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绝世美人儿
804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18: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泰坦尼克号歌曲)




1


.


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


,


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 计。



2


.


认 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


1


格表示多个 单位


)


的结构和特点。



3


.


能在格子图中完成条形统计图

< br>;


根据统计图分析和说明一些简单问题。



4


.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1


.


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


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


,



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


;


进一 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


1


格表示多个单位


),


能根


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 计图。



2


.


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


,


主动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 些简单数



,


并能根据统计结果


,


分析、说明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


提高统计能力。



3


.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培养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意识


,

发展统计观念


,


提高学习的兴趣


,


树立良好的与人合作的态度。



4


.


在具体情境中


,


认识到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


,


通过进一步的


操作和思考


,


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1


.


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


主 动展开统计活动。在


教学分段整理数据时


,

选择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现实问题


,


激发学生的兴趣


,


使他们


体会到分段整理数据的重要性


,


初步学会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



2


.


通 过直接观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统计图的内容和

< br>形式


,


以及它的结构与特征


,< /p>


从而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


学会用


1


格表示多个单


位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p>


,


并会进行比较和分析。



3


.


通过对身边事件的统计


,


发展统计观念。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 br>引导学


生进行统计、分析


,


获得 对统计的进一步认识。



4


.


在求平均数的过程中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 系。注意设置一些具体情



,


让学生观 察、


分析


,


通过联系平均数的意义


,


进一步感受哪些游戏规则是公平的


,


哪些是不公平的。




4


课时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材第


40~43


页的内容。




1


.


经历简 单的收集、


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


能够填写统计表


,


用画


“正”


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2

.


能够利用统计知识


,


主动收集整 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据


,


并能根据统

计结果


,


分析、说明一些简单问题。




重点


:


认识统计表


,


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难点


: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 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课件、挂图、配套光盘。






这一节课我们来了解统计表和条形 统计图


,


要求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


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1


.


出示教材第


40


页 例


1




老师这儿有两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


:



张丽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

调查结果记录如下


:



科普类



综艺类



动画类



体育类





正正正



正正



正正




< /p>


你能根据调查结果记录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吗


?



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节目类


合计




科普类





艺类





画类





育类






人数




6


15




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


1


)


统计表中的“合计”是怎样计算的


?



(


2


)


条形统计图中每格的高度表示几人


?




:


统计表中的“合计”代表什么


?


它是如何计算的


?




:











< br>类













,



6+15+12+13=46


(



)





:


条形统计图中每格的高度表示几人


?



学生分组讨论


,


集体交流。




:< /p>


从图中可知


,


条形统计图中每格的高度表 示


2


人。



教 师说明条形统计图应该有标题、纵轴和横轴


,


并让学生说一说纵 轴、横轴


各有什么作用


,


怎样表示。引 导学生总结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和表示数据的方法


,


< p>
完成条形统计图。



师小结


:


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


,


条形统计 图用直条呈现数据


,


统计表和条形


统计 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数量的多


少。

< p>





2


.


出示教材第


42


页例


2


梅峰小学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服 装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身高


130~139cm


的队员适合 穿小号


,


140~149cm


的适合穿 中号


,


150~159cm


的适合穿大


号。你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吗


?




:


你觉得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


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


然后汇报。



教师已经帮大家把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收集 好了。


(


出示身高记录单


)

< p>
接下来做


什么


?(


把这些 数据按


130~139cm



140~ 149cm



150~159cm


三段 进行整理


)




:


画“正”字是最常用的整理数据的方法。现在请你们打开教材第

42



,


用画“正”字的方法把这 些数据分段整理好。



同桌两人合作。请一对同桌板书演示。




:


接下来我们要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请说一说你统计的结果。填表时先填什么


?


最后填“合计”有什么好处


?(


< p>


,


就算合计与数据总量一致

,


也不一定能保证统计过程的正确


,


整理时可能会把


数据分错段


,


所以< /p>


,


整理数据时一定要细心


)




:


从这张表中你能知道 些什么


?


现在你知道每种服装各要买多少套吗

< br>?


请你


想一想


,


我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具体说说。


(


指名 让学生回答


)



3

.


课堂演练。



教材第

< p>
41


页练一练


,


让学生独 立完成。步骤


:



收集数据。



分段整理。



填统计 表。



分析结果。


< br>师小结


:


统计是我们用来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 来说


,


要经历这四个


环节


,


先要收集需要的原始数据


,


再把这些数据系统整理


,


填好统计表


,


最后分析统


计结果


,


从而把问题解决。第二个环节类似于我们以前学的分类整理


,

< br>今天我们学


习的是分段整理。




1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四个国家 获得金牌和银牌的情况如下表。



金牌


51


银牌


21






中国



美国



金牌


3 6


银牌


38






俄罗斯



金牌


23


银牌


21






英国



金牌


1 9


银牌


13






根据上面的数据

< br>,


完成下面的表格。



(


1


)


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金牌



(



)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英国







(


2


)


把统计表填 写完整。




国家



奖牌数


(



)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英国











(



)







银牌


2


.


下面是青 岛小学四年级三班女生体育达标成绩记录单。


(


单位

< p>
:



)



220



310



440



570



490



320



450


285



295



425



395



315



280



415

四年级女生达标成绩


420


分以上的为优秀


,


350~415


分为良好


,


250~345


分为


达标


,


250


分以下为待达标。整理上面的数据并填写下 表。



青岛小学四年级三班女生体育达标情况统计表







待达





成绩



合计



优秀



良好



达标



人数








小明生活在无锡


,

< br>很关心无锡的空气质量。他昨天从网上下载的无锡市的空


气质量状况


,


两天都是轻度污染


,


所以 他就向别人介绍无锡的空气质量不好


,


这样

判断对吗


?


为什么


?


应该怎么做


?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


(


1


)









金牌


(< /p>



)



正正正正正正正


正正正



银牌


(



)



中国



正正正正



美国



正正正正正正正



正正正正正正




正正正正



正正



俄罗斯



正正正正



英国



正正正





(


2


)




国家



奖牌 数


(



)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英国



2


.


待达




1


72


74


44


32


成绩



合计



优秀



良好



达标



人数



思维训练



14


5


2


6


只凭两天的空气质量情况不能作出判断。



教材习题




41


页练一练






43< /p>


页练一练






1


.


在教学 中


,


结合统计表的各个知识点


,


将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数字融会其


中。一堂课下来

< br>,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


收获颇丰 。




2


.< /p>


数学知识发生在学生身边


,


只要用心去发 现


,


并为我所用


,

枯燥的数学课堂


一定会生动许多。





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



教材通过创设张丽华调查本班同学最


喜欢的电视节目和学校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


,


想请全体学生出谋划策的教学


情境


,


分别引出怎样统计人数和怎样购买鼓号服这一学习任务。

< p>


使学生能想到要


按具体数据分段整理

< p>
,


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


,


完成统计表


,


分析整理后的 数据


,


根据分析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


让学生感受到 数


学就在身边


,


使学生不知不觉融于情 境当中


,


参与观察、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

,


同时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


在理念和行 为上进行了角色的转变


,


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通过学生的汇 报、交流、评价与反思


,


进一步培养了学


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对学生多种整理方法的展示


,


体现了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


策略的多样性


,


真正 将学生自主学习


,


合作交流落到实处。在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 /p>


基础上


,


及时进行回顾、


总结、交流


,


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


形成清晰的知识网


络。进一步系统完善认知


,


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知识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 /p>


在学习中体


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


情感、态度等方面也都得 到了发展。






练习七



教 材第


44~46


页的内容。




1


.


通过读 图、画图等活动


,


认识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


能用这样的


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


,


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


,


根据图中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



,


并进行交流。



2


.


经历观察统计图


,


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


,


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


,


体验描述


数据的不同方式

,


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


感受条 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


提高统


计能力


,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


.


感受条形统计图可以说明生产、生活中 一些数据之间的关系


,


体会从报刊


或查 阅的资料中可以获得信息或数据


,


体会统计有说明问题、对问题 进行简单预


测的作用


,


对统计产生兴趣 。




重点


:


认识条形统计图


,


学会用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



进行比较与分析。



难点


: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


,


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


进一步


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挂图、课件、配套光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忆上节课的所 学


,


重点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和运用。




1

.


复习条形统计图。



引导学生仔 细观察练习七第


1


题统计图


,


集体讨论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读图的结果。



提问


: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



从条形统计图里你还看到了些什么


?(

结合学生的回答


,


说明条形统计图的标

题、纵轴、横轴


,


并让学生说一说纵轴、横轴各有什么作用


,


怎样表示


)



总结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和表示数据的方法。



2


.


试一试。



出示教材第


44


页第

< br>2


题的成绩记录


,


引导学生完成 统计表。


再让学生根据表


中的数据


,< /p>


完成下面的问题。



交流完成统计表


,


引导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


< p>
提问


:


你把上面的统计表和下面的条形统计图比较 一下


,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数据有什么好 处


?(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


可以从条形的长短上直接看出数量的


多少


,< /p>


因此条形统计图有具体、形象的特点


)



3


.


你知道吗


?




让学生独立阅读练习七第


3



,


识记、交流我 国的主干河流


,


并完成统计图。


教师要 提醒学生注意


:


本题图中的条形是横向的


,


河流的名称在纵轴上


,


河流的长< /p>


度在横轴上。完成统计图后再进行交流。




1


.


下面是 四年级三班


5


名同学每分钟拍皮球次数的统计表。


请根据表中数据


绘制统计图。



姓名



明明



丁丁



红红



丽丽



强强



次数



72


64


88


104


96


四年级三班


5

< br>名同学每分钟拍皮球数量统计图











2


.


枫叶小学四至六年级为希望小学捐书情 况如下


:



四年级

:


30





五年级


:


4 4





六年 级


:


51




根据上面的数据


,


制成条形统计图。从 统计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





北海冷饮店为了了解顾客的需求作了一份营业统计。两天后< /p>


,


统计结果如下


:



顾客总数


100




喝牛奶的人数


78




喝咖啡的人数


71




既喝牛奶又喝咖啡的人数


48




请问这份统计是否正确。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




2


.




思维训练



不正确。



根据题意得到上面的图示< /p>


,


由图可知应有顾客人数为


78+71- 48=101


(



),


而题


中说有


100


位顾客


,


两者不符。



教材习题



练习七



1


.


(


1


)


星期五 最多



星期日最少


< br>(


2


)


大约

11




2


.22



2



7



10



3


(


1


)



40~ 49


的人数最多。


(


2


)


可能是


57



53



50



49



47



45



44



43



42




3


~


7

< br>.





47


页动手做







平均数



教材第


49~50


页的内容。




1


.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


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


.


联系统计表、 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


,


使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统计中的实际意


义。




重点


:


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


:


灵活使用求平均数的方法< /p>


,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


,


若干 个圆片。







摆一摆


:


怎样移动


,


才能使每排圆片同样多


?




○○○



○○○○○○○



○○○○○



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


,


算一算。



教师 提问


: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




1


.

< p>
师生谈话。



前不久我校一年级同学进行了一场口 算比赛


,


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


(< /p>


如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