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轮式房间清洁机器人调研报告
-
齐
齐
哈
尔
大
学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题
目
只
能轮式房间清洁机器人
学
院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 br>电子信息工程
072
班
学生姓名
段
明
指导教师
齐怀琴
2011
年
3
月
12
日
智能轮式房间清洁机器人
1
、概述
清洁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结构一般包
括四部分:控制系统、移动机构、感知
系统、清洁系统
[1]<
/p>
。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移动机器
人技术
的飞速发展,
为清洁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与技
术基础以及美好的未来发展蓝图;
感知系统依赖于传感器技术,
一般常用的传感
器有:
CCD
摄像机、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等,
感知外部的环境信息
;移动机构是清洁机器人的本体,一般的结构有:轮式、履
带式、
步进式或其他方式,
轮式和履带式适合移动在平整的地面上,
步进式适合
与条件较差的路面移动;清扫系统一般有:喷水器、地刷和吸尘器,喷水器向
地
面喷洒清水,
地刷用于强力清扫地板上的吸附物,
吸尘器吸取地板上较小的物体。
近年来快速发展、
深刻影响着清洁机器人进步的关键技术有:
路径规划技术、
传<
/p>
感器技术、吸尘技术、控制技术、电源技术等
[2]
。
2
、选题依据和意义
在人类
不断发展的文明中,科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尤其在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
活和思维方式不断变革,
科技产品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个个
角落
。在控制、感知、驱动、材料等领域不断进步的技术背景下,机器人首次出
现在制造领域
之外的服务领域,
开辟了应用机器人的新领域。
服务机器人的出
现
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三大原因:
(
< br>1
)
、劳动力成本上升;
(
p>
2
)
、人类想摆
脱
枯燥乏味的体力劳动,像清洁、家务、照顾病人等;
(
3
)
、人口的老龄化和社
会福利制度的日益完善
。
服务机器人有着比较明显的特征:
适合具体的方式、
环
境以及任务过程的一个机器人系统,
活动范围
广,
非结构环境下移动性,
所以大
多数
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
[3]
。
清洁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房间清扫的家用服务机器人,
集中了机
械
学、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
术等多学科。
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研究,
现在已经有
多重样机和产品,
并且
促进了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p>
也促进了移动机器人技术、
图像、
语音识别
、
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许多发达
国家都将其视为机器人研究的新领域给予重视。
有关资料也预测清洁机器人是未来几年需
求量最大的服务机器人,
特别是日用清
洁电器不论在市场上或者
是在产品创新上,绝对是所有小家电产品中最活跃的,
未来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通过实验,
学生不仅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
中充分理解相关课程的专业知
识,
而且会很自然的从机器人的整
体、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参与试验,
增加对专业
< br>知识的学习兴趣,
拓展知识面,
寻找知识交叉点,
培养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3
、可行性分析
3
.
1
、搜集资料
资料的搜集比较丰富,
包括:
核心期刊的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报纸、
书籍、科技文献,还有互联网的电子杂志,世界各地知名机器人制造公司,比
如
德国
Karcher
、英国
Dyson
、澳大利亚
Floorbotics
、美国
Eureka
及
irobot
、
Evolution
< br>瑞典伊莱克斯、
荷兰飞利浦、
robotic
、
韩国三星、
LG
、
p>
Hanool
Robotics
、
台湾联腾电子等世界知名清洁机器人研发制造公司出产的产品,
以及国
内的
KV8
清洁机器人。
3.2
.1
国外清洁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下图
1
是一种叫
“三叶虫”
的吸尘机器人,
它是瑞典家电公司伊莱克斯经历
12<
/p>
年,向市场推出的世界首台智能吸尘机器人。它被开启后,首先会依着墙角
进行清扫工作,与此同时对清扫的房间进行扫描获取房间信息。机器人工作时,
主要应用的是随机规划模式,
也就是工作中会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探测行进方向前
方的障碍物,
当探测到有障碍物时会自动选择躲避障碍物,
然会自主选择新的清
扫路径。
工作过程中电量不足时
,
它会停止工作移动到充电器进行自动充电,
充
电完毕后,
会返回到原来中断的清扫地点继续清扫工作。
为了避免机器人跑到危
险的区域,一般用磁条来限制机器人的移动空间,保护机器人上
的安全。
图
1
三叶虫吸尘机器人
图
2
Roomba
吸尘机器人
图
p>
2
所示的机器人是美国
iRobot
公司研发的家庭清洁机器人。
“
Roomba
”
可以运行三种模式:
S
模式、清扫大约
3~4
平方米,工作
20
分钟;
M
模式、清扫
p>
大约
6~7
平方米,
工作
30
分钟;
L
< br>模式、
清扫大约
8
平方米以上,
工作
40
分钟。
在设置清扫模式之后,
“
Roomba
”会执行螺旋清扫路线,通过碰撞探测障碍物。
当碰撞障碍物后,会顺着障碍物前行,
移动一定距离后,会自动转动
90
度,并
不断重复上面的过程。这样循环的进行,一直到清洁完成,然后停止工作。通过
“虚拟
墙”设置一个对机器人有阻隔作用的墙壁,一控制机器人的活动空间。
“
Roomba
”
的环境适应性比较强,
能够在家具的缝隙间自由移动,
动作灵巧快捷。
“
p>
Roomba
”
的最大特点是吸尘构造,<
/p>
不但有真空吸口,
还有底部的旋转滚刷以及
侧部的旋转毛刷,这些都强化了清洁去污能力,补偿了洗尘功率的不足。另外,
还能够
检测污垢情况,进行多次的清扫工作。
图
3
是
2003
年
< br>5
月日本的日立公司亮相的智能真空机器人,预定价格约
1.35
万人民币,其身长直径
25cmX
身高
13cm
,总重
4kg
,是世界上当时最小的
吸尘机器人。
移动最快
速度是
40cm/s,
清扫面积是
10
平方米,
大约耗时
10
分钟,
障碍物假定是
3
个,<
/p>
通过遥控器或机身进行操作。
吸尘机器人装有
CCD
相机,
可
以经过手机连接家
用电脑查看房间清洁情况。
清扫工作结束后,
自动回到
“充电
/
垃圾回收站”
,
补充能量并处理垃圾。
在机身下部,
装有移动伸缩的自由洗尘口,
可深处
5cm
左右,
当移动到一些角落或者狭窄区域时,
可最大化清洁地
面,
不留
任何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