结。



[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数学



< /p>


[



]


年级(上 )








单元名称: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6





3


课时:


统计表 和条形统计图练习课



1


< p>


[


教学内容


]


练习七


3


——


5



45



46




[


教学目标


]


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


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 点,不断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


析数据的经验,感受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应用 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


念。



[


教学重难点


]


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


教学准备


]


教学配套光碟、统计图(表)


,课前调查我国在第


24



30


届奥运会


获得 金牌的数量



[


学情分析


]





[


课堂训练点


]






[


教学过程


]


一、揭题,并板书课题。



二、完成练习。



1.


练习七第


3


题。


< p>
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我国四条主要河流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怎样用条形统 计图表示这一组数据。



出示题中的统计图,提问:纵轴和横轴 分别表示什么?横轴上


1


格表示多少千米?为什么横轴上刻度的 最大值要定为



7000




学生绘制表示其他三条河流长度的直条。



说说用统计图表示题中的数据有什么好处。


< br>2.


练习七第


4


题。

< p>


了解题目要求。



说说 是怎样收集到这些数据的,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完成条形统


计图。



展示、交流学生作业。



说说从统计图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 br>3.


练习七第


5


题。

< p>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并记录每个同学单脚站立的时间。



说说本小组开展活动的过程,并展示记录的数据。



数学




[< /p>



]


年级(上)








单元名称: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7




说说怎样对小组里同学单脚站立的持续时间进行整理,可以分


几段进 行整理。



学生独立完成整理,并把整理的结果填入统计表。


< p>
观察表中数据,分别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对不同小组的成绩


进行比较和分 析。



三、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中的有关习题。



[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