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作业分析
-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性质
1
< br>、你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
注射器抽气注入水中<
/p>
)(
用塑料袋兜空气
)
。
2
、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
,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
(
不会弄湿
< br>)
,因为
(
空气占据了杯子里
的空
间
)
。
3
、把两只气球掉在小棍上,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看到<
/p>
(
另一端下沉
)
,说明
(
空去有质量
)
。
4
、解开
吹满气的气球的绳子,对着自己的脸你有
(
空气流过
)
感觉,说明
(
流动
p>
)
。
5
、用手压气垫有(松软)感觉,怎样解释这种现
(
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
。
6
、水和空气相比,相同点
(
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要
占据空间
)
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
。
7
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压缩空气:
(
给车轮胎充气
p>
)(
给篮球充气
)
(玩空气枪)等。
8
、空气具有(占
据空间)
、
(有质量)
、
(有流动性)
、
(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二、热空气和冷空气
1
、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
(
轻
p>
)
。
2
、空气受热会
(
向上流动
)
,热空气(上升)
;空气受冷会(向下流动)冷空气(下降
)
。
3
举例
说明热空气的用途:
(
三国时中国人
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
(
1873
年,法国人
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
。
4
、<
/p>
(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各地的冷热程度就
一样,
冷热的差异造成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5
、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
;取暖器应放
在房间的(下方)
。
三、空气中有什么
1
、空气是由(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2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空气中主要的气体是(氮气)
,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
。
3
、二氧化碳的性质:<
/p>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p>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
烧,能灭火)
。
4
怎样制取二氧化碳?
答:在一只瓶里放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
/p>
塞紧瓶口,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四、空气也是命之源
1
人憋气时很难受、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抽掉玻璃罩里的空气,
植物会枯
萎、给金鱼缸装上曾氧
泵等都说明生命离不开(空气)它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
。
2
、地球
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空气)
。清洁的空气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 br>。
3
、当空气中增加了(有害
物质)
,空气就受到了污染。
(交通工具)
(工业生产)
(生活煤灶)等排放的
烟尘废气污染着空气,
(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br>4
、污染的空气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空气污染严重
时,会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
5
、森林有(氧气制造厂)
(天然空调器)
(绿色蓄水库)
(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6
、净化空气和减少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有:
(
植树造林)
(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
(不焚烧垃圾)等。<
/p>
第二单元冷和热
一、冷热与温度
1
< br>、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光凭感是无法准确判断出物体的温度的,
(温度计)可以帮我们准确测
1
量出物体的(温度)
。
2
、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
二、热的传递
1
、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p>
。
2
、液体和气
体受热(上升)
、遇冷(下降)
,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
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
3
p>
、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
三、加热和冷却
1
、加热和冷却会影响物体的(形态)和(体积)
。<
/p>
2
、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
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
(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
(气体)状态。
3
、绝大多数物体在
(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
(冷却)时,体积会(收缩)<
/p>
,这种现象叫做(热胀
冷缩)
。
4
、
1603
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出了(空气温度计)
。
1714
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
氏温标,<
/p>
1742
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摄氏温度)用(℃)表
示
5
、
在生
产、
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
(既热胀冷缩的
应用)
?使瘪了的乒乓球変圆;
炼钢;预留铁轨缝隙等。
四、吸热和散热
1
、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一样的。
(固体)的
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
。
2<
/p>
、深色物体升温(快)
,降温也(快)
;
浅色物体升温(慢)
,降温也(慢)
。
3
、
吸热和散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p>
○
1
冰箱后面的散热板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
物体的散热性能更好。
○
2
沙漠地区的
人们长穿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会使人感到凉爽。
○
3
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
在阳光
的照射下,
沙升温快,
海水升温慢,
所
以水中凉快,
沙滩温度高。
五、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1
、
(云)
(雾)
(雨)<
/p>
(露)
(霜)
(雪)
(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云、雾、雨、露、霜、
雪都是由空气中的(
水蒸气)变成的。
2
、
(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这种现象叫(蒸发)
。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
态)变成(液态)
,这种现象叫(凝结)
。
3
p>
、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
(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4
、水有(液态)
< br>(固态)
(气态)三种形态。它们在受热和遇冷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5
、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
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变成云和雾遇冷变
成小水滴和小冰晶,落向地面变成
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
.压缩空气有(
弹性
)<
/p>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
大
)
。
2
.空气受热时会(
向上
)流动,受冷时会(
向下
)流动。
3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轻
)
。
4
.
因为地球是一个
(
球
)
体,<
/p>
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
(
不同
)
,
各地的
(
冷
2
热程度)也就不一样,
(
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5
.空气主要是由(
氧气
)
、
(
氮气
)和少量的(二氧化碳
)
、
(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6
.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
气就被(污染
)了。
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画“√
,错误的说法画“×
1
p>
.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
< br>
×
)
2
.我
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
√
)
3
.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
×
)
4
.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
)
5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
)
6
.人
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
)
7
.在
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
(
√
)
第二单元检测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
湿度
)
。
2
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
由快到慢
)
。
3
.热总是从
(
高温
)
处向(
低温
)传递。
4
.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
靠(对流
)方式传递的。
5
.糖受热会熔化成(
液体)
,冷却后又会凝结成(
固体
)
。
6 <
/p>
.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p>
)
。
7
.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
快
)
,散热也(
快
)
。
8 <
/p>
.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
,这种现象叫
(
蒸发
)
。
9
.水蒸气遇(
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
凝结
)
.
二、判断并改错
1
.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错
改正: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
.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对
3
.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对
4
.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对
5
.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错
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
第三单元
奇妙的声音王国
一、声的音产生
1
< br>、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
种(声音)
。
2
、
(弹拨)
(敲击)
(吹气)
p>
(摩擦)都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3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有震动就有(声音)
,
震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
二、声音的传播
1
< br>、声音能在(固体)
(液体)
(气体)中传播,不能在(
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2
、不同物质的传声效果(不同)
。声音在(固体)和
(液体)中的传播较强,而在(空气)中的传播
3