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案

绝世美人儿
826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20: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欢乐多)


课题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时间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主备人



周燕



1.


自主学习字词,会写“阀、避”等


12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2.


学生掌握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





3.


学生 细读文本,抓住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的句子,从言


行体会他对亲人的爱,对革 命事业的忠贞。




4.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


学生掌握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





2.


学生 细读文本,抓住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的句子,从言


行体会他对亲人的爱,对革 命事业的忠贞。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 、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两课时



信息



技术



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



1.


自 主学习字词,会写“阀、避”等


12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


目标



情地朗读课文。



2.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掌握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




环节



问题设计



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活动一:



1.



简介


师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



介绍背


李大钊。


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梅花的品格在无数



景,导入



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


李大钊同志就


借用毛诗


新课

< p>



是其中一个,


为了革 命,他不谓艰险,面


赞颂顽强不屈




对敌人,


他大义凛然,


表现了革命者无 所


的精神,从而



< br>畏惧的崇高品德,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


引出文中主角< /p>



创始人之一。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 国


李大钊同志。



< br>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


对中国早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过重要作用。





2.


介绍 作


师: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

者和写作


星华在


1943


年写的, 这年正值李大钊同


背景。



志遇难


16


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


1927< /p>


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


回忆》


。板书课题。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


同志,


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 写的回忆录


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活动二:



初读课


文,整体


感知



1.



朗读


课 文,扫


除字词障


碍。












2.


理解新


词。



1.


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


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 br>到不理解的词语,


通过看注释、


查词典等


方式弄懂。



2.


词语学习:



⑴交流自己已懂的词语。



⑵认读生字新词。



埋头、军阀、避免 、皮靴、尖锐、抽屉、


恐怖、粗暴、魔鬼、苦刑、严峻、残暴、


匪徒、拘留、啃窝头、绞刑、捡起。




3


)理解词语。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


自成派系的人。





局势:


泛指


[


政治、


军事等


]


一个时


期内的发展情况





轻易:本课指十分容易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


来。





严峻:严肃而厉害。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


思。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绳子勒死。





沉着:冷静,镇静,从容,不慌不忙


的样子。










掌握积累


词语的方法,


逐步养成主动


积累和运用词


语的习惯。



活动三:



默读课


文,理清


结构



1.



作者


回 忆的是


一件什么


事情?



2.


读第


1


自然段,


说说自己


知道了什


么?



3.


作者回


忆了十六


年前的哪


些事情?


分别是哪


1.


标注自然段。


(共


33

< p>
个自然段)



2.


思考: 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3.


请 同学们结合题目,


看注释,


读第


1



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被害日”指什么?



4.


默读


2



32


自然段并思考:



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 情?分别


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可以小组讨论。



5.


小组通过交流讨论,


理清写作顺序和课


文结构,


融入重点片段的朗读感悟。


建议


2



32


自然段分为 四个部分:



⑴第


1



7


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

事情(被捕前)



⑵第


8



17


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


小组合作


学习,整体感


知课文,理清


写作顺序和课


文结构。



些自然段


写到的?



4.


分段。






活动四:







作,交流


感悟



活动五:






结,布置


作业


(被捕时)



⑶第


18



29


自然段:写我们 和父亲最后


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



⑷第


30



33

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


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教学



目标



环节



环节一:



复习导入



活动二:






贞,学习


品质


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


互相补充,

如仍



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作上 记号,


待合作


探究时解决。




课堂总结:


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 年时



写的,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在


法庭上以及父亲遇难后的沉痛心情,


表达


了作者对父亲 的怀念。


我们把这样的表达


方法称作倒叙。

你还想起了我们以前学过


哪些文章,


也采取了这样的表达方 法呢?


课后收集一下。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1

< p>
、学生细读文本,抓住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和外貌的句子,从


言行体会 他对亲人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2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


首尾连贯的 表达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问题设计



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

< br>同学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


回顾倒叙的描


采用倒叙


这篇课文采用倒叙的方式描写了 哪些内


写方法,巩固


的方式描


容呢?那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知识。



写了哪些


更深入地了解李大钊同志。



内容呢?



1.




析< /p>


1


、分析被捕前和被捕时的句子,把你印



被捕前和


象最深的地方勾画出来,


把你 的体会标注



被捕时的


在旁边。




句子,哪


2


、默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思考:李大钊



儿是你印


同志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个句子、


词语能



象最深的


看出来?请画出相关句子,


并在旁边写 出


训练学生抓住


地方?



你的体会。



关键词理解句



3

.自主读书并思考问题,并在小组内交


子,从而更好



流。



地感悟人物品



4


.汇报交流,随机品读。



格。




“父 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可是




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



2.





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钊同志是


引导学生体会从这句话可以 看出父亲虽



个怎样的


受敌人的折磨, 但依旧沉着、慈祥。




人?



出示练习:

“没戴眼镜”


“乱蓬蓬的长头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