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
-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
”
是古训,也是人们取得成功的经念。
他告诉我们读书要动笔,
随时
记下读书的心得体会。
我们上语文
课的教师,
应如何指导学生把读书后的收获记下来呢?浅
谈几点
肤浅的体会:
首先,应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
批注、摘录、提纲、心得四种。写读书
笔记时,应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
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
1
、批注笔记。凡自己的书,可在读书时用笔圈圈、点点、划划、写写,运用一套相对固定
的标记符号。例如,在生字的下面用“
______
”标出,查
阅字典后注上拼音;在一些精彩的
句段下面用“„„”点明;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用“?
”注上;在书的空白处,扼要写上对
某一句段的评析。。
p>
2
、摘录笔记。就是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
下来,以备将来选用。
这种读书笔记是大量的。
做摘抄笔记时,
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
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
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
来查验、核对。
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
这样
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
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记。
3
、提纲笔记。就是将读过的书的中心思想、段
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
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4
、心得笔记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
。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两个
字,一个是“读”,就是要把文章读懂,另一个就是“感”,
要有感而发,千万不要空泛地
议论。
5
、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
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
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
/p>
念一念、
背一背,直到背得滚
瓜烂熟,<
/p>
记得牢为止,
再把它存放起来。
这种书签
式的方法,
可以帮助我们记忆。
如此反复,
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了。
6
、卡片式。就是用厚纸剪成大小一
样的卡片。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
物分门别类地摘记下来,
再按书卡分类存放。
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
编上号
码,
写出标题,
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
点。每天拿出几张卡片读一读,背一背,日
积月累,脑子积累的词汇材料就越来越丰富。
写作时,就可以从脑子的“储蓄库”里搬出来
用,就不愁写不好作文了。
如何指导小学生做读书笔记
了
一本自己曾经听说过
的喜欢的书往往就爱
随着
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许多同学在课余和书本交上了朋友,有的同学得到
不释手,吃饭看
,睡觉
看,
有的同学一回到学
校就来到
图书廊看书,
有的同学甚至课间也
要到图书廊看一会儿
书。可惜,其中不少同
学阅读书籍,
往往只追<
/p>
求紧张、
生动的故事情
节,许多精彩描写
,往
往一跳而过。如此读
法,尽管书读得很多,
却是走马观花,
囫囵吞
枣,收不到应有的效
果。因此,不少老师在
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的
时候都
会提议他们做
读书笔记。
<
/p>
然而,
我们也可以
听到不少呼吁:
“别让
阅读成为孩子的负
担”!
“如果一读书就
要求做读书笔记,
这书
还有人愿读吗?”确
实,
在布置学生进行课
外阅读的时候,
如果总
是与好词佳句的摘抄、<
/p>
读后感的写作联系在
一起,
带给学生的心
理
压力和沉重的负担可
能会挫伤了学生的阅
读兴趣。
但如果不写读
书笔记就一定能让读
书活动持之以恒吗?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我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
读已经几年了,
实践证
明,
课外阅读坚持得好
的同学,
几乎也是读书
笔记作得好的同学。
因
此,
读书笔记是否成为
孩子的一种负担,
我想
问题不在于读书笔记
本身,
关键在于学生自
身有没有做读书笔记
的兴趣!
一、体会做读书
笔记的好处——让学
生愿写
读书笔记,是指
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
章
时,
遇到值得记录的
东西和自己的心得、
体
会,
随时随地把它写下
来的一种文
体。
古人有
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
验,叫
做读书要做到:
眼到、口到、心到、手
到。
这“手到”就是读
书笔记。
读完一篇文章
< br>或一本书后,
应根据不
同情况,写好读书笔
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
头”,
读书笔记的好处
显而易见,
它不但可以
帮助记忆,
弥补脑力不
足,积累有用材料,开
拓视野,增长知识,有
效提高读书效率,
而且
作笔记会产生新的思
考,有利于发现新问
题,研
究新问题,这便
是思考,常思考,可锻
炼人思维的条理性,
p>
逻
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用名人与读书笔
记的典型事
例,
可以激
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
动力。
我就曾经不止一
次地给同学们讲过已
故
的著名学者、
作家钱
钟书与读书笔记的故
事。被誉为“文化昆
仑”的钱钟书记忆力
惊人,
甚至有外国学者
形容他的记忆是“照
相机式”的记忆
。
他在
清华大学读书时,
自恃
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
连课堂上听讲都不做
笔记
,
更不屑于课外读
书作笔记。后来在备
课、写文章的实践中,
他逐渐认识到读书单
凭记忆是不行的,<
/p>
于是
开始读书必作笔记,
并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他
每读一书,都做笔记,
摘出精华,指出谬误,
写下心得。
他很珍重自
己的读书笔记,
到河南
“五七”干校劳
动,
行
李箱里也忘不了放上
几本字典、
词典和读书
笔记,
一有空便反刍似
p>
地阅读。
写
《管锥编》
,
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学
术宏著,
主
要资料来源
就是他写下的五大麻
袋读书笔记。
< br>钱钟书先
生尚且如此,
对于记忆
力一般的人来说,
读书
作笔记就更为必要了。
< br>同学们听了老先生与
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后,
很受鼓舞,<
/p>
有不少同学
主动做起了读书笔记。
二、指导做读书笔
记的方法——
让学生
会写
想做读书笔记的
问题解决了,
但只有会
写读书笔记,
并让做读
书笔记的过程充满儿
童趣味,适合儿童特
点,
才能让他们坚持下
去。要做到这一点,可
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
做
:
1
、
结合课文学习,
指导学生课内做读书
笔记。
我们可以把读书
笔
记的指导与课本学
习结合进行,
从指导学
生课内做读书笔记开
始。学完课文以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